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风
[编者]前不久,本刊编辑部接到一位练太极拳的老者打来的电话。通过电话,他向编辑诉说了40余年来修炼太极拳的感悟。他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在40余年修炼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对太极拳的思考,这种思考让他逐渐构筑起自己独有的“对太极拳的理解”的这座大厦。40余年里,他不断向周围的人讲述着“太极拳是个二元体”的个人认知,在讲述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理解,收获了理解,也收获了孤独。他给本刊寄来了厚厚一叠文稿,字里行间渗透着自己独有的感悟,本刊选编一二,愿与同道一同品味。
太极拳有陈、杨、吴、孙、和、武等流派。以杨式太极拳为例,就有八十五式、八十八式、老的一百零五式,还有新编二十四式、四十五式、四十二式等等。那么这些太极拳套路,它的练法有什么区别呢?依我看,一点区别也没有,至多各有侧重,实质内容并没有两样。
太极拳要追根寻源,可以从历史中曾经存在的大师那里去找,也可以直接从太极拳的一举一动中去找。这是一条通过长期的自我实践,细心地寻找自己身体的奇妙现象,在无数次反复的认识过程中,寻找太极拳真谛的路,也可以说是个人认知的路。现在我有一个个人认知,在欣慰之余愿意和大家分享。人体是个二元体:一元是身体凸现成爬行时的格局,身体要求虚领顶劲,颈、腰、腿三关节屈曲,上下对拉,以此得到一个三段分区的身体;另一元是身体呈进化铸就的用杠杆力的格局。用“人体二元体”理论来看,我有了一个个人认知,即“太极拳总计三招半”,不管是一百零五式、八十五式,还是二十四式、四十二式,总计只有三招半。
第一招颈头脊柱发力招
“颈头脊柱发力招”,用的是人体肩以上的部位。方法是:颈、头上顶,称“虚领顶劲”或“顶头悬”。肩以下空虚备用,只有踝关节仍然保持伸屈灵活。这一招手臂伸出去,不是为了抓握什么东西,也不负击打任务,只是伸向前远方就是。就拳术而论,手臂伸出,从颈部脊柱开始“力从脊发”,“伸中有屈”,手臂出手坚定而柔软,具有探求的心理和行为。人的这种探求状态,实际上就是人类“爬行时代”身体跃起悬在空中、前肢刚要落地时的姿态。为了便于描述,我们以此招手臂的发力源头在颈、头部位,故称此招为“颈头脊柱发力招”。此招在整套拳中比比皆是,凡是手伸出往前,一定就是它。施此招的人,意念贯注在头顶前额和颈上耳后,肩以上松弛,踝关节伸屈活泼,使伸出去的手落实。此时,胸、腹、腿松空,故肩以下部位极其自由。整个人体用这种方式与对手交手,反应特别灵敏,无须担心被人击打。因为这种状态下身体处于一种探索的式样,心态也是求索的心理,回旋余地很大。
坚持这种式样的是“虚领顶劲”。伸手时用拇指引前,可使此势不散;眼神外射,黑眸向上,可以补助;声音用气呼“哼”,可以助力。
第二招腰腿屈曲下蹲招
第一招是推手游戏中双方已经交合,是在对手的力量不松动同时不容我松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此时,我坚定保持第一招不变,但身体的腰、腿部位,由原来的松空状态,主动使髋、膝、踝三关节屈曲。手臂不松动、不反抗,却要腰、腿不伸反而屈曲下沉有点难度,如果加入左、右概念就一点不难了,也就是右手黏、左手钳。如此腰、腿屈曲,手臂坚定不松动,于是整个人体的高度降低,腰、腿和手臂成为一把正在钳合的钳子,构成了对对手上下钳制之势。
第一招用“颈头脊柱发力招”,第二招用“腰腿屈曲下蹲招”,两者是由两个不同神经系统支配的。支配颈、头的是颈段椎髓运动神经系统,支配腰、腿的是腰、骶段运动神经系统,两者完全可以分别清楚。当我完成了这样的转变之后,对对手来说灾难几乎已经来临。因为我黏着对手的方法、位置和方向都已经改变,如果对手此时不随机应变一定会无法保持平衡。我第一招是平直向前,对手一定也用平直向前的方法与我相对,但是,第二招我改变了方法和方向,成了上、下钳制,对手平直向前的对抗若无法改变(要改变,必须要用下面讲的“半招”)的话,我就能轻易将对手锁定使其动弹不得。
其实此招利用的就是人体在爬行时代前肢落地后所具有的强大撑地力和向胸、腹方向的抓地力,后肢在前肢着地后回缩,同时三关节屈曲,用了更强大的腰、腿的屈肌,这样在爬行时就形成了向前跨越一步的态势,在人体直立状态就形成了第二招“腰腿屈曲下蹲招”。
第二招“腰腿屈曲下蹲招”,主要动作在腰、腿部位,手指的着意点要从大拇指变到小拇指,只有这样才能全身顺遂、呼吸畅通。小指引领,进而使手臂协同腰、腿成钳合之势,只有这样才可使手臂只起连杆作用,不做任何多余的动作。此时眼神外射,黑眸居中,发声助力用气呼“哈”字。
半招
此招不是进攻而属于化解和防御的招式,故称“半招”。假设对手用第二招上、下钳我,我可用此“半招”脱身,其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断臂”,太极拳圈内称此法叫“化”,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具体方法是:丢弃被钳制的手臂,而其他部位仍坚定地保持“上下对拉”、“三段分区”的状态,不管对手力大力小,决不让自己的头、肩和上半身倾斜,在“上顶下沉”之间保持“立身中正”。(如果加入左、右概念就更加容易做到。)断臂似乎是退缩,但身体除了被断的手臂之外,其余部位却是呈积极的进取态势。如果对手用了“第二招”,而我不能及时“断臂”,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力量再大也没有用。
第三招阴阳互换骤变招
我用第二招上下钳制,如对手不用半招断臂化解,那时我的第三招就真正落在对手身上了。不管对方用力多大,因为我踝关节前屈而使手臂更加落实,能发挥出爬行时前肢撑地的巨大力量(一手前伸努力保持平衡),再加上腰、腿屈曲下沉的钳制之法(另一手施法),这时我在对手身上的着力点虽然没有放松,但方法、位置、方向却在瞬间改变了,对手此时会被锁定动弹不得。又因为我的钳法是在身体中正的平衡状态之下,能做到“随其而动”,所以对手若想向前动,我能顺其方向而动,对手一定会感到落空而前俯;若对手向后缩,我能随其跟进,对手会自己夹死自己,再动就要摇晃。当对手想突围时,等着对手的就是“第三招”。此时,我一手前伸作拥,另一手上下钳合将对手锁定。在咬住对手时,我用的是前足掌着地、重心在前足学,顷刻间我改为后足跟着地,身体重心从前足掌通过踝关节转移到后足跟,使原来全身屈肌集体作功,突变成全身伸肌集体作功。全身屈肌集体作功时把身体像“弓”一样拉开张满,全身伸肌集体作功时身体这张“弓”拉满后突然放开弹射。通过踝关节这样的“战略大转移”,全身肌肉力量会一下子全部释放出来,人体顷刻间具备了强大的推力。这个力量顺着对手跌扑的方向发出,对手受到打击的力量是自己的跌扑力量加上我的推力,双倍的力量加在对手身上,正可谓“四两拨千斤”,轻轻一按一捋一送,就能使其跌出丈外。太极拳套路中,那些“弓腿”和“跟步”动作,就是训练这一招的。
这第三招正是爬行时代人体用腰、腿蹬、撑一跃而起的状态,它能充分体现人的个体的能力。眼神外射,黑眸朝下,手用腕,发声用气呼“嗨”。
注:本文说的是人体在凸显成“爬行”格局时,人体的前、后关系或称阴、阳关系,它们是圆的运动的一部分——全身伸、屈肌整体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