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欣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在改善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实效显著。加强合作学习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灵活组织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质,以适应时代的竞争。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是一门充满生机活力的艺术,需要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共同努力,从而达到配合默契的艺术境界。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学互动、学生参与、师生合作,构建和谐教学氛围,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学素养,这就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艺术,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合作中学习、提高。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交往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营造充满
生动、活泼的交流、对话、表演氛围,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思考和应用,得到语意理解和运用技巧的升华,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去亲历“语文化”课堂情境发生的全过程,让学生用心去体验语文课堂中“人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使每个同学跃跃欲试,更好地认识、理解、获得丰富多彩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真正认识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价值,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监控者,真正做到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
二、认识合作学习的作用
1.培养合作意识,形成团队精神
合作学习是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是新课程实践的产物。过去我们过重地强调分数的重要性,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都是协力合作的结果,相互配合、相互交流、有效的调节和分工是大多数工作的特征。现有的教育过多地强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忽略了合作意识和技能的培养,这种指导思想下的教育,往往只能养成学生片面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无所适从。所以,开展“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还能为今后的团队工作做好准备。
2.拓宽知识视野,促进能力发展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合作教学中,学生都想自己成为合作中的主动者,因此大家都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他们根据教师在课前提出的要求,认真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收集文献资料、写读书笔记和交流材料,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从此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知识视野。在课堂上,通过与他人思想交流与合作,个体思维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并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使其经常改变思维角度,促进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课堂内外的自由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三、遵循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
合作学习并非只是几个学生坐在一起学就行了,它也必需遵循一些原则。
1.互动性原则。各小组成员应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能自主思考探索,能进行平等互助互惠的交流沟通,各小组成员应相互信任,积极的互相支持和配合,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对各自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小组加工。
2.激励性原则。学生间应互相赏识激励,教师的评价也应以正面肯定为主,即使有不足也应委婉启发,争取每个组员获得最大程度的心理愉悦,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3.选择性原则。合作学习的方式应有内容的限制,或者是需要通过互相启发来扩展思路的多维性问题,或需要反复推敲来准确把握的系统性问题,或需要通过分工协作来提高教学效率的集体性作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
习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应当根据学习内容灵活选用。
四、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把握
凡事都有度,合作学习亦然。教师需要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开动脑筋,抓住教学时机,灵活组织课堂教学,让其教学张弛有度。合作交流与恰当点拨相得益彰,说明白一点,就是该放则放,该收则收。否则,只有形式而无教学实效,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得不偿失。如果没有精心组织,就会使课堂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没有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好教材,全面了解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补充,使教学过程既符合教学规律又充满生机,既便于驾驭又受学生欢迎。这样的教学境界,是每个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致追求的目标。
总之,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施行,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整个教学工作,让自己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探究学生的学习,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取得最大可能的收获,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心愿,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全方位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