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后,给听课提出新的要求,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听课,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多年的教学和听课的实践中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略谈一二。
一、教师为什么听课
听课是教师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教师听课重在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艺术、探究教学规律。教师亲自带班上课和坐在别人的教室里听他人上课,其体会和收获是不一样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愿身在此山中”教师看自己上的课,不容易发现什么问题,不容易突破自身的框框、模式。如果教师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其他老师上课,目睹活生生的课堂,自然就会有“旁观者清”的感觉。相互听课,切磋教艺,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听课有利于掌握和了解学校、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和要求的现状。有利于了解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水平。有利于良好的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深入有效的进行。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
二、教师怎样听课
1、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
教师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来听课,从教学过程中发现执教者的长处,揣摩执教者教学设计的意图从执教者的风格中有所感悟。通过和听课老师的交流沟通,听取别人的观点,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维碰撞中,激活思想,积累原始材料。
2、课前应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因此听课者必须熟悉教材,熟悉教材可以在听课前突击看看教学内容,也可以在听课过程中用简短的时间看一看有关内容;否则,你就不一定能听出教师是否抓住了教学重点、讲清了教学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否则听课就失去了意义。
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要做点准备工作。如打算听谁的课,事先问问他教什么内容,把课本找来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准备怎么教,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稀里糊涂的听,不理解教者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教师去参加教研活动听公开课也要做准备,需要在参加教研活动之前,去千方百计了解和研究与之相关的学术理论,或向人求教,或者重温自己所积累的资料,这样能拓宽视野,缩短与“学术”的差距,这样去听公开课收获会更大一些。
3、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听课不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是一种方法和技能。听什么:教师的授课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是否有创新的地方,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既要看教,又要看学,二者兼顾。看什么: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看授课老师的教主要是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看重点的处理,看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主要是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的参与情绪,学习习惯。除了观察还得思考,思考什么: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对教师的成功和不足及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产生的相关性影响,如果是自己来上这一节课,应该怎么上,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新课程的理念、方法等如何体现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这节课是否反映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记什么: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练。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有时也不一定非要面面具到的注意课堂上的每一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听课者的目的可以有所侧重
4、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在分析总结他人课时要注意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比较,研究,准确的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他人的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在分析他人课时,听课者还要注意分析执教者课外的工夫,看老师的基本功和课前备课情况,这样思考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整理听课笔记是听课后必不可少的环节,学习别人的经验,并不是在别人的脚印后亦步亦趋,一名研究型教师在认识、接受新事物的同时,还要进行批判型思考和研究,形成个人独特的见解。
总之听课是一种技术和方法,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培养,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听懂课听好课听课者需要以原有教育思想和类型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和谈多种听课活动协调为保证的立体性综合技能,听课不是目的,听课是手段,是途径。通过听课达到甄别判定课堂教学优劣的目的,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