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靖林 林文婷 熊才平 黄伟琳
【摘要】教育信息资源不仅是一种信息资源,也是一种文化资源,承担着一定的文化价值。文章从定义的角度和资源文化的视角对教育信息资源的起源、内涵、特征作了深刻的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从以人为本、伦理学和美学等方面来进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为教育信息资源的研究提供新途径,同时促进教育资源更加合理建设。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资源文化;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16—03
一 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在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信息资源和教师资源两个方面。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校园网络建设、软件建设、硬件建设等方面,人们往往过多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数量而不是质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重复投入、浪费严重。不仅如此,教育信息资源缺乏技术的强有力支撑,没有从资源共享这个根本的目的去建设教育信息资源,许多开发出来的资源不能共享,形成信息孤岛,造成城乡教育信息资源不均衡发展,加剧了教育失衡。[1]针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从学科、技术、政策、管理等角度提出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和方法。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建设好教育信息资源,必须从多个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教育信息资源。本文从资源文化特征角度出发,对教育信息资源包含的知识、价值以及艺术等文化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广大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二 教育信息资源文化概述
1 教育信息资源的文化起源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文化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教育为文化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教育资源伴随文化在教育方式传播中产生。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教育资源就具有其原始的特征,以直接经验为主,以感性的形态存在生产实践中。如石器制作的知识,石器制作所包含的教学知识数量不多,深度有限,但古人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无形中把石器制作当成一种教育资源,一种教育文化进行传播。随着人类文化演进,教育文化知识已逐渐趋于理性化,并形成一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教育方式上也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教育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文化中的应用,促进文化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出现了以数字化形式的、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资源。
2 教育信息资源的文化界定
在阐述教育信息资源这一概念以前,我们有必要对文化进行界定。目前,关于文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文化指一个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符号系统。[2]教育信息资源作为文化的范畴,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产生的新事物。它突破了传统资源的限制,是一类以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特征的教育教学资源。从文化角度分析,教育信息资源实质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数字化存储形式的资源、价值规范和艺术。数字化存储形式的资源涉及宗教、哲学、语言、文学、科学等领域;价值规范包括资源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礼仪和行为准则等;艺术指资源的艺术形式和美感等。笔者结合教育信息资源和文化的特征,把教育信息资源理解为: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信息文化[3],是人们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下利用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创造的不同于自然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学习样式。参照文化的结构,教育信息资源文化在结构上可为三个部分:物质文化的资源,如资金,基础教学设施等;制度文化的资源,如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精神文化的资源可理解为各种软件资源,各种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教育信息资源的文化特征
教育信息资源作为信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在网络中形成的新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结晶。既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又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它既有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特性。
教育信息资源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信息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信息时代才出现的。教育信息资源涵盖了各种形式、类别的文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教育信息资源特点,教育信息资源特有的文化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广泛性:教育信息资源以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形式表现,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力和内容;(2)文化传播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人们可以不受时空等因素的限制,随时访问这种信息文化,而且其传播信息文化的速度、增长的速度和更新的频率超过其他任何一种文化;(3)文化传递的交互性和共享性:教育信息资源文化具备同步与异步双向传递的功能,人们可以相互交流,还可以免费下载各种信息文化资源。
三 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启示
教育信息资源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信息时代的结晶,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促进人类发展。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时,除了依靠技术来保证资源的“量”外,更应该重视 “人”的因素,加强资源的“质”建设,从而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质”和“量”的和谐发展。结合心理学中对人的分析,认知与理智相连,伦理与意志相连,审美与情感相连。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人为本、伦理学和美学三个方面来思考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1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资源逐渐发展到基于互联网的动态智慧型资源。互联网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互联”,人智慧的“互联”。因此,教育信息资源不仅要着眼于“物”的静态“库”的建设,更要发展到着眼于“人”的动态“流”的建设。为了使这种智慧型资源平台更丰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从社会阶层、年龄和特殊社会群体三个方面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
(1) 社会阶层
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以学校教育信息资源居多,而在远程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中的教育信息资源偏少。“全民教育”的提出,需要教育信息资源满足社会各阶层学习者的需求。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要从社会各阶层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差异,需要设计者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分类、建设而不是单纯的设计目录,注意资源之间的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教育信息资源要涵盖的知识广泛,建立适合社会各阶层学习需求的信息资源,真正实现“全民学习”和“全民教育”。 “教育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5]
(2) 年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突破了时空、年龄的限制。“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学习个体不断获取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社会的职责是为个体提供可以终身学习,并且能够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机会。[4] 从“终身学习”理念的角度出发,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要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等,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和学习内容,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习者的需求,从而使学习者学习的参与度、广度、深度、效度和自觉程度都能不断提高,促成各年龄段学习者的有效学习。
(3) 特殊社会群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如贫穷学校、低收入家庭和残疾人士等特殊社会群体。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教育公平”。因此,在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时,特殊社会群体不容忽视,建立适合这些特殊社会群体学习的教育信息资源。如浙江省建立的 “图书信息服务一证通工程”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将13家图书馆联系起来,让42万盲人有了读书乐园。
总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要赋予人性化,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各社会阶层、年龄阶层和容易受忽视的特殊群体,真正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全方位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势,促进学习者高效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2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的总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功利主义的侵袭,使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在教育信息资源中出现,如优秀资源偏少,“有效学习”资源匮乏,网络不道德、不安全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精髓,对推进其建设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伦理学是人们认识社会道德现象的文化知识体系和表达道德价值观念的理论形式。[6]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重视道德价值和道德文化知识建设,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或屏蔽不符合伦理道德的信息,优化教育信息资源,使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学习,为全面促进学习者发展提供道德支持。[7]
3 从美学的角度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
美学是文化的一种,是文化体系中的高尚层面。从审美角度看,审美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高级形式,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提供的东西,是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欣赏,而不是作为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教育应该体现“美”。因此,从美学角度来建设教育信息资源,给学习者一个舒适轻松的资源界面,丰富生动的资源内容,开拓豁达的资源视野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可以从资源界面、资源内容和资源视角三个方面进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
(1) 资源界面:符合视觉感官和美学布局,界面设计合理。
当前的教育信息资源,大多是以静态的技术性资源,即以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等形式存在光盘或服务器的硬盘上,供用户下载使用,这些资源大多是静态的,更新缓慢,内容陈旧,而且用户界面过于生硬,不美观,容易让学习者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因此,在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时,应该结合学习者的心理,从美学文化角度分析,让教育信息资源符合视觉感官和美学布局,界面设计合理,提高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
(2) 资源内容:系统有序呈现。
在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时,人们往往遵从文件目录或属性对资源内容进行分类,很少考虑资源的关联性,内容离散,导航设计的不合理,容易使学习者迷失方向。因此,在建设教育信息资源时,应该注重内容设计之间的联系,让资源内容系统有序的呈现,使学习者有效的进行学习。
(3) 资源视角:体现多元美学。
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背景不同,对教育信息资源审美视角的差异,也是资源设计者不能忽视的问题。从美学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各种线条、各种色彩表达情感,把自然美、社会美、思维美等多元美学融入到教育信息资源中,陶冶学习者的心灵,激发学习者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四 结束语
我国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的一系列优秀成果,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的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信息资源的关键。以资源文化的视角,从认知、伦理、美学三个方面来考虑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加深了我们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认识,促进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才平,吴瑞华.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3):50-53.
[2]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
[3] 蔡建东,王朋娇,郗玲玲.信息文化视野中的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5,(6):19.
[4] 颜辉.当代美国教育技术[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57.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9.
[6] 罗俐琳.伦理学的审美之路[J].长江大学学报,2008,(2):135.
[7] 王植青.论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观念的变革[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