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友
春天到来,繁花似锦,绿色满园。因为绿色象征着希望、和谐、顺畅,所以能给人们一种美的感受。受之启迪,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探索了一种新的教学思维——绿色思维。它有明确的教学思路,运用当代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绿色思维能在教学活动中,让学习优秀生更加拔尖,繁花似锦;让学习困难生提高学习成绩,绿色满园。其思想内涵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充满学习激情的班级是绿色思维的必备条件。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选择催人奋进、富有激情的班歌。由学生推荐《真心英雄》作为班歌,鼓励学生每天都唱,铭记歌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样的歌词,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力量和信心。其次,用名言警句点缀教室,不但能美化教室,而且能给学生以启迪。再次,办好学习角,其形式灵活多样:交流学习体会、举办学习小组活动、自由组合探究自然界知识奥秘、写写画画比赛等,再加上每月出版一期手抄体作文刊物《作文月刊》,学生的才能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这样的班级氛围,感染了许多不想学习的同学,使他们也认真去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课文内容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依托。只有学生认真学习课文,才能实现学习目的。其做法有:充分利用学校教学条件和设备,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比如小黑板录音机、多媒体等,在听觉上、视觉上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例如,上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描绘自己家乡的春天景色和讲有趣的故事。上课时,先让学生完成预习时布置的任务,然后在多媒体上显示一幅春天的图片,再让学生根据图片的景色来编故事,要求寓情于景。最后,把春天里那些美好的景色和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其目的,就是想方设法把学生带入课文里,感受学习课文的乐趣。
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灵活的学习思维
实施绿色思维,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自己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自我生疑,引导学生合作释疑,从而培养灵活思维。学习《烛之武退师》这一课,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理解“焉”的用法。可以这样来引导:课前,请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整理“焉”的用法。课堂上,让学生把带有“焉”的句子拿出来,有些学生对课文中的“将焉取之”的注释“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产生疑问:句中的“焉”难道是兼词,解释为“从哪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有学生提出:“焉”一般在动词之后才作兼词。象“惧有伏焉”中,“焉”明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类似这样的讨论,就会培养学生学会用横向思维去思考问题。最终结合多方面的理论分析,“焉”字有可能存在省略号的作用,在“将”和“焉”之中补上“于”,整句话译文顺序是“将于焉取之”。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焉”的用法,而且弄清了文言文省略介词的形式。学生的思维,越用越活了。
四、开发学生的潜能
绿色思维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实践创新。首先,在完成每篇课文教学之后,学生都要运用新知识去观察生活,把自己观察生活所捕捉到的一些最好的东西纳入课堂,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创建一种特殊的审美情趣,来感悟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其次,寻找一个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并能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评价这些问题。例如,学习《纪念白求恩》后,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有个同学说,他村里有一对夫妻打架,丈夫抓起一块石头就向妻子打过去,妻子正弯腰在地上拿石头。这时,有个人冲到那人的妻子前面,想用双手把石头接住,但未接到,反而被石头打在身上,受伤了。另外一个学生说,那个人什么好处也没有得到,这样做不值得。此时,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去思考:假如那个人不去挡石头,后果会怎样呢?经过讨论,学生最终得到认识:做好事是应该的,但应该注意保护自己。如果就这件事,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信许多学生都能写出有特色的作文。这样,学生不仅能做到寻找问题,观察问题,而且能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评价问题。
绿色思维主张,教师对语文的教学,要加强学生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中,形成“语文贴近现代生活”的教学理念。绿色思维,让教师与学生、班级、校园的完善相协调,最终让优者更优,各层次学生都得到进步。如此,一幅繁花似锦、绿色满园的画卷将会展示在教学的前沿阵地。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