赵 戈
摘 要: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图书馆功能定位更加明晰,在服务社会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图书馆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信息环境的有利条件,加大向社会开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开放服务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广泛的文献服务。
关键词:信息环境;图书馆;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4—0257—02
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图书馆功能定位更加明晰,在服务社会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图书馆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总是注重馆藏规模的扩张,忽视了信息与知识服务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的图书馆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导致文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成为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读者对信息环境不适应,获取信息困难。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用户受信息教育水平的不一致,导致读者对信息环境的不适应,造成信息资源占有不等,导致一部分人不能有效获取信息,并由此产生知识隔离。三是图书馆继续教育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我国教育资源稀缺,在信息网络环境背景下,图书馆能向更多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但从目前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读者到馆率、文献利用率等指标依然不够理想,甚至有下降趋势。因此,图书馆只有充分利用信息环境所创造的条件,服务社会,加大向社会开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逐步改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
前景。
一、信息环境对发挥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影响
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与信息用户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社会化服务程度也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在不断延伸和拓展,管理的手段和服务的方式也在逐步创新。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充分运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信息空间,也给图书馆这一重要的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图书馆办馆理念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图书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理念,片面追求一个图书馆藏书体系的系统和完整,依靠自身条件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要。在信息环境下,人们逐渐形成了新的信息价值观和资源共享观,开始具有了信息资源的开发意识,以更加自觉和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大众,不断创新服务手段。
2.图书馆馆藏体系由自建向共建共享方向转变。传统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多以纸本文献为主,各馆自成体系地发展馆藏,过度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把館藏数量作为评判图书馆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结构发生了改变,图书馆的馆藏既包括纸质文献,又包括电子文献,而且电子文献的采购数量、采购比例迅速增加。图书馆也增加了文献获取渠道,图书馆不仅通过采买、交换、受赠等方式获得文献,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采购,或获取包括免费文献信息资源在内的网络使用权。图书馆能利用网络进行文献购置的分工与合作,避免重复和遗漏,形成一个互为补充、互为优化、相互协调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3.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组织向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信息环境促进了图书馆信息组织的高效率,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和馆际联合作业的模式,达到了一次输入多种输出、一馆输入多馆享用的目的;促进了信息机构的文献信息的数字化,可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后提供网上查阅,也可组织较大型的数据库管理等;增进了信息组织的自动化,使得图书馆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性能指标接近国际标准,自动分类和抽词标引、自然语言检索等极大地缓解了人力;推进了图书馆信息组织的深层化,开发并使用数据库、超文本、多媒体、3G等现代技术手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加工组织的形式呈现了多样化的实现方式。
4.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方式突破了时空限制,服务方式发生变化。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基本上是坐等读者上门,无法实现24小时对外开放,开展的服务项目多以借阅为主,供读者查阅的文献也以本馆馆藏文献为主,常因复本不够发生拒借现象。借助信息环境,图书馆拓展服务范围,服务由馆内延伸到了馆外,突破了地域和时空限制,读者在网上可以获得多个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多人使用而相互冲突的问题。借助信息环境,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呈现多样化,在网上可开展联机目录查询、馆际互借、光盘远程检索、远程登录、专题讨论、电子论坛、布告栏服务、信息检索、电子邮件、网上咨询、预约登记、用户点播等服务项目。借助信息环境,图书馆进一步促进了服务模式的变化,在网络信息环境下信息创造、检索和使用的界限逐渐模糊,提供珍贵文献和智能服务将成为重点,个性化服务、特色化服务、网络信息导航服务和用户培训更加受到重视。
二、信息环境下加强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对策建议
1.开放服务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广泛的文献服务。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料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提供文献服务则是图书馆最基本的服务方式。现代信息资源开放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文献信息资源的输出上要全面开放。如尽可能多地向读者提供全开架服务,对于一些中小型图书馆,除部分具有文物性质的珍贵的古籍、书画、手稿资料外,所有文献都应向读者开放,开放的形式可以是全开架的外借或阅览。二是在信息资源的输入上也要开放,图书馆要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获取信息,并加以整理开发。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实现3A(Anywhen、Anywhere、Anyform)服务成为可能,文献传递的方式将不受时间、地点和方式等的制约。
2.重视网上参考咨询工作,提供高层次信息服务。解答读者咨询是图书馆服务和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咨询工作是图书馆在未来发展功能中的重要手段。随着高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人员的增加,图书馆应拓宽服务功能,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工作:一是为各级政府决策部门服务,起到参谋、智囊作用。二是为企业服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竞争情报信息服务,深度挖掘和分析产品及行业预测信息等,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三是为广大科研用户服务,为广大科研用户提供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综述性二次及三次文献,形成高层次的情报研究中心,以满足科研用户对跨学科、综合性、前沿性信息的需求。同时,还要重视其他用户的需求,不断开发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多品种的知识信息产品。
3.强化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功能,全面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可以借鉴国外网络化和产业化文献信息服务的方法,走馆际协作的路子。在现有各个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联网,建立信息传输和检索网络,把分散的信息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几家图书馆联合的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科学文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运用,现代图书馆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新阶段。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加入了互联网,其馆藏信息资源成了信息网络中的一部分。合作、权利、义务,这是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中的每个成员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每个成员都应尽量开放其馆藏信息资源,使共享网络中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4.创新服务方式,充分满足读者需求。应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为图书馆提供24小时的在线服务,如许多图书馆已开通了电话咨询和网上查询、预约等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也可考虑与社会上的物流传递公司合作,开通物流,将读者所需的信息资料及时送到指定地;与通讯公司合作,利用3G等技术,开通手机阅读等进行信息传递服务。
5.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化,改善服务措施。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服务。可采取多维度对用户需求和信息资源状况进行分析,设计适合不同用户的基本资源建设和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可与第三方文献机构建立服务合作关系,通过委托代查服务,使用户间接获取第三方资源。可直接引进第三方特殊文献资源,建立检索、服务系统,直接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将文献传递服务有机嵌入集成检索系统,各类文献的检索集成在一起,文献传递嵌入检索结果,使文献传递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黄俊贵.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
[2]邢杰,赵晟.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2).
[3]杨树兰.论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5).
[4]于良芝.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J].图书与情报,2007,(5).
[5]张颖.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趋势[J].晋图学刊,2009,(1).
责任编辑:沐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