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 演绎经典

2009-08-13 09:47朱冰聪
上海戏剧 2009年7期
关键词:朱丽叶罗密欧剧团

朱冰聪

小时候曾读过莎士比亚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除这个世人皆知的悲剧人物和故事外,我印象最深的是朱丽叶母亲对女儿语重心长的那一句:“我14岁那年就生下了你。现在你也14岁了……”

当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这个西方版的“梁祝”故事便被戴上了一顶“早恋”的帽子。不过,随着逐渐长大,我再看《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便能够从一个理性的旁观者角度,将其视为一个符合少男少女唯美单纯爱情幻想的简单故事了——一见钟情式的恋爱,家族仇恨中的煎熬,不计后果的殉情……没有柴米油盐的混杂,悲伤得十分优雅。

不过,这一切在观看了英国TNT剧团的演出之前,毕竟还只是平面的印象。

听几位曾经看过TNT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朋友说,他们对这部“英国原版话剧”很是失望,原因是该剧的布景、道具太过简陋,对于看惯五彩斑斓的屏幕和银幕的现代观众来说实在缺乏吸引力。然而,我看完演出后得出的结论与他们不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物资匮乏问题”,它其实可以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话剧的内涵——即表演的魅力。

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话剧所应倚靠的,主要就是演员举手投足与言谈话语中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这场使用了极少舞台高科技手段的话剧,很大程度上还原了莎士比亚时代的话剧感觉。据说在那个时代演出话剧时,几乎没人会想到要去精心制作布景,所有背景只要靠写在一块牌子上的几个字,就算向观众说明了。

TNT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道具也极简单,只有两块带滑轮的挡板和几个箱子,却也如魔方一般演绎出变幻多端的效果。当一幕间有人物上下场时,挡板遮着角色一起移动;当罗密欧与朱丽叶夜间幽会时,挡板又成了凯普莱特宅院里隔开两人的围墙;而几个箱子的“魔术”则更加巧妙——当两人恋恋不舍地步出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时,身着白衣、扮成天使塑像的演员时而站在箱子上摆出各种姿势,时而又搬动箱子、再换个姿势站在这个“雕塑底座”上,给观众一种“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仿佛两人正在大幅度地移动一般;之后在两人新婚燕尔的场景中,当箱子经过仆人彼得的移动后,它们竟又成了两人的新床……

语言的文采,也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久受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在表达角色情感方面,莎翁已不仅是一位剧作家,还是一位诗人。譬如当朱丽叶发现罗密欧竟是仇家蒙太古家的人时,她长叹道:“啊!换一个姓名吧!姓名本来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叫做玫瑰的这一种花要是换了个名字,它的香味还是同样的芬芳;罗密欧要是换了别的名字,他可爱的完美也绝不会有丝毫改变。”一个精美而恰到好处的比方既表达了朱丽叶坠入爱河深处的惆怅与无奈,又符合她活泼少女的天性。

我尤其喜爱罗密欧那段痴心的独白:“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还有朱丽叶关于恋人山盟海誓的名句:“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这些诗歌般的话语,令我不禁联想到泰戈尔的《园丁集》,它们同样是清新纯朴的青春恋歌,充满了唯美的、朝气蓬勃的自然景观。看来,杰出的作家们都能将自己豆蔻年华的记忆与彼时精湛的文笔完美结合起来,奉献给读者或观众,这是他们的共通之处。

在欣赏话剧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剧中的一些配角,如朱丽叶的奶妈、为二人证婚的神父等等。我认为,幽默感是一部好话剧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哪怕像这样的悲剧,幽默风趣、充满神采的语句也不能少。那个走起路来弯腰哈背、声音嘶哑的奶妈,便为这部总体基调和缓的话剧平添了生动的气息。在谈到朱丽叶的年龄时,她说道:“我可以用我的十四颗牙齿打赌——唉,说来伤心,我的牙齿掉得只剩四颗啦!”这句话,本身并不很有趣,但配上演员的夸张动作便产生了浓烈的喜剧效果。这样的角色设置,既能为剧情发展推波助澜,又能使非高潮阶段的剧情不至沉闷。

剧终,演员谢幕时,几乎所有观众都对该剧的演员规模表示惊讶——只有区区6个人!可想而知,刚才上台的十几个角色几乎都是由这6个人分饰的——从毕恭毕敬的家奴到灵活“拗造型”的雕塑,再到鲁莽阔绰的求婚者,换一套行头便随之换一种表演风格……演员的表演功力,令人惊叹。

当然,作为一部几个世纪前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几百年未变的演出方式或许会使其失去一批当代年轻观众。如何从中汲取传统戏剧的精髓,如何吸引大量现代观众,如何更好地穿越古今、演绎经典,是现今话剧艺术工作者和观众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关链接

英国TNT话剧团创立于1980年,是世界级的国际巡演剧团,不仅在英国本土广受欢迎,而且是巡演国家和场次最多的英语剧团,仅上个演出季就在30个国家演出了7个剧目。TNT剧团在德国年均演出500场。几乎占据了德国全部英语话剧市场;它也是在法国、日本和俄罗斯演出最多的英语剧团。

TNT创作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原创和流行之大成,剧屠涵盖从莎士比亚的《驯悍记》、《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原创剧《希特勒杀死了我的金丝雀》,从当代剧作家保罗·奥思特的《月亮城堡》到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以及《圣诞颂歌》、《大卫·科波菲尔》等,多为“含着微笑的悲剧”,属英语对白的经典剧目。

从2005年的《麦克白》、2007年的《雾都孤儿》到2008年的《哈姆雷特》,TNT剧团几乎每年都会携作品来沪,其随意独到的表演,简洁幽默的语言和匠心独具的舞台呈现赢得了上海观众的认可。

猜你喜欢
朱丽叶罗密欧剧团
爱情至上的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一只狗的遗愿清单
一只狗的遗愿清单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
你的星光耀世界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意大利朱丽叶铜像被塞满情书和同心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