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为民
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郑国民、巢宗祺先生在对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现状分析中提到,“在对高中语文现状的调查中了解到,普遍的反映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大”。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尤为明显,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都会不断提醒自己,教学一定不能超出学生应有的水平,要想在教学中有所突破,就要尽可能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自己的实践来看,“适合”学生的实际,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深入浅出的讲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
深入浅出,顾名思义就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道理。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按理说学习了这么多年,学生完全可以自学、自己探究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究其原因,其中之一是很多老师将本来浅显易懂的语文课设计得过于抽象、过于烦琐,正如鲁迅先生所批评的“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其实最好的教学是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在新课标中,加大了古诗文的篇目。古诗文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平时不说也少用。学生既不想学,也觉得学不懂。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确实要老师多费些心思。本人就做了以下的尝试:
首先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教师可以大胆取舍教材的内容。教师应该有勇气把那些确实又深又难的课文大胆地删除。
如语文必修(1)中的《离骚》,这一课是名篇,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作,是伟大诗人屈原的经典之作,辞藻华丽,又有深度,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把课文读通顺不是一件易事,如“摄提贞于孟陬兮”、“朝搴阰之木兰兮”、“岂难纫夫蕙茝”等等,从中不难发现这些字确实生僻,学生难以读懂,不理解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我们备课组就决定先不按照教材安排的程序来讲,而是等到学生渐渐适应文言文教学,有了一定积累后,利用一周时间开展“屈原与《离骚》”专题学习。因为时间较为充裕,所以讲课时就不用走马观花,从而可以保证课堂知识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懂和消化,这样也就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了。如果我们强求学生去学习他们努力后都难以明白的知识,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但不佳,而且更严重的是,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就更无从谈起。
所以易懂的知识是学生产生兴趣的源泉。
其次是对工具性的知识,要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且最好有公式可套,让学生易懂易记。
在古诗文中,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都比较多,如果要学生理解诗歌和翻译文言文,就要他们对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都有所理解。但事实上学生连最起码的主、谓、宾、定、状、补都不太懂,对词的性质更难以分辨,所以在讲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时,他们就会一头雾水。为了让他们明白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我在讲解这两个知识点之前,就不怕花时间来给他们补词性和句子成分的有关知识。
首先在给学生讲词性时,我就要求自己不能讲多和讲复杂,最重要的是适用。所以就重点讲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这六类实词,而对虚词就只是提及概念,不深入讲解,也不要求学生掌握。讲的六类实词也是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对分析句子成分也是最有用的。
其次给学生讲句子成分时,我就要求自己一定要变复杂知识为简单,学生能达到基本的理解和运用就可以了。
我开始是用“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这首顺口溜来让学生知道一般句子中包含了哪些句子成分。我再用一个公式性质的句子: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把所有句子成分都放到一起,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再简单讲解主语和宾语都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代词性质的词组来充当;谓语是由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性质的词组来充当。主语与宾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主语是谓语的发出者,而宾语是谓语的承受者。对补充讲解的两个知识点,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理解。那么再讲古诗文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就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了。
如名词活用为状语,这在古诗文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活用现象,在学生不懂句子成分时,对这一语法现象是难以理解,只明白这里是名词活用为状语,但就并不明白为什么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学生如果只明白是什么,不明白为什么,心里难免觉得疑惑,导致对学习的兴趣也难以提高。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老师的责任就是要帮助学生疏通,让他们在学习知识中觉得心里畅快。
在讲必修(1)中的《孔雀东南飞》时,为了讲名词活用为状语这个知识点,我就问学生:“题目《孔雀东南飞》里,哪个词是活用的?”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性和句子成分的知识,所以大部分学生很快就分析出:“孔雀”是名词,做主语;“飞”是动词,做谓语;剩下的“东南”就是活用了。我接着再问:“‘东南是哪种活用?”首先学生明白是个方位名词,在谓语之前的名词本应该做主语,但“东南”却不是动词“飞”的发出者,所以不是主语,再根据背的顺口溜,他们知道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的那个成分是状语,很快他们就明白了,这里是名词活用为状语,所以在理解和翻译时要在这个名词前加个介词,在这里要加个“向”字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
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应该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学生就不仅会佩服老师,而且还因为他们真的懂得了所学的知识为什么是这样,从而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当然也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了。
二、师生和谐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人认为人文性不仅是通过讲教材的课文时体现出来,更应该在师生的和谐中来体现。
首先要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帮学生树立自信,达到师生和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和谐首先是老师要摆正心态,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的学生差,教不教都一样,反正他们都不爱学,也难以学会。如果老师能多给学生一些简单而又易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且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让学生相信自己肯定能行,那么学生学好语文也就指日可待了。
比如让学生背诵古诗文,很多时候老师只是把课文讲完后,就直接要求学生去背,但从来就很少指导学生如何去背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不用说去创设背诵的环境,达到背诵时师生的互动。本人在这方面做了些尝试。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背诵课文时,总喜欢把要背诵的部分不断的从头到尾去读,根本就不记,当要检查背诵默写时,他们就一句:“我也去背了,但自己背不下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试着在课堂中教给他们“读一句,记一句”的方法,并且自己试着和学生一起背。看到老师都和自己一起背,学生的兴趣也来了。
如背曹操的《短歌行》,全诗有三十二句,每句有四个字,我想要学生在课堂中用二十分钟背下来。如果此时老师只说要学生二十分钟把诗歌背下来,肯定会把很多学生吓倒。但我说:“一分钟能把八个字记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全班学生都举手了。这样分解记忆有十六分钟就可以完成了。所以我再三强调,只要求他们一分钟记熟八个字就可以了,千万不能要求自己一下就把全诗记下来。十六分钟过后,就要求他们再用四分钟把全诗串起来背。在第二十分钟检查时,我自己和他们一起背,他们的情绪也非常高涨,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较流畅地背下来,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完成了背诵任务。最后,我从这次背诵中给学生进行总结:只要方法正确,肯动一点脑,肯定没有什么背诵可以难倒自己的,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不断对自己说,自己肯定能行,给学生极大鼓舞。
其次是多鼓励、多关心、不讽刺打击,培养师生之情,达到师生关系和谐,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不能有过多的责怪和讽刺打击,在学习上千万不要有“杀鸡给猴看”的思想,如果这样做会把原来想学习的学生也吓退了。相反如果能够多点耐心、多去鼓励、多去关心学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07年,我担任了高三物理班的语文教学,校长在高三成绩分析会中多次说:“物理班就是为我们其他班级减压的班,学校里比较多不愿意学习的学生都集中在物理班里,所以物理班能够保持稳定、安全、上进就是胜利。”可想而知物理班学生的素质确实比较让人担忧,且物理班的学生学语文让人更加头痛。但作为老师,我深知自己是有责任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带领学生走到属于他们的最高点。
面对这样的班级,如何能够做到一年后让学生无悔也让自己无悔?首先我让自己调整好心态,不要过多去在意学生的每一次考试成绩,只要学生能跟着自己来学就要大力表扬。其次我让自己好好想想,怎么样传授知识点,学生才会愿意跟着自己来学。第三我要让自己在同一件事情上,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多发掘学生的优点,有意识地多表扬学生,但尽可能不露痕迹。第四我要自己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对学生犯错的时候,不能急躁,要能够耐心地和学生交流,尽快地找出解决的办法,千万不要讽刺打击,伤害学生的感情,相信真心的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在刚开始时,学生在我讲课时多少有些心不在焉,甚至有点无所谓的态度。但我没有去指责学生,而是想办法在上课的时候,把自己要传授的知识尽可能讲得浅显一点,有趣一点,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过了一段时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多起来了,感情也开始慢慢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开始形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明显提高了。
如果老师是真诚地给学生以关心,学生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他们对这个老师也会有特别的好感,这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自然随之提高了。
总之,老师只要放下架子,善于倾听学生的需求,想学生之所想,多为学生铺桥搭路,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就会收获语文教学的累累硕果。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