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

2009-08-19 03:12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年14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李 燕

[摘 要] 随着信息化向纵深发展,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而狭义的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环节对信息化视角重视不够。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进而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建立了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并对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09.14.045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14-0126-03

随着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及企业管理领域应用的深入,传统的会计思维方式及应用方式已经或正在经历着嬗变,这些新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也要求高等教育下的会计教育必须作出适时的调整,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很多高校虽然已经引入了会计电算化或一些信息化的课程,但从根本上还是沿袭着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也主要是软件的应用,简单地将手工会计的处理借助于计算机这种工具进行机械化的替代,并没有脱离传统会计的处理流程。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提法,后者所蕴含的网络会计、网络审计、电子商务会计等新内容,以及它与企业信息化的日益贴近,使得它替代会计电算化成为必然。但我国很多高校目前还停滞于会计电算化的阶段,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转变思想观念,进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是当前会计专业教学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同时实施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会引起理论界对会计信息化更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为社会培养更多可以满足时代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

客观环境和信息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依存于环境和需求的会计就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系统与环境的共生与互动关系,在网络环境下更为彰显与突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会计信息化已延伸了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和内容。会计信息化是一个大概念,它主要是从会计的技术特征与会计的发展来研究、认识会计的,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深入应用,使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信息系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更加紧密。而会计电算化旨在突出电子信息技术对会计的作用,旨在强调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核算的技术

与方法,旨在辨析电算会计与手工会计两者的区别。会计信息化概念的延伸必将影响到传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重构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的取材之源,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丢开教材,欲求提高教学质量,不啻缘木而求鱼 (上海财大会计系列教材卷首缀语)。”传统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教材,就其内容来说,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类是主要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维护与操作的基本原理(即理论型),另一类是按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讲述会计电算化应用系统的程序设计(即实务型)。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以上无论是理论教材还是实务教材的内容都无法满足会计信息化的需求。从范围来看,会计信息化不仅涉及财务会计部门,还涉及其他业务部门;从功能来看,会计信息化不仅涉及会计核算,还包括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与会计信息化的审计,并能够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技术重整会计流程;从技术手段来看,会计信息化不仅要采用计算机技术,更要进行IT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构建。

之前有学者提出了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重构的设想,认为应建立以信息化为灵魂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和实验课程3类,每一类都设有大量的信息化课程。以此为鉴,笔者将会计信息化课程的设计分为两个层次:信息化的基础课程和会计信息化的主干课程,这两个层次的课程都包括大量的实验课程。在基础课程里设置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语言和电子商务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从选用教材上看,内容应包括各种通用软件的使用及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语言课程在选用教材上看,内容应有一定的理论介绍及语言的具体应用;电子商务课程在选用教材上看,内容应有电子商务的理论、应用、案例及安全控制。从目前的教材来看,这类基础课程的教材往往在内容上有很多的重复,因此应从整个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构建角度来安排教学内容,精选教材,尽量避免重复内容。在会计信息化的主干课程里设置计算机会计、计算机财务管理、计算机审计和企业资源计划。计算机会计应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理论及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计算机财务管理应包括财务管理课程各部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内容。计算机审计应包括信息化下审计的新特点、信息化的内部控制理论及案例、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应用及流程等方面的内容;企业资源计划应包括ERP的基本原理及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具体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从教材来看,会计信息化主干课程的教材都有些落后于信息化的发展,尤其是在案例方面,要么是教材中欠缺案例,要么是案例已经过时。因此,应该鼓励科研人员和教师进入到社会实践中,对实践中得到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提高教材的质量。这两个层次的课程都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及侧重点的不同配有大量的实验课程,以加强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的深入理解及操作应用。

二、教学模式的改进

目前国内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即在所定目标的控制下进行教学活动,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目标,以明确目标为教学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矫正、强化为活动核心。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模式也不例外,所有课程笼统地采用这样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要么是纯理论的讲述,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也有“照本宣科”之嫌,培养的学生不能“务实”,人才难以“适销对路”;要么是实务性的讲述或演示,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一定的启发,给人以“实用价值”的感觉,在具体的程序编制方面也确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会导致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从长远来看,会阻碍学生在会计信息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既懂会计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信息化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从上文分析来看,为了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目的,从教学内容上分为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教学模式应有所区别:第一层次即信息化基础课程可采用“目标—导控”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应用、数据库的基本应用及语言编程、电子商务的理论及基本实务;第二层次即会计信息化的主干课程则可采用“技术-主体”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自主发现、研究问题,从而获得知识。会计信息化主干课程作为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实验性的模拟教学,划出更多的课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安排学生毕业前的现场实习,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具体来讲,分为3方面的内容:一是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理论有浅有深,看具体课程的要求来安排该部分理论的讲解。会计信息化主干课程的4门课程都有理论。计算机会计的理论主要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模块分析,这一部分应以流程图的方式来讲解更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发挥主动用语言描述和自画流程图两种方式来加深对模块的理解;计算机财务管理理论则可少讲一点;计算机审计则主要从其与手工审计的区别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审计理论的认识进而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企业资源计划则主要讲解供应链的理论及在信息化上的应用模块,可让学生以不同的场景角色来体会课程的内容。二是会计信息化实验,会计信息化主干课程都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这一部分一定要设计好学生实验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进入到实验,至少掌握一种会计核算的应用软件,进一步可以进行软件设计的实验;掌握用Excel或其他专门的财务管理软件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掌握一门审计软件的应用,掌握计算机审计的操作流程;能以不同的场景角色完成ERP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综合实训。三是会计信息化案例(比如ERP实训案例、计算机审计案例、IT内部控制案例等)。长期以来,对会计信息化案例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都有一定的束缚。学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凭借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目前理论讲授和操作演示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方法,容易导致教与学的分离。从会计信息化理论课教学来看,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没有进入角色,没有参与探讨,这样一方面是让学生上课感到困倦失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老师很难掌握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从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来看,现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则亦步亦趋地跟着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学会操作应用,但仅仅是限于既定场景既定角色的应用,难以达到融会贯通。因此,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使得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紧密联系起来,即“教师-网络-学生”。这样就把教学、练习融为一体,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不会受限于课堂,可随时交流。二是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这可应用在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锻炼学生以“当事人”身份,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并在不圆满的条件下作出自己独立的决策,并让学生对不同的角色进行评价,从而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强与会计、审计软件公司及企业的合作,请软件公司中的资深技术人员或市场人员来给学生做报告,讲一些他们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讲一些对目前会计信息化的看法,通过剖析这些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容易深入理解会计软件、审计软件及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激发学生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兴趣,有利于熟练地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四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会计电算化人员可分为软件操作员、软件维护人员、软件开发人员3个层次。初次接触会计电算化的财会人员,应该首先达到软件操作人员的水平,即能够进行现成会计软件的操作,知道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所以,学生一开始应从最基础、最简单的操作计算机做起:如何开机、关机,如何输入、修改命令,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决不拖到第二天去做。如果自己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基础比较好,就可以将成为软件开发人员作为目标,逐步提高自己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信息化高度发展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3个方面来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

1.从教学内容来看,建立两个层次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信息化的基础课程和会计信息化的主干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并注意课程之间内容的衔接,尽量避免重复。同时鉴于目前教材跟不上信息化发展速度,建议科研人员和教师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研究和探索,以进一步完善和更新教材的内容。

2.从教学模式来看,信息化的基础课程可继续采用“目标—导控”教学模式,而会计信息化的主干课程则应采用“技术-主体”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从会计信息化理论、实验及案例3个方面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从教学方法来看,从4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充分将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二是采用互动式的教学,锻炼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解决问题;三是与企事业单位和软件公司合作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是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

主要参考文献

[1] 毛久智,方柏琳.关于高校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 .教学研究,2001(3).

[2] 杨周南.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J] .会计研究,2003(10).

[3] 周国钢.会计信息化及其教学模式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

[4] 黄锡远.“六化”——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方向[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1).

[5] 杨春华.试论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重构[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

[6] 石红.信息化视角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7).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