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师要多读文学作品

2009-08-13 06:18陈丽芬
师道·教研 2009年7期
关键词:舞剧形象思维文学作品

陈丽芬

文学是作家借助于文字组合塑造艺术形象,而舞蹈则以舞台上的直观的体形、造型来塑造人物形象。然而,这两者又属于姐妹艺术,有很多相通或相似的地方。作为一个舞蹈指导老师,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对指导学生学习舞蹈及编舞都将获益不浅。

诚然,艺术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一个舞蹈老师如果有着较为厚实的生活积累和坚实的生活基础,又具有较敏锐的艺术触角,那么,对他的舞蹈事业肯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从更高的层次去要求,仅仅有较厚实的生活积累还是远远不够的。只要稍微翻动一下舞蹈史,你就会发现,除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外,不少蜚声世界艺术舞台的著名舞蹈(舞剧)杰作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唐·吉诃德》《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这些舞蹈(舞剧)作品之所以历演不衰,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之所以被载入世界舞蹈史册,舞编之所以能塑造出逼真、鲜明、如诗如画般的动态艺术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学作品原著的艺术功力。如舞剧《红色娘子军》与剧本一样,女主角具有深沉、厚重、勇往直前的品格,作者描绘了一幅爱与恨、复仇与理想紧紧交织在一起的战斗蓝图,深刻、鲜明的主题思想如同一道彩虹高悬在舞台的上空,给广大观众,特别是给苦大仇深的妇女们以极大的鼓舞。

有一次,我指导一个舞蹈节目《奉献》,虽然有脚本,但我觉得其中一组舞蹈动作与主题不太吻合,未能更有力地塑造人物形象。踌躇之际,我猛然想起了前几天读过的中杰英的中篇小说《在地震的废墟上》。小说的主人公韦凡在六楼营救一个老人,自己却在余震中像荡秋千一样被重重地扔了出去,摔成重伤。这个令人心悸的镜头深刻而形象地启迪了我,促使我编就了一段形体动作非常有质感、又较富戏剧艺术效果的舞蹈,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多读文学作品能丰富我们的艺术想象力,或称形象思维的能力。舞蹈和文学都属于形象思维。前人说,离开了形象思维就没有文学艺术;同样,离开了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舞蹈。凡文学作品,不论是情节的铺排、细节的渲染,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离不开艺术想象。就如《在地震的废墟上》第二段这样写道:“它象被绳索捆绑得太久了的一头猛兽,积聚了极大的潜力,突然奋起挣扎;它象隐藏在浓云里的高能电荷,以强烈的电动势猛烈击发,撼天动地。它本想冲决大海,灭绝生灵,但在统治宇宙的铁的自然法则面前,攻势粉碎了。这头失望的猛兽在精疲力竭之后沉睡起来。它孕育着,聚合着神秘的内力,准备着下一次更残酷的报复。”在这段文字里,作者运用了形象思维的艺术法则把地震比作一头猛兽,读后给人一种形象、恐怖而又神秘的感觉,但这又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又如韦凡与阮丹的那个荒诞的新婚之夜,写得离奇、幽默、风趣而又痛苦、果敢,读来令人神往而又哀婉,深深地撼动了读者的心。为了崇高的事业,在新婚之夜刚刚奏起前奏曲的时候,韦凡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漂亮女人阮丹,奔赴刚刚发生六级地震的龙山地区,这一切都超乎常人的遭遇和想象。同样,要编织出有质量的舞蹈作品,舞蹈教师也应该具有这种超乎常人的艺术想象力。

多读文学作品还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能力。凡是成功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世界名著,不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如产生于“乾隆盛世”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敏锐地感觉到时代风雨的来临,于自己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不朽的著作。我国文学史上,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提示反映得如此全面、深刻,对封建社会作出了如此有力的批评。这就启发了我们,要创作出一部好的舞蹈(舞剧)作品,同样应该具有时代的敏感性,要与我们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至于《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可见,《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思想上彻底反封建的杰作,而且有精深的影响深远的艺术成就。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我们搞舞蹈的要一头钻到名著里去,但我们确确实实应该知道、应该做到:多读文学作品,我们构思舞蹈(舞剧)的结构、设计情节、塑造人物、运用语言、调度虚与实时,都将获益匪浅。在中国文联“世纪之星”工程张继刚艺术研讨会上,中国舞协副主席游惠海先生说:“继刚同志正是在继承前人创作思想,创作方法有对前人的继承,有对现代舞蹈界成功经验的吸取,有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借鉴。”可见,张继刚同志舞蹈事业的成功也说明了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魏文琦

猜你喜欢
舞剧形象思维文学作品
百科全书舞剧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舞剧《瑞鹤图》剧照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舞剧《红高梁》——一种对于生命的诉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