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传承”之我见

2009-08-31 07:45朱铁志
世纪 2009年4期
关键词:糟粕专家学者中华文明

朱铁志

文明的传承是个廓大无边的话题,其中包含了文化的传承,又显然不局限于此。

时至今日,留在新新青年脑中的,除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两条高度凝练的政治原则以外,恐怕真正得以有效传承的文化已经不多。至于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古为今用”用什么,“洋为中用”怎么用,从来没有也不太可能取得“高度共识”。在我看来,文明的传承不只是专家学者的事,更是普通百姓的事。恰恰在这点上我们的缺失太多。

老百姓说到“文明”时,往往要和“礼貌”连在一起,这多少反映出一点群众眼中的“文明观”。而恰恰在这点上,我们常常是不那么文明的。动辄套话连篇、全然不讲群众观点,热衷于自说自话、自我话语爆炸,能叫“文明”么?驾驶高级轿车、一路狂奔胡乱变线瞎按喇叭,一副官老爷出行百姓回避的丑态,能叫“文明”么?“你好、再见”专门说给外国人听,而自己同胞轻则冷脸相向,重则恶语相加,能叫“文明”么?非典过去没几天。随地吐痰罚款50元的规定随即成为笑柄,公共场合忽闻“唿噜”一声,随即便有“天女散花”,能叫文明么?朋友见面,非狂饮不能表达热情,非烂醉不足以显示好客,劝酒的、喝酒的都如临大敌痛苦不堪,能叫“文明”么?说话言而无信、办事全不靠谱,老实人是“笨伯”,“客里空”是能人,报喜得喜,报忧得忧,能叫“文明”么?遇事善用运动思维、好搞形式主义,今天你给我发个文,明天我给你报个件儿,表面上煞有介事,实际上不解决问题,徒然增加工作成本,耗费百姓税银,能叫“文明”么?一面享受农民工带来的生活便利,一面嘲笑和歧视人家“土老帽儿”,农业大国农民地位低下,丢下棍子打花子,能叫“文明”么?地大物不博,资源很匮乏,却整日暴殄天物,胡吃海塞,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张馋嘴,能叫“文明”么?不少大人自己昏昏噩噩度日,却把“成龙”的希望全部压在孩子身上,凡是自己不会的把戏全逼孩子练习,残酷地剥夺孩子快乐的童年,能叫“文明”么?还有,表面上光鲜无限,内里却常有异味伴随,出门在外仪表堂堂,而家里却是狼籍一片,好像卫生只讲给别人看,自己只配脏乱地活着,能叫“文明”么?

请原谅我鸡零狗碎地列举了这么多。因为我知道一种文明如果不实实在在地蕴藏在民众的习惯和素养中,而只苍白地珍藏在国家图书馆的书库里,或挂在那些专家学者嘴上,那实际上是非常可疑的。俗话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是一个看重细节高于看重学术理论的人。文明的秘密不仅存在于高头讲章之中,存在于红头文件之中,更存在于生活细节之中,存在于习惯成自然的规矩之中。中华民族是众所周知的礼仪之邦,但长期的政治运动严重损害了这种优良传统,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中华文明的古老辉煌需要重新振兴,而振兴需要漫长的时间。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抱怨无补于世,等待不解决问题。惟有从我做起、从当下的生活细节做起,才能使中华文明成为生生不息、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惟有每个中国人都成为有教养、懂礼貌、讲规矩、重信誉的谦谦君子,文明的传承才能成为一种活生生的现实。

猜你喜欢
糟粕专家学者中华文明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说算筹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学者挂职缘何仍是“凤毛麟角”
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
爱情寓言
“氧化亚氮”的叫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