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丽 于 启
摘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标志。本文从分析人的需求层次出发,结合学校组织目标的设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并指出在学校激励机制实施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与误区。
关键词:学校管理;有效;激励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标志,学校管理更是如此。学校领导通过激励性管理的正确运用,把教师那颗心"聚"起来,把"火"燃起来,把“劲”使 起来,使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建设学校、振兴学校而尽职尽责。
1 激励的概念及需求层次
在分析激励的概念时,要记住不但个体之间的激励水平不同,而且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的激励水平也不同。激励可以理解为主动也可以理解为被动,每个人既可以自我激励同时也能被别人激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组织行为学》将激励(motivation)定义为“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这一概念较为全面,其包含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在激励的设置中,我们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引导其个人的目标与其个人的努力相联系起来,同时,明确个人的两种需要,简单说就是现实的需要和精神的需求,明确了这两种需求,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引导个人的需求,引导其为实现个人需求而作的努力。从而使个人在通过努力实现个人需求的过程中帮助组织实现组织目标。
现实的需求主要是指物质层面的需求,比如说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以及职称、名誉等等,都可以列入现实的需求,这些需求的实现,将有效保证员工的物质生活的实现。
而精神层面的需求则更为高层次一些,员工除了物质需求外,还会在一定的阶段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些需求包括实现自身的抱负,实现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施展自身才华的各种机会。
2 有效激励得以实现的途径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应先明确学校的目标。
组织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实施激励措施的最终目的,组织目标的成功实现才能真正說明激励措施的成功。只有明确了组织目标,将其细化后,才能分解为一个个细微的目标,才能将其分解到每个人的目标,才能将个人目标与其结合起来。
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应着手制定总体的规划,明确远景发展目标,并根据远景目标制定近期的发展实施计划。这样,使得全校师生明确肩负的共同使命,知道各自努力的方向,学校的发展道路也变得十分明晰。
其次,我们应该竭力使每个员工明确自身的个人目标。
在建立组织目标之后并将组织目标分解后,我们就应该着手与员工一起分析研究员工各自的具体情况,结合组织目标,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明确各自的个人目标,并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统一结合起来。这样,个人目标的实现,就使得组织目标得以实现。
第三,分析员工需求,划分需求层次。
我们应建立全校职员的档案资料,深入研究分析,结合员工自身的分析,了解各自的需求情况,划分教职工的需求层次,根据各自的层次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第四,根据需求层次,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
职业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与学校总体的发展规划相结合起来,使得每个人既明白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明白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努力方向。这个过程既让教职员工有了自己的追求目标也对学校有了更深的归属感。
职务晋升。 明确制定学校行政与技术两条晋升途径,并公开透明晋升渠道和环节,建立公开、公正的晋升制度。
培训。高度重视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把培训既当成一种提高职业水平的工作环节又当成一种奖励手段。按照学校教师的层次,安排相应的培训。对于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骨干力量,提供良好的在职培训。通过培训,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学校师资力量大幅增强。
福利待遇。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各项福利待遇,并将福利待遇、薪酬水平与业绩挂钩。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真正实现能者多得,多劳多得。教职工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才智的启发。教职员工能力的发挥是学校组织发展的关键。所以学校鼓励教职员工采用全新的思想和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鼓励他们采用革新性的方法工作。 在教学环节上,不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得教职员工的个人才智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第五,激励的保证措施
设置校长接待日和校长信箱,关心教职工的生活,解决困难。学校除了关注教职员工的工作外,同时也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教职员工及学生或家长可以随时见到校长,畅所欲言,可以反映各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不便直接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学校特设了校长信箱,可以通过信件的方式反映,由校长亲自收取信件。在获悉教职员工或者学生的各种困难后,校长将安排相关人员调查研究,及时予以解决。这样,学校的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3 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要想让激励方法起到积极作用,必须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很多学校在对激励的认识和运用上存在误区,往往采用了激励手段,也无法起到激励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学校中存在盲目激励现象
不少学校不考察自己的实情,“依葫芦画瓢”采取激励措施,有的照搬企业的激励措施,有的完全效仿别的学校的激励机制。激励的有效性在于需要,只有立足教师的需要,激励才会有积极意义。要消除盲目激励的现象,必须对学校员工需要做科学的调查分析,针对这些需要来制定本学校的激励措施。
3.2 误认为“激励就是奖励”
从完整意义上说,激励应包括激发和约束两层含义,奖励与惩罚是两种最基本的激励措施,是对立统一的。有些学校也制定了一些约束与惩罚规定,但由于各种人情世故原因没有坚决执行而流于形式,结果淡化了激励的效果。因此,必要的束缚措施和惩罚措施就很必要。
3.3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
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学校管理中,都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管理层往往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这样对激励是很没有好处的。缺乏必要的沟通,教师就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无论采取怎样的激励,都可能达不到期望的效果,教师员工也不会有高积极性的。
3.4过度激励
有人认为激励的强度越大约好,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凡事物极必反,激励也是这样。同时过度激励有可能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压力,所以只有适当的激励措施才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在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学校想要更好的发展,除了注意上述问题外,必需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创造出适合自身的激励体制,这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学校领导中实现有效的激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我们的领导者将理论研究与实际运作结合起来,不断检验激励的结果,不断调整和修正, 及时解决激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终使得激励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使其效用得以有效发挥,最终使得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使组织的成员得以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
[2]毕烈恭.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走得远[J].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6,(1).
[3]郑绍濂等.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4).
[4]斯蒂芬o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