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比喻句的语法辨析

2009-08-13 06:18杨晓红
师道·教研 2009年7期
关键词:喻体辨析谓语

杨晓红

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常见。但是关于比喻句的辨析在小学语文教师中经常有争论。本来,从修辞学上辨析比喻句,关键是看有没有本体(被比事物)和喻体(作比事物)以及相似点(本体和喻体在某一点上相似)。但是这些辨析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有些概念似是而非,老师们分辨起来颇费精力或者争论不休。其实,我们可以从语法分析上的角度来辨析比喻句。从语法分析上看,比喻句是这样表述的:把本体(主语)比作喻体(宾语),或者用喻体(宾语)比喻本体(主语)。典型的例句是:(本文例句均选自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的课文)

1. 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难忘的泼水节》)

本体:是主语“花瓣”,喻体:是宾语“地毯”,即用“地毯”比喻撒满地面的“花瓣”,谓语:好像(比喻词)

2. 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充气雨衣》)

本体:是主语“裙子”,喻体:是宾语“花伞”,即用“花伞”比喻张开的“裙子”,谓语:像(比喻词)

以上的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很清晰,老师们确认它们是比喻句是没有异议的。还有一些暗喻的句子,从语法分析上表述为:本体(主语)是(或变成、如、成了……)喻体(宾语)。例如:

3.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我们成功了》)

本体:是主语“北京”,喻体:是宾语“海洋”,即用“海洋”来比喻“北京”,谓语:变成了(比喻词)

4.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我们成功了》)

本体:是主语“人”和“歌”,喻体:是宾语“海”和“潮”,即用“海”“潮”来比喻“人”的多,“歌”的多,谓语:如(比喻词)

从以上的例子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条规律:比喻句中的本体一般充当句子中的主语,喻体一般充当宾语,比喻词一般充当谓语,从语法结构上起着联结主语和宾语的作用,主语和宾语之间一定有相似点,如果不是这样结构的话,这些句子一般不能认为是比喻句。

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句子引起老师们的争论。这些句子有个最大的特点是具备比喻词(好像、仿佛、如、般)等,有的老师认为它是比喻句,有的老师认为不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下面我们用上面规律来分析这些句子的话,就可以比较清楚的判定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例如:

5.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句话的主语是“小女孩”,谓语是“觉得”,宾语(兼语)是“自己”,“小女孩”和“自己”之间没有相似点,所以不构成比喻,所以这句虽然有比喻词“好像”,但没有起到联结主语和宾语的作用,因此,这句不是比喻句,只属于描写方式中的想象。

6. 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月光曲》)

这句话中的主语是“他”,谓语是“面对”,宾语是“大海”,在句子中,“他”和“大海”没有相似点,而且,比喻词“好像”也不充当谓语。所以,这句同样不是比喻句,而是属于描写方式中的想象。

7. 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槐乡的孩子》)

这句话中的主语是“花苞”,谓语是“散发着”,宾语是“清香”,在句子中的“米粒般”,有老师认为是“像米粒一样”,所以是比喻句,但这里的“米粒般大小”在句子中充当状语,所以不构成比喻,只属于事物的比较。

另外,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也有老师认为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更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从语法分析上看,只要在概念上不是重合的同类事物,是可以构成比喻的。例如:

8. 威尼斯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威尼斯的小艇》)

这句话中的主语是:“威尼斯小艇”,谓语是:“像”,宾语是:“独木舟”,从语法结构上符合我们上文所谈的规律。虽然,“小艇”和“独木舟”是同类事物,但是在外延上不重合,在文中具有“又窄又深”的相似点,因此,这句话可以看作是比喻句。

同样道理是的句子还有:“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等等。

综上述,通过语法分析的方法辨析比喻句,对于单从修辞学来辨析比喻句来讲,显得更简单明了。

责任编辑龙建刚

猜你喜欢
喻体辨析谓语
非谓语动词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非谓语动词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非谓语动词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
英语中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