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丽
摘 要:政治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维系或变革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秩序的决定性因素。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其执政活动中全面有效地整合维护与开发政治资源,不仅关系到执政使命能否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执政党的前途与兴衰存亡。中国共产党在其60年的执政活动中对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世纪要求党从阶级基础、政治资源的根本与核心上去维护、开发、扩充政治资源,加强整合政治资源的能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执政党 执政能力 政治资源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7-027-02
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既是一个紧迫的实践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现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来谈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问题。
一、政治资源与执政能力的概念内涵
所谓政治资源,主要是指社会公众对执政党及其政治主张、政治行为等的认同、支持;政党具有的对公众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等,此外也包括政党自身具有的组织优势、人才聚集优势、良好作风的优势等等。这些能量综合起来,就使中国共产党有了比其他社会组织更强大的政治能量,从而对社会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资源就是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拥有资源越多,推进事业的力量就越大,发展的基础也就越厚实。而政治能量的大小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巩固与否的决定性力量。共产党的政治资源是以执政为民为基础,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扬与时俱进、发展和创新的精神,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制定各种路线、方针、政策和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政治权威,加强制度建设,同时还要注意加强思想教育等等。
执政能力,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综合运用治党治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制度和方式方法等要素的总和。执政的过程是对执政党已有的政治资源的利用和耗费。
首先,随着时代和社会形势的变化,执政党自身所具有的政治能量会逐渐减弱。王长江曾说过:“一个政党在连续执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就会发现他所面临的是一个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社会。”{1}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针对民族资产阶级既有拥护社会主义,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积极方面,又有剥削的消极方面的特点,我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顺利地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参加者的积极性。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党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资”经济,从而大大调动了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和外商的积极性,扩大了我们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增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同时,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充实了党的执政资源,因而黨的执政地位仍然稳固。邓小平曾经深刻地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2}
人民为什么拥护我们,这是因为党把执政积累的政治资源在消耗了之后迅速弥补了被消耗掉的政治资源,加强自己执政基础,提高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得以维护其执政地位和政权的运行。因为,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政治资源的组织和利用。政治发展一般来说是通过政治革命或政治改革两种方式进行的。而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均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革命或改革想要取得成功,不仅要求改革和改革的组织者和发起者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超的领导才干,还要求具有非凡的组织和动员社会政治资源的能力。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明证,党的有力领导、正确决策、有效的政策措施,对时间和机会的正确把握,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等等,不但解决了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而且通过改革开放使得国内经济建设成绩斐然、社会安定和谐、民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塑造了党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使党积累起深厚的政治资源。
其次,党在执政过程中提出的制度、政策、路线、方针等,很难避免不均衡现象,即制度与政策等不能完全符合或适应社会的需要。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广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国度内,更容易出现不均衡现象。例如,统一制定的制度、政策、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往往是制度滞后、政策供不应求;而在经济文化落后地区一般是制度超前、政策供不应求。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体制和政策也会产生折旧现象,需要及时更新。另外,执政党也可能出现决策失误、政策措施不当,甚至出现腐败现象等等,这就使得党在执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已经具有的公众对自己的认同和支持,要以支付已有的威望、凝聚力、影响力、动员力等方式,来消除上述情况造成的对执政的消极影响。
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的系统工程,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种政治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当国家现代化的重任历史地落到党身上时,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充分维护、挖掘党自身的政治资源,实现党的现代化,以达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目的。如果党不能推动和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推动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最终不能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二、通过政治资源的整合来提高执政能力
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充分而且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各种现有的政治资源,而且还要善于扩大和开发新的政治资源,还要坚持与时俱进。
1.首先要充分调动工人阶级、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因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使命能否顺利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其次,充分信任并调动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处变化还会继续下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我们党也应成为这些阶层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因为,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参加者和建设者,是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护,积极性、创造性是否能充分发挥出来,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再次,要鼓励和保护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我国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他们的爱国精神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要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无穷力量。最后,党执政的组织资源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党员队伍增大,年轻党员已经成为队伍主体,素质水准朝高标准发展,党的干部新老交替,并在成分结构上,随着社会阶层的多元化,党吸收社会各方面优秀分子的新举措,使以住以工农、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为对象的成分结构发生变化;另外,基层组织范围扩大,一些新经济组织也建立起党组织,从而对组织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
2.抓住政治资源的根本,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是政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物质财富是政治资源的根本,离开了政治资源的根本,其他形式的政治资源则会成为“无本之木”而毫无意义。作为劳动的物质产品,物质财富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物质财富是价值是抽象劳动意义上的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凝结,因此,任何物质财富本身都代表一定的力量,物质财富的累积就意味着力量的扩大,物质财富的占有就意味着力量的拥有。同时,物质财富又具有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一方面可以满足政治行為过程中对各种物质技术及设施的要求,解决政治行为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另一方面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又能满足人的各种生活需求,而雄厚的物质财富则可以赢得“比较优势”,实现社会的政治力量在人力方面的扩张。
正是因为物质财富的这种根本性地位,在政治斗争中,物质财富往往是各政治力量之间角逐的焦点。而在社会秩序稳定的时期,政治统治者为维系政治现状,增加社会财富的常规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物质生活条件和生产力(即物质财富)也就是社会政治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3}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及“三个代表”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都体现了抓住政治资源,促进执政的根本的要求。
3.巩固政治资源的核心,争取“民心”。“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管子·心术》)。这里的“心”实际上就是“民心”,它是一定社会秩序状态下社会政治心理的反映。把“民心”作为政治资源的核心是由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决定的,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任何一个政治家都应该明白的道理,对政治统治者来说,巩固政治资源的核心,实现政治可持发展,就必须注意: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民贪,则奸邪生。”“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晁错:《汉书·食货志》)。其次,树立政治的权威。权威不等于权力,它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其作用主要是一种社会心理过程,它的服从是以心理与意识的认同为前提的。阿尔蒙德指出:“如果某一社会中的公民都愿意遵守当权者制定和实施的法规,而且还不仅仅是因为若不遵守就会受到惩处,而且因为他们确信遵守是应该的,那么,这个政治就是合法的。”{4}因此树立政治权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的合法化过程。最后,加强转型期社会伦理价值观的导向,稳定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想以避免社会秩序的失范。当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当今的中国人已经进入了价值多元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价值观的导向,灌输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就显得特别重要。
4.加强整合政治资源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政治资源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系统,不断提高优化政治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整合社会力量的能力,从而提高执政绩效,这是执政党应尽力达到的目的。
加强制度建设是整合政治资源的有效措施,“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制度,社会就会无力界定和实现其共同利益。”{5}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没有健全的政治制度,就容易滋生腐败,就会带来政治上的无序状态,浪费政治资源甚至破坏政治资源,严重的可以危及政治稳定。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之所以会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制度不完善,“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6}因此,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巩固政治统治。
总之,政治资源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源,能否正确地认识和挖掘政治资源,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政治资源是关系到政治持久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应引起政治主体及其政党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强执政能力,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保证国富民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1)执政党要提高执政的效益意识,对于自己的每一个决策措施都要自觉地从经济学中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去衡量取舍,努力提高执政能力,降低执政的负面效应,增进执政的政治资源积累。(2)分清党、政府、社会各自的职能,严格依法治国,因为法治的收效要远远高于人治。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民众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3)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干部队伍。高素质的领导班干部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制度的优越性,进行科学、民主的决策,能够充分发挥其人格魅力,增强政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4)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5)塑造执政党的良好形象,使公众感到执政党确实能够代表自己的利益要求,使执政党真正得到公众的认同和支持。
注释:
{1}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8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