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胜良
实施新课程改革至今,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热闹”“迷惘”和“回归常态”三个阶段,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再次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思想。遗憾的是,“虚、闹、杂、碎、偏”仍然困扰着时下的语文教学,失实仍然是语文教学的“致命伤”。笔者认为,教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不足,对教学目的的定位不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透,是造成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根本原因。今后的语文教学必须在教中求实,在学中求活,才能做到名副其实的
有效教学。
一、转变观念,关注发展
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改变以往“任务式”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从备课到上课,从教学内容的处理到教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等,都要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否有利于调动大面积的学生参与教学?对学生学习没帮助的东西,即使再新再有趣都宁可不用。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只要能从学生的切身需要去考虑,都能迎刃而解。“教师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要减下来,学生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要多起来,”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学要“简单”。所谓“简单”,就是说语文教学要简明扼要,不需要花架子,不需要繁琐复杂。简简单单地教语文,则要求语文教学要简洁、明确、集中,便于落实教学目标,具体包括:(1)教学目标要简明;(2)教学内容要简约;(3)教学环节要简洁;(4)教学方法要简单;(5)板书设计要简练。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整合的思想,做到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整合和问题的整合,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体现教与学的层次性。
语文教学要“求实”。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学科的本位,不偏离方向,不盲目追求花架子,不背离母语教育的规律。教学时要把握好语文的“根本”——重视识字教学,落实以读为本,加强语言训练,丰富语言积累。教法要简便,媒体运用要恰当,要给予学生比较充裕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小组合作时间,使学生学得主动、从容,学有所得。拼音要教学生一个一个地读好,汉字要指导学生一笔一画地写好,课文要指导学生一课一课地读好,对话要训练学生一句一句地说好。只有步步实、课课实,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实。
二、深究文本,活用教材
语文教学是借助一篇篇课文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思想境界,充实思想灵魂的。深
入、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教师提高语文教学时效性的前提。
把握文本的重难点。课文的重难点把握准了,才会懂得取舍,教学的重点才会突出,难点才能突破。如《秋天的怀念》一课,作者通过回忆母亲关心“我”的一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文本,抓住文中描写母亲的重点词句品读感悟,体会母亲对“我”的关心;教学的难点是指导学生体会“我”的内心,通过“读—品—悟—说”,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简便实在。
找准文本的突破点。不同类型、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文本的突破点不同,教学的切入点也就不同。找准文本的突破点,就等于找到教学的捷径,能更快地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如《第一场雪》一课对雪的描写,特点就是雪大、景美,因此教学时可以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找出描写“雪大”“景美”的句子品读,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表达方法;《神童的秘诀》一课,以陈毅的“勤”和“讲方法”为突破点;《示儿》以“爱国”为突破点。
选准文本的训练点。有些文章表达方法上有特色,教学的训练点就可以定在体会表达方法和仿写上;有些文章词句有特色,教学的训练点就应侧重在词句的训练上,如《匆匆》一课ABB式的词语和描写时间去来匆匆的句式
很有特色,可以从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上选择训练点。
三、精心设计,有效教学
目标要明。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要在熟知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该册教科书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准确恰当,不宜过大,也不宜太小,不得拔高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
问题要精。老师恰当的提问,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导火索。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适度,要有价值。这就要求老师备课的时候全盘考虑,系统把握,把问题设计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生实际以及整个教学过程联系起来,进行问题的整合。其次,教师提出问题要适时,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学生研读文本前老师提出问题:“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理解文本后老师提出另一问题:“为什么用‘再见了,亲人做题目?”前面两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激发探究的欲望,因而必须在研读文本前提出;而后一问题则是为了深化文本,升华文本的思想感情,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是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因而在研读文本后提出来。
引导要巧。所谓引导要巧,是指教师要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势而导。首先要导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新课要有趣,教学过程要激趣。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媒体、合适的课外资料和教学辅助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善于用恰当的表扬激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孩子们在乐中学。其次要导向。要引导学生紧扣训练的重点进行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其三要导法。学生的学习贵在得法。教师要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和学习伙伴学习的方法等,使学生会学、巧学。其四要导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根据学情的变化对教学的预设进行灵活的改进,做到顺势而导,依学定教。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体验学习成功的感受,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探究,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