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改善进出口企业的经营环境

2009-08-17 05:25章海源
对外经贸实务 2009年6期
关键词:进口商汇率订单

章海源

近期,我们走访调研了一些地方的进出口企业。从总体上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继续扩大和加深,对我国外贸增长的挑战进一步加大。企业反映,除了外部面临的严峻形势外,当前国内进出口经营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认真解决。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增长的挑战加大

(一)外需继续下滑,订单严重不足

企业反映,虽然国外进口商调整库存已经告一段落,有的正开始增加进货,但由于消费者预期很不乐观,主要市场进口商下单普遍非常谨慎,有的企业已签订单也被推迟或取消。目前大部分企业手中都只有小订单、短订单,与往年大订单、长订单,订单排到几个月以后形成鲜明对比。获得新订单、开发新客户难度加大。广东东莞市的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在手订单只相当于往年的一半,春节以后员工的返工率只有大约50%至80%。

(二)出口信用风险大幅增加

由于进口国一些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收购,不少进口商、经销商和零售商融资难,甚至破产、倒闭,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目前出口信用风险急剧增加。很多企业对无信用证、无保障的订单不敢接,即使进口商开出信用证,但企业对出具信用证的银行资信也很难考证,企业将订单安全性放在了首位,出口积极性下降。

(三)国际贸易摩擦明显增多

企业遭遇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较往年有所上升,增加了企业出口困难。欧美等国频繁使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印度、俄罗斯、巴西、印尼等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诸多国家要求在国内采购,优先考虑本国企业。广东省伟经实业公司反映其去年用于反倾销调查所支付律师费达350万元人民币。

(四)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出口的不确定性增加

去年以来国际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剧烈波动,对企业打击很大,造成许多企业经营亏损。出现了由于原材料价格下跌,国外客户不愿下单订货,国内厂家生产订单大幅减少,减少原材料采购,进而又导致国内原材料继续波动下跌,国外客户继续观望的恶性循环,增加了企业出口的不确定性。

二、国内外贸经营环境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融资难的状况并未改变

企业反映,虽然央行已经连续降息,并大幅放松了信贷规模,但是各地商业银行为确保资金安全,采取多种新的限制措施,实际上提高了外贸企业的融资门槛,收缩了对中小外贸企业的信贷额度。这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限制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例如,浙江省一些外贸企业反映,银行不仅减少他们的授信额度,贷出的钱还需企业提供抵押担保,并要将其中很大一部分存入银行。所以,看起来l、2月份存贷款都增加了,但是企业用于周转的资金却减少了。

(二)退税结构不合理、退税不及时

当前出口退税率根据某一税则号一刀切的方式不尽合理。因为即使同类产品的技术含量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产品具体特点区别对待。由于海关分类没有针对具体产品细分,导致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被列入低退税率的行列,一些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被划入“两高一资”类。同时退税程序上过于复杂,退税门槛高,出口后一般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退税款。

(三)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

汇率的大幅波动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很大困难。虽然目前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但是跟周边国家、主要新兴国家货币和欧元相比,实际汇率大幅度升值。面对主要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企业不知该选择何种外币结汇,很难规避汇率风险,因此也不敢签订时间较长的订单。另外,外汇管理部门仍沿用过去为防止热钱流入而设计的外汇联网核查制度,不允许企业早收汇和早结汇,实际上增大了企业的汇率风险。

(四)检验检疫手续繁杂、收费高

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手续繁杂、收费高,一些中小企业不堪其苦。许多商品国内要求强制检验,但是其检验结果国外的进口商并不认同,所以在国内检验合格后,到国外还要再检验一次。国内这道检验仅仅是增加了外贸企业成本,降低了出口时效,毫无实际意义。

(五)国内经营环境恶化,企业商业诚信度下降

当前进出口企业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外进口商压价、国内同行间恶性竞争几方面因素挤压,行业整体利润下降。随着危机不断加深,企业间交易风险持续放大,违反合同、协议条款的案例频繁发生,企业间诚信度不断降低,正常的商业结算模式被打破,企业间大幅度地减少了原本正常的资金流动。企业不愿或减少放账、放货,要求增加预付款、保证金比重,要求全款付清交货成为较普遍现象:“现金为王”主导企业经营等。

三、采取切实措施改善进出口企业经营环境

面对危机,许多进出口企业反映对今年的形势看不清楚、信心不足。规模大的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国外进口商采购也优先考虑大企业;而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困难则比较大,加上近几年来多项政策调整的叠加效应,使这类企业的生存压力更大。企业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企业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政策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切实改善进出口经营的国内环境。

(一)保持外经贸政策的稳定性

企业反映近年来政策出台过于频繁,缺乏连贯性、稳定性,企业无缓冲时间,短时间内很难适应,非常被动。企业需要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建议政府结合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更慎重的出台外经贸调控政策,使政策更具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二)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出台切实措施,解决基层商业银行惜贷问题。建议银行放宽外贸企业信贷限制条件,降低门槛,在融资渠道、品种、金额上能实行多元化方案:对优质、有发展潜力企业能够提供更多支持,提高信用额度:对中小企业融资适当贴息,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切实解决当前的融资难问题。

(三)完善出口退税政策

建议国家对大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率都要恢复到零税率出口,并保持长期稳定:简化退税程序、提高退税速度。及时修正和调整出口退税税则号不合理部分,针对产品细分,根据产品技术含量区别对待。

(四)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

面对危机影响不断加深,人民币汇率应保持相对稳定。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可考虑由实际上单一盯住美元调整为盯住若干种与我国外贸关联度较大的货币。采用积极有效措施,适当控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五)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建议海关、商检、外管等部门给予企业通关等方面的便利服务,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针对商检,建议借鉴国外第三方检测的方式,政府以监管为主,不直接参与管理,减少强制检验。

(六)进一步加大出口的扶持力度

建议在出口鼓励政策方面加大力度、增加种类,同时相关政策应及时落实到位。如针对企业反映目前产品整个出口环节全部参保,成本高,企业压力大,建议信用保险公司在可承受范围内调低保险费率,并对企业参保环节不做强行规定。政府对来料加工进口设备应继续予以免税。

在品牌建设上,政府还应扶优扶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加对产品创新研发、商标注册、应对国外技术壁垒认证、参加展会等费用的资助力度。并帮助企业把握政策及形势变化,支持企业“走出去”,指引企业开拓新市场等。

猜你喜欢
进口商汇率订单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脱欧后蜜蜂难进英国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证外单据在信用证结算中的应用及操作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浅析国际进口贸易财务管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