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9-08-20 09:46张荣新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人才资源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张荣新

摘要:社会发展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与文化、生态、经济、政治和精神环境的变化不可分割。新发展观在今天已超越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自身原有的意义,是一个逐步走向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人才资源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8-0084-02

近年来,城乡困难群体的出现,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显示极不协调。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失业、贫困、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压力增大,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趋势亟待扭转。这些矛盾从根本上看,在讲求发展中忽视了“人”在发展状况中应有的关注,没有处理好人与发展的关系

问题。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一、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中的这个“人”主要指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此,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激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

具体而言,一要保护群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各项权利,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使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尝到甜头,这是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发展、支持发展的积极性的重要基础。二要尊重群众,注重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与创造精神,善于依靠群众,就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同时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因素。作为历史主体和动力的“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发展的好坏、快慢。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此,如何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显得尤为关键。

二、重用人才,强化创造力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要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借鉴和吸引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做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路子”。为此,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它的提出,是对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关于发展依靠力量的思想的深化。胡锦涛同志曾把它概括为三个具体的形态:第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人才资源的使用过程是伴随着人才的知识增长和更新、经验积累、技能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高等一系列自我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其开发使用效益一般都呈递增趋势”。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发人才资源支撑发展。要善于抓好开发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为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第二,人人都可以成才观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三、科学决策,顺应人心

科学是指反映自然、社会、人的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制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时,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遵循社会、思维的规律,特别是人的观念、愿望、需求等,反映在对经济文化需要,切身利益和权利上追求。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无疑就是社会主体的主流意愿,即民意。以此作决策,便能顺应民意,民心所向,社会关注,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共同力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整改落实阶段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实现“五个做好”:做好思想认识的深化、做好整改方案的落实、做好突出问题的解决、做好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好机制制度的建设,确保实践活动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

四、强调人的主体性,敢于创新

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发挥创新不仅对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促进社会进步非常重要,而且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基本内容之一。在这一社会经济形态中,商品经济机制驱动着人们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就为人的主体意识的弘扬和主体地位的确立创造了条件,赋予人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具有自主性的独立个人。从根本说,任何真正的发展和解放,都是使人们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确立人的历史主体的地位,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性。个体性的彰显主要表现在个体创新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主体性就是让人们敢于创新。

“创新”一词在《建议》中共出现31次,是《建议》中使用最多的一个词,可见创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作用。《建议》中所说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包括了方方面面,从创新内容看,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还包括了理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从创新主体看,不仅要求企业创新,政府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军队、各社会团体都要创新。从创新形式上看,不仅鼓励原始创新,还鼓励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就是鼓励学习型创新。这一点对于创新来说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我国许多方面还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下,更应将学习型创新与原创型创新相结合,凡是能拿来的一定要拿来,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拿不来的和外国没有的要组织自主创新。这样做可以提高创新效率,少走弯路。

因此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为这种发挥创造条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使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调动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因此,“以人为本”正是坚持了马克思哲学历史主体论的哲学思想,也正是把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的体现。在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意识领域中,“以人为本”重构人的主体本性和责任意识,使经济增长成为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从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高度关注,到对人的意义世界确立起终极关怀,从强调人的共性、共同人性到重视人的个性、特殊人性。

五、结语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以往“见物不见人”的物化社会以及经济增长发展观的深刻反思,它使我们认识到发展应依靠人、提高人、尊重人和为了人。它注定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推动中国社会和人的全面的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王伟光.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杨信礼.科学发展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人才资源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人才有价”充分释放人才资源市场活力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科学开发“五老”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