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化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录取新体系

2009-08-22 07:35向立中
湖北招生考试·理论 2009年4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差异化多元化

向立中

[摘要] 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应以教育的本质和高考定位、转型期的差异化特点、国外高考改革的经验及国情实际为依据。如此,才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使人才脱颖而出;才能推进中学素质教育,进而促进高校自主办学。

[关键词] 高考改革;多元化;差异化;考试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0-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004X(2009)08-036-05

潘懋元教授对教育的基本规律的观点有二条:一条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约,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起作用;一条是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既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个性特长的制约,又要协调好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影响诸要素,引导和促进教育对象的成长朝着预期的培养目标健康发展[1]。依照教育的基本规律,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必须以人为本,适应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适应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围绕改革的目标,构建多元化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新体系尤为必要,本文就此谈点想法,以就教同行。

一、构建新体系的依据

1. 维护教育本质,审视高考定位。教育的本质是传承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长期以来,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唯一标准[2],虽然高考成绩仅仅是对考生学业水平一次性的测量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偶然性,而且这种考试制度极大地忽视了对考生平时能力、素质、品行的评价及其文化潜质全面发展的预期,但由于它是履行教育使命严格甄选受教育者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而且高考分数与学生命运、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学校考核业绩等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所以形成为人才选拔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再说,现行高考所承载的巨大社会责任,已超越了它的应有功能,成了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教育的本质已被应试教育所扭曲。因此,为应对国际间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与人才竞争,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必须真正承担起传承文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使命,以人为本,对高考制度进行有效改革,以促进普通教育观念的全面落实,因而素质教育必须改死板的终结性的学业测量为灵活的过程性的学业、能力、素质、品行多元化的综合评价。

2. 把握转型期特点,应对差异化要求。我国的科举考试沿袭了1300多年,其间不断进行的改革并不罕见。北宋时期政治家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与“荆公新学”,就曾着力整顿官学、兴办地方学校、培养专业人才,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明洪武三十年(1398)“南北榜”的科场案件,多名试官被处死或以老戍边,榜首状元被问斩,所选贡生全部罢黜,从而引起了大力度的科考改革,直到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中国的新式大学堂一律照搬西方大学制度,上述考试制度的变迁,均与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借鉴前苏联模式,自1952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这一制度虽然在“文革”期间曾一度被废止,但这一制度一直为精英教育阶段的高校招生所沿用,20世纪末的高校招生仍是按照各高校的培养能力和国家投入划定录取分数线,确定招生规模。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将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各类民办高校迅速兴起,于是,促使了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快速转变。迈入21世纪后,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攀升,2000年的平均毛入学率为12.5%,2003年增加到17%,2005年为21%,截至2007年10月已达23.6%。随着教育优先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贯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预计到2020年,我国部分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率先超过50%,进入向普及化高等教育的新一轮转型。伴随这种转型,中国的高等教育将呈现这样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速差异化,表现为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高等教育类型层次的差异、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差异,此外,还有教育制度的不断创新、国民教育与非国民教育比例的变化、办学形式的改变等。这种差异与变化在转型期将普遍存在且会不断发展。到那时面对多种差异,倘若仍然坚持不分地区、不分培养目标实行千校一卷式考试,仍然用统一的标准选拔学生,显然不适合教育转型要求。因此,从现在起高校招生政策应反映各地的区域经济、资源环境、民族文化、人口特征及人才需求等诸多因素,尝试制定地方性录取标准;试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采用各自适宜的招生办法选拔多样化的培养对象,分别制定考试、评价和录取标准。为了让千差万别的考生能各得其所地进入高校并接受高等教育,就应允许考生同时申报多所高校,多所高校亦可同时录取同一考生,而最终选择由考生自主决定。

3. 了解国际趋势,吸纳他国经验。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围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为突破口的教育改革[3]。

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各地各州一般制定和形成了相应的教育规划、教育法规和招生制度,各高校招生均享有充分的自主权。美式特点可以概括为“多要素评价”、“综合性评审”、“差异化标准”、“多方式录取”、“双向性选择”以及“社会化监督”等诸条。在美式招生过程中,各高校可以选定各自不同的评价要素,但一般包含民间机构举办的学术能力评估考试(SAT)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的成绩要素、地方性合格要素、高中课程成绩要素和其他特长(如获奖等)特殊招生要素。其中,“综合性评审”是对多重要素评价合格学生进行择优选拔的终极条件。“差异化标准”是将高校分层分类,比如将高校分为强竞争性、高竞争性、较高竞争性和竞争性4类,各类高校可分别选取前述评价要素中的有效要素而设定标准。“多方式录取”通常分为“提前录取”、“正常录取”、“滚动录取”和“开放录取”,其中“开放录取”即凭高中毕业文凭直接入学,多为社区学院采用。“双向性选择”,一方面是高校选拔学生,多所高校可同时录取同一学生;另一方面是学生选择高校,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多所高校并最终选定就读学校。早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时期,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美国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高校均采用了不同的招生评价方式和多样化的录取标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由于美国缺乏国家组织的全国性统一高考,也没有全国统一设置的中学课程大纲和毕业会考,这种考试制度,导致美国中等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因此,美国当前实施的强国教育计划,就是试图通过教育改革以建立全国统一的考试标准进而用以检测全国统一的学业教育水准。此外,近年来,美国还对SAT的考试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即将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的选择题考试形式改为突出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的阅读理解、启发式测验法和论文式测验法。

同美国相比,俄罗斯的高等学校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并且正在立法允许大学自治。在俄罗斯,改革之前的高校招生实行自主招生,以中学毕业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相结合来选拔新生。本世纪初,由于该国教育质量的持续下降,同时受我国高校招生统一命题考试的影响,2001年普京政府发布并试行《关于试行国家统一考试的决定》,试图用国家统一考试取代原有的“中学毕业考试”和高校自主命题的“大学入学考试”,借以促进公平竞争,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与美、俄不同的是,德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中等教育第二阶段的毕业证书考试,原来的规定是获得中学毕业证书的学生,便可自由进入高校深造;后因高校资源不足,便增加了竞争性的学术测试,实行“限额招生”制度。

由此可见,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考制度改革的特点是加强国家统一考试,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注重对考生能力、思维的过程评价,同时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增加学生的选择自由等。把握国外高考制度改革的趋势,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可以为我国高校招生新体系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启示。

4. 结合国情实际,依法大胆推进。我国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和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关于高考改革的试点探索,高考制度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特别是从世纪之交的教育转型期开始,高考在招生计划、科目设置、考试内容、高考时间、志愿填报和录取形式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1999年强调考能力,试行“3+X”考试科目改革,2002年推广到全国;2000年北京、安徽等部分省市增加春季高考;2002年考试时间缩短为2天;2003年22所高校试行5%自主招生、部分省市自行命题;2005年实行招生“阳光工程”;2004年在原标准化考试试验、高中会考制度基础上,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此项实验将于2010年推广到全国;2008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是制定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依据。有调查显示,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的社会认可度是很高的,当然完善改革的呼声也很高。因此,在高考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更应紧密联系实际,慎重对待、严格遵循现有的政策法规和实验改革部署,从时间选择、空间地域、方法手段、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等多维关系上,大胆进行改革。

二、建立新体系的原则

1. 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高考事关教育发展、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高考公平又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基础。公平就是权利平等,而权利平等又需要制度保证,因此,高考改革的中心是高考制度的变革和创新。然而要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要加快创建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这种制度不但要体现考生的起点公平、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机会公平,体现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同时,还应力争做到考生公平、学校公平、区域公平。目前考生公平已是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巨大差异造成的起点不公平,农民工、流动人口和劳动者的子女在高考竞争中的机会不公等,并未引起社会尤其是相关部门的重视,虽然区域公平作为群体公平已得到关注,比如对特定地区和群体实行降分录取,但是降分并不是解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才选拔不公平的最好办法。特别是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匀、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发展不均衡等高等教育发展不公平的现象,还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因此,要促进教育公平,我们的高考改革既应细化和深化相关的制度和措施,还应建立和健全监督保障机制,力求创建诚信环境,以防止权力、金钱介入招生考试。

2. 有助于人才脱颖而出。高考改革要有助于人才脱颖而出,重点是人才选拔标准和人才选拔方式的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求,“学科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系统综合的思维素质、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应是人才的重点。在人才选拔方式上,要彻底改变“一考定乾坤”的单一选拔方式,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录取新体系”。即在改进完善现有的统一“标准化考试”的基础上,辅以“多因素评价、综合性评审、差异化标准、多方式录取”的新模式。弱化一次性测量、强化多元化评价、打破“唯分录取”的传统做法,树立对考生的“全面评价”观,即通过评价,为考生提供知识、能力、特长和潜质的评价报告,在考生的初高中时期,就能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利于他们为着成才而努力拼搏。

3. 有助于中学素质教育。高考的主要功能是为高校选拔新生,同时由于“以考促学”的作用,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学习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和品格意志养成也有着不可低估的正面的积极作用;对学校而言,高考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高考与素质教育本无冲突,二者应是统一的。将考试分数作为选拔新生的唯一标准,加上学生期待值过高、家长望子成龙、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心态使然,造成高考与素质教育冲突,致使高中学校为了应试不得不迫使学生死记硬背,学校不得不实行题海战术和培优补习,而且不得不对学生进行超负荷训练,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学生的求异思维。显然,这是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因此,要真正实现高考促进素质教育,首先就应为学生减负,就应大力改革高考的内容和形式,引导中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

4. 有助于推进高校自主办学。根据《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二条“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第三十三条至第三十八条在“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方面要给高校多项办学自主权等等。那么,如此诸多方面的自主权中,其辩证关系如何呢?笔者认为,在这些办学自主权中,招生自主权是“源”,其余的办学自主权则是“流”,没有“源”,就没有“流”。因此,要有助于推进高校自主办学,首先则应从“源头”抓起,在解决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同步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三对关系:一是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根据《高等教育法》,高校是办学实体,办学行为属民事活动范畴,政府对高校实施行政管理的主要职责是进行投入、评价,按照宪法和法律引导办学行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此前提下,其他权利应依法下放给高校,对非国民教育的民办高校更应如此。二是社会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要为人的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为高校招生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办学效益和服务社会的效果,因此,高校在履行这些使命时,要有独立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的权利。三是理顺高校内部的关系,包括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实施自主招生的过程中,高校内部要加强自律,进行有效监控,严防腐败。

三、建构多元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录取新体系

多元化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录取新体系的主要框架,由标准化考试、多元化评价、综合性评审、差异化标准、多方式录取、双向性选择、社会化监督、专业化实施及信息化操作等9个模块组成。具体应落实好以下5个方面:

1. 标准化考试,统一组织。剖析国外高考改革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国情,高考改革要坚持统一的“标准化考试”,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时间分区域组织实施。要深化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尤其是考试内容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的实际,突出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以避免与高中考试内容重复,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负担。

2. 多元化评价,因校制宜。“多元化评价”一般包含4个评价元素即标准化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招生高校专项测验。因此,要积极推进《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尽快将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选拔项目。尤其应在高考形式上,改变一张试卷同时为学术性大学、一般高校、高职高专分别选拔学术性研发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劳动人才的状况。譬如学术性人才的选拔,招生高校可增加第二轮专项测验,以体现学校优势和专业特色。在高考制度上,应降低统一的标准化考试的权重,将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主要依据,学业水平考试可以不计全部课程,打破文理分科的思维定势,优选数门课程考试优异的成绩计入学业水平考试参与选拔评价,以有利于学生的特长发挥和个性发展。在此必须强调的是,在多元化评价中所获得的每个考生的标准化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招生高校专项测验的结果应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高校可根据自己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对不同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制定各自评审方案,进行综合性评审,以便择优录取。

3. 差异化标准,注重个性。差异化标准是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以统一“三个差异”的理念为基础即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为适应并促进考生的个体发展差异以及适应并促进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差异,结合高校本身办学特点的差异,科学合理地培养各得其所的人才。譬如对高职高专教育而言,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可以根据前三项(标准化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选拔录取,在向普及化教育转型期间可免除标准化考试直接入学;而对高水平大学则可自行组织入学专项测试,以便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地选拔出学业水平、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创新精神、发展潜能、志向理想及人生目标相适宜的人才入学深造,以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4. 多方式录取,拓展机遇。多方式录取对高校而言,是为吸引考生报考,提高报到注册率而设计的;对考生而言,可以扩展他们选择高校的时间和空间,以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两者都是机遇的拓展。而为了这两者的有效拓展,我们可以采用提前录取、提前预录、正常录取、滚动录取和开放录取方式:提前录取一般为录取艺术、体育或其他特长考生,高校和考生共同提前敲定,提前注册方式;提前预录的考生可以等待到被其他学校正常录取之后解除预录约定;正常录取是常规性大批量的录取方式;滚动录取是为正常录取之后与有关高校失之交臂的考生提供补录机会,时间延长期限可控制在一个月之内;开放录取适用于职业教育,即凭高中毕业证书注册入学。实施多方式录取是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准的社会检验,其生源状况取决于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的高低,完全受控于市场规律,因而对高校办学理念会有更高要求。

5. 双向性选择,充分自主。双向选择是对高校单向选拔考生而言的,它给以考生充分自主的选择权,考生可以自主申请、自主择校、自主选择专业,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各种录取形式,包括申请学校数量,最后就读哪所学校等等。

总之,构建多元化的高校招生考试评价录取新体系,就是要加强社会化监督,达到促进社会公平之目的。由于新体系付诸实施的信息储存、传输与处理纷繁复杂,因此,还应注意开发现代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和有效操作管理。

[参考文献]

[1]戴家干.制度创新是关键——从恢复高考30年大型公众调查看高考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7-11-14.

[2]李松林.国外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7,(6).

[3]周作宇,常桐善.美国最大公立大学系统怎样招生[N].中国教育报,2009-2-17.

[责任编辑:黎阳]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差异化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