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颁奖暨全国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2009-08-16 03:56
体育教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课例新课程体育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颁奖暨全国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于2009年4月23-24日在京召开。本次大会首先现场颁发了8个学科“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获奖课例证书和优秀组织奖获奖证书,发布了《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工作报告》和《全国新课程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报告》。在随后的一天半时间里,分学科进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优秀课例评比,总结经验,研究和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八年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优秀经验和成果。

本次评选活动中,体育学科共收到申报课例252个,经过专家组三轮评审,最后评审出一等奖25个,二等奖77个,三等奖110个,鼓励奖36个。此外,评出优秀点评奖9人。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主任耿培新在《全国首届小学优秀课例评选——体育学科总结报告》中讲到;

从这次一等奖课例所反映出的总体情况来看,具有如下特点:

1)在贯彻新课改精神方面。教学指导思想比较正确,能够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贯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

2)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方面。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注重目标的达成情况,而且可以进行检验和评价。

3)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所选内容比较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

4)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学设计较为科学,教学分段比较合理,教学组织比较严密,教学方法突出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学步骤比较清晰;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作出比较具体的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总体上经济、实用、有效,能够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5)在教与学方式和方法的把握方面。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6)在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处理上。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7)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能够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并能够把技能教学、身体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促进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8)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方面。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比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说明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视的。

9)就农村学校的体育课而言,能够针对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与学生的体育基础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意识与心理品质得到一定的培养。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把小学生当作成人的成人化教学现象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有的课例中反映出把小学生当成小大人的成人化教学现象,特别是在选择教学内容、组织练习方式、教师提出问题的难度等方面,脱离了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身体活动能力,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是需要克服和避免的。

2)把小学生当成幼儿的幼稚化教学现象

有的课例中出现了幼儿教材、幼儿教法、幼儿教育的现象,如上五年级的一堂“快乐的模仿”课,组织学生在一堂课中模仿各种小动物行走、蹦跳等活动。说明有的教师缺乏对学生、对教材、对教法的深入研究。存在违背教育规律和违背体育教学规律的现象,需要下功夫学习规律、遵循规律,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驾驭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体育教学。

3)教学组织形式存在花架子,缺乏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对于评优课而言,难免有些老师会在多次反复操练后在录制光盘时进行剪接,剪接的结果应该是反映课的真实面貌,而不是摆花架子。这次课例评审中,个别体育课把学校所有的小篮球、小排球、小足球、实心球、垒球用网兜挂在操场上,让学生练习单脚跳起摸高,而学校内的树木、墙面等许多资源都没有利用,其他老师如果上球类课用什么器材呢?缺乏真实性的体育课不是好的体育课,也不会给人以好的启发。因此,课例应在突出有效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4)克服教学中的“摇摆现象”——过于放任或过于死板

有些课例在教学组织上显得过于死板而不够灵活,而有些课例又过于放任,给学生太多的自由活动,学生既没有合作,也没有探究,放开了让学生练习,老师也没有及时的指导。体育教学中的“摇摆现象”说明有些老师没有真正学懂课程标准的理念,没有用继承、改革、发展的思想看待体育教学改革,走向了两个极端,希望这次观摩研讨录像课的时候,大家认真研讨一下这个问题。

5)“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够,又忽略对优秀学生和“差生”的个别辅导

这次课例评审中,虽然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能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够做到区别对待,但是仍然有些教师在二者的关系上处理不当。尤其是课堂上对差生学习方式方法缺乏关注。

6)其他方面的不足

在这次课例评审中,还有一些令人感到遗憾的课。遗憾课的意思是,课总体上得比较好,有些地方略加完善就可以上得更好。如有的课在示范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是在组织形式上缺乏创新设计,如此等等,这些令人遗憾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教师的细心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另一方面说明了有的体育老师对体育课堂教学尤其是课例评审工作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更让人遗憾的是,课上得比较好,由于光盘录制问题,有的是声音听不清,有的是图像模糊,还有的是拍摄视角没有把握好,重点环节总看不到,有的在剪辑中出现了放慢镜头、剪辑过多导致上课时间不够等等。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到评审结果,是应该引起大家高度重视的。

基于这次课例评审的总体情况,提几点建议:

1)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和体育素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基本功和教学能力;

2)注重对学生身心特点和对教材的研究,选择最适合特定年龄、特定发展水平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教法;

3)重视教学细节,在提高教的质量上下功夫;

4)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到指导到位、指导得体,指导及时,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5)切实采取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避免仅停留在“注意安全”等语言提示上。

在随后一天半的研讨活动中,在教育部体卫艺司体育处卢逊处长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李水平副处长的指导下,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宋尽贤理事长带领的毛振明、耿培新、赖天德、藤子敬、陈雁飞、吴键、于素梅等专家组成员和获奖任课教师、指导教师及省、市和区县教研员一起观看了获奖和遗憾课例,并共同对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进行了研讨,听取了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教授所作的《我们离好的体育课还差多远》学术报告。

此次研讨活动,组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课例新课程体育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课例
我们的“体育梦”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