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内部控制体系分析及启示

2009-08-25 01:51邢有洪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年1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体系晋商分析

邢有洪 程 江

[摘要]明清晋商称雄国内商界5个多世纪,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系统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研究其成功经验对当今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晋商内部控制体系特点的分析,提出对现代企业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

[关键词]晋商;内部控制体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11-0110-03

一、晋商内部控制体系分析

(一)控制环境

1两权分离的企业制度

晋商企业普遍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由东家或者财东(指出资者,相当于公司的股东)出资,聘任大掌柜(经营管理者,相当于公司的总经理)进行经营。这种两权分离制度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掌柜经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摆脱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放手大胆地按照自己的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开展业务。这种两权分离的经营机制为推动晋商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2诚实守信、义利并举的企业文化

晋商之所以成功关键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商业经营,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诚实守信、义利并举就是晋商企业文化最为本质的两个内容。

晋商在“义”和“利”的问题上,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行为规范,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晋商看来,经商虽以营利为目的,但凡事又以道德信义为标准。诚信不欺,利以义制是晋商经营活动中严格遵循的理念。晋商对待顾客、商家,无论大小,都以诚相待,销售商品绝不缺斤短两,如发现货质低劣,宁肯赔钱也绝不抛售。如祁县乔家在包头开设的“复”字商号,做生意坚持薄利多销,比市面上的其他商家略让利给顾客,于是市民都愿意购买“复”字商号的米面商品。清末,乔家的复盛油坊曾从包头运大批胡麻油往山西销售,经手伙计为图暴利,在油中掺假。掌柜发觉后,立即以好油换售,这样做虽然使商号在短期内蒙受了一些损失,但维护了商号信誉,引来了更多顾客,生意更加繁盛。

3以人为本、唯贤是举的用人之道

人才是企业兴盛的根本,晋商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原则,总结出一整套的选人用人机制。

财东在开办企业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物色合适的经理,财东在聘任经理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物色与观察。在正式聘用之前,财东与被聘的经理还要面谈一次,以便当面做最后考察,被聘者也借此机会考察一下财东,以确定在经营思想和方略上的一致。这一切都没有问题以后,双方便正式合作。所以说尽管财东在企业正式运作以后一般是高度授权的,但在选人上是从不含糊的。

晋商对普通员工的选拔与培训也非常重视。晋商选择学徒要求有一定文化,举止正派、聪慧机灵,而且其家族及上代人均没有污点。学徒要接受严格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业务技术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如大盛魁在外蒙古科布多常年办有员工训练基地,组织学徒学习业务管理和专业知识及蒙、满、俄等语言。学徒期满,表现好的量才使用,表现不好的则被淘汰。

另外,晋商创立的人身顶股制,协调了劳资关系,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这一制度下,掌柜及伙计可以获得大小不等的身股,身股并不实缴股金,也不承担亏损责任,却能同“银股”(财东以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的形式投入商号的资本)一起参加企业利润的分红。身股的多少按照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来确定。晋商通过上述做法,把员工个人利益与商号利益、财东利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使员工能够安心工作,激励员工奋发努力。

上述3个方面清楚地说明了晋商的控制环境情况,良好的控制环境为晋商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风险评估

1对经营风险的控制

慎重选择客户。晋商在选择客户时,非常谨慎,如山西祁县乔氏开办的“复”字商号,尽管资本雄厚,财大气粗,但与其他商号交往时却要经过详细了解,确认该商号信义可靠时,才与之建立业务交往关系。否则,均予以婉言谢绝。票号的放贷对象主要是各同业商家和较殷实的商号,很少贷给个人,并且票号对放款对象调查得非常仔细,并对用款项目进行详细了解。

晋商非常善于审时度势、采用灵活机动的经营方式。如蒙古牧区货币经济不发达,晋商便采取以物易物和赊销方式与之进行贸易活动。由于晋商商号货源组织有针对性,营销方式灵活机动,从而在蒙古草原的经商活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2对资金风险的控制

采用“酌盈济虚、抽疲转快”的方式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即在总号与分号之间、各分号之间调度资金,扩大利润。采用“倍股”、“公座厚利”等办法来提高营运资金、防范流动性风险。“倍股”就是在分红后,按股东股份的比例,提取一部分红利留在企业参加周转使用。还有一些企业实行“公座厚利”的制度,就是在利润未分配之前就提取一部分利润,作为“公座”,充作扩大经营的资金来源。

晋商还设计了“厚成”和“预提护本”等方法防御资本短缺风险。所谓“厚成”,就是在年终结账时,将应收账款、现存商品以及其他资产予以一定折扣,使企业的实际资产超过账面资产,这种做法与现代会计制度对资产预提减值准备的规定有相通之处。晋商设计的“预提护本”的利润分配制度,是在每次分红时,先按一定比例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建立风险基金,并实行专款储存,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一旦发生重大意外事件,可以此作为保障,维持正常经营,防止企业因资本不足而倒闭。

晋商对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的防范,都体现了其防患于未然的稳健经营理念,也说明晋商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三)控制活动

晋商企业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号规即内部制度和行会纪律对从业者进行有效控制与约束。晋商号规极严,无论经理、伙计、学徒,均须遵守。晋商有谚称:“家有家法,铺有铺规。”其内容包括各分号与总号之间的关系、业务经营原则、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等。而且,规矩一旦确认下来,不论经理、伙计、学徒乃至财东,都须严格遵守。

此外,在财务制度、业务信函往来制度、报告制度、经营制度等多方面的规定,经过长期的修订、完善,可以说既细密又严格。比如晋商的账簿多达十几种,主要有万金账(东伙开办时合同、股利分配等)、流水账(借贷、汇款、杂支、汇费、利息,与各庄来往汇款)、老账(即流水分类记)、浮账(即活期存款)、汇兑账、存款账、放款账及各地往来总账、本埠往来总账等。

这些设计细密,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活动,是财东实行两权分离的保障,财东正是通过这些严格的号规、制度保证其财产的保值增值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四)信息和沟通

晋商从商业竞争中领悟到信息的重要性,各大商

号、票号把搜集、分析、鉴别和运用信息视为成功的关键。晋商非常重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信息、各地物资余缺及其他影响经营的因素。对本地信息,是依靠精明干练、早出晚归的“跑街”来掌握的,他们经常探听市场动向和各种信息。外地的信息则是靠川流不息的书信往来。当各地商号了解到市场信息后,便通过书函等形式,及时汇报总号,总号与分号之间一般是五日一函,三日一信,互相交流各地的政治军事、工农业生产、市场以及政界人事变动等信息。

可以看出,晋商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机制是非常有效的,这些信息确保了晋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决策正确。

(五)监督

1实行突击检查

晋商总号对分号的管理也会不定期地组织突击性检查。比如,乔家“大德通”票号的大掌柜、二掌柜等高层管理人员,每隔几年就要到所属各分号检查工作。

2进行内部审计

晋商通过内部审计,对各商号加以监督。如声名显赫的太古曹家设置驻外“钦差”(相当于审计特派员),对外地商号进行监督。驻外“钦差”一般都由上级商号选派,钦差驻在各地,不参与具体经营事务,只是从旁监督。如果驻地商号人员有贪污、舞弊、道德败坏或互闹意见而导致财东损失的情况,“钦差”有调动、开除经理的权力。

3通过行会进行监督

晋商的行会是商人自己组织并管理的自治自束自卫的商人组织。行会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约束行会成员恪守行规,维护社会秩序,它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社会中介的监督作用。晋商的行会组织非常发达,并且有效地发挥了作用。

4社会舆论监督

晋商用人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重乡土观念。晋商无论对经理还是对学徒的选拔都是限于本地或邻近地区,这种做法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圈子,一旦某个经理违反了号规或违反了公认的道德准则,被某商号开除,别的商号根本不会再聘用他,这个人就完全无法在这个圈子里立足,这种约束使得从业人员的违规成本非常高,因此也是非常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综上可以看出,晋商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既有来自企业外部的行会组织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也有企业内部的长期监督或突击检查,可以说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

二、晋商内部控制体系的启示

1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现代社会提倡道德与法制并重,成功的企业无不努力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晋商信义至上、商德昭著的企业文化非常值得现代企业借鉴。晋商把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内化为其商业活动的精神动力及智力支持,使得非正式制度起着类似于“法”的规范、约束作用。如果说,企业中有员工自己管理自己的途径,那就是企业的文化。它在内控制度运行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培养与优化,使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增强企业成员归属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

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培养、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所有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由人制定并由人执行的,人的行为是决定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因素。晋商通过严格的选拔培训机制、大胆的授权、良好的双向沟通、充分的信任和有效的激励等手段实现了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把内部控制风险降到了最低。这些成功经验,在现代企业中仍有着借鉴意义。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提高企业有关雇佣、培训、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企业应有明确的员工招聘与选拔标准;要对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导向培训和业务素质训练;要制定责权清晰的岗位体系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企业应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强化风险控制意识

我国很多企业的风险意识不足。最近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使我国很多外贸企业面临巨额坏账损失和因账款被延期支付而导致的现金流短缺危机,这次危机也充分暴露了我国企业在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的不足,很多企业没有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发生时不知如何处理。晋商在风险管理上不仅重视日常的控制,而且强调防患于未然,这些做法都值得现代企业借鉴。现代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就算是世界500强,也有可能一夜倒闭,所以企业应充分重视风险意识的培育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

4引入信息和声誉机制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晋商内部控制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其软硬结合的监督约束机制。晋商用人的地域性使从业人员在企业的表现都处于社会监督之下,极大地增加了员工的违规成本。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封闭的、地域化的用人策略失效了,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发达,我国已逐渐具备了信息机制或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环境要素。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给每个从业人员建立起个人信誉档案,并对该档案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和流通机制。这样可以使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激励其认真敬业,自我约束。

主要参考文献

[1]穆雯瑛,晋商史料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243—263

[2]张继勋,审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0—127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体系晋商分析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