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素薇
【摘 要】体验式教学是教师创造体验的外部条件,学生作为体验的主体,完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发现问题探究、情境激情、交流互动中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体验;发现;创造
体验式教学是新理念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语文教学过程中,是教师通过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学生对大量的信息分析,自主探究互动交往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它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宏观调控,利用一定的方法,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学习的方式,因为体验式学习具有亲历性、个体性、内在性和情感性等特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凭借自己的直觉、灵感,去直接的感知、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通过学生的体验,达到“主客融合、物我同境”的一种理想境界。体验式教学概括地说,是教师创造体验的外部条件,学生作为体验的主体,有机的结合,完成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它的最终目标是丰富个体的经历和经验,加深个体的直接感受,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努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每个人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取向。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问题探究中体验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积极参与者, 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活动实现知识经验的增长。在问题探究体验中,教师首先设计问题,把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验、感悟,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体验探究得来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刻,掌握才会更牢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探究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故乡》一课时,根据课文“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又大家隔膜起来”,“将我隔成孤身……”的句子,我首先设计问题:
1.课文后面为什么几次写到隔膜?然后让学生探究,通过阅读和探究,学生明白是因为前文中“我”与闰土再次相见,闰土恭敬起来了,一声“老爷”让“我”感到儿时的天真无邪、亲密无间一扫而空,是世俗的称呼。“我”感到“隔了一层厚壁障了”,后文发出隔膜的叹息是前面情节发展的结果。
2.那厚壁障了又是什么呢?我进一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想古装剧中的丫鬟与小姐,主人和仆人的关系,学生进一步探究,懂得了“厚壁障”是封建社会尊卑森严的等级观念。那作者写这些的用意是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推测,并对学生的认识进行归纳:闰土的这种等级观念,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农民遭受深重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现实的反映。这样,通过抽丝剥茧,层层探究,对教学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以境激情中体验
以教材内容为依据,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体验,以期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情境教学是教师发挥的一种移情作用,把情境之情移给学生,要求教师设身处地地设计情境,考虑学生的感觉体验,通过情境教学,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它可以依靠语言文字载体,凭借教材内容的创设,绘声绘色的描述,或慷慨激昂的演讲、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进行体验来达到较好教学效果。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更形象直观,突破时空限制,刺激感官,激起学生的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多值得回味的情境和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使他们有效地掌握知识,加深了体验,如在进行《变色龙》一课的教学时,我设计了小情景剧,模拟课文情节,让每个学生尝试根据课文内容对情景剧进行构思,在指导下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人物:奥楚蔑洛夫 赫留金 叶尔德林、普洛诃尔等
地点:车站广场
情节: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剧情提纲有了,让学生分组表演,学生自己设计对话本身就是个体的一种体验,再让学生表演,是学生的共同体验,通过设计剧情和表演的体验,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丑恶品质。
三、互动交流中体验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独占课堂,满堂灌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抄,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多种方式,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与沟通,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教与学的联合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见解、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深化教育改革,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学生为本,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体验课程内容。在进行《当代诗两首》余光中和席慕容的《乡愁》教学时:
师:这两首诗的相同点有哪些?
生:首先题目相同。
师:还有哪些地方相同(教师提示引导:思念家乡)
生:抒发的思想感情相同,都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师:同桌之间讨论,还有相同的地方吗?
(教师点拨 :乡愁是邮票、船票、是没有年轮的树)
生: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这两首诗的不同在哪呢?
生:余光中的写得比较直接,而席慕容的要靠想象理解。
师:这叫作品风格,也可以说余光中的朴实,席慕容的含蓄。
生:余光中写的按时间顺序,席慕容的不是时间顺序。
师:说得很对,余光中的按时间顺序一层层由浅入深的表达主题,席慕容用意象表达,每一节都包含了所要表达的主题。
课堂里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全方位的对话,使探究性的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多元的、立体交叉的空间,在不断的互动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
总之,体验式教学,加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利于学生语文分析概括能力的提高,真正达到让学生喜欢语文、学好语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