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西北第一高楼神话的破灭

2009-08-11 01:15李柯勇
党员文摘 2009年1期
关键词:呼市金鹰骗术

汤 计 李柯勇

2005年3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来了一位名叫“郑泽”的港商,自称香港金鹰国际集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带来了一个“神话”般的辉煌构想:在呼市商业繁华区盖“西北第一高楼”——金鹰国际CBD(中央商务区)。楼高169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投资53亿元,两年建成。

这一“大手笔”立即引起呼市政府重视,当年就被列为向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项目。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当地采取了一系列“非常动作”。

2005年5月17日凌晨,一声闷响,刚建成4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层指挥大楼被炸掉了,目的是给“西北第一高楼”腾地方。

接着,原市政府大楼、龙海商厦、第一人民医院保健楼、市公安局的3栋宿舍楼也相继拆除,“郑泽”在呼市中山西路黄金地段得到了50多亩土地。

由于“特事特办”,金鹰公司在呼市办事几乎是一路绿灯。

然而,尽管获得了种种优惠政策,“实力雄厚”的金鹰公司却无资金注入,“西北第一高楼”很快成了烂摊子,甚至还非法集资,这引起了社会的质疑与警方的注意。

随着警方调查的展开,“神话”破灭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骗局浮出水面……

“港商”原是个小木匠

“郑泽”真名王细牛,仅读过小学,是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木工,当地人都叫他 “王木匠”。“王木匠”于1984年跳出农场闯荡世界,开过舞厅、旱冰场,办过招待所,经营过酒店,均一事无成,还官司缠身。

香港金鹰公司的真相又如何呢?原来是王细牛用1万元港币在香港注册的“三无”公司,无办公场所,无资金,无工作人员。

2001年2月,王细牛得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想改造宁夏宾馆,于是许诺出资4.56亿元改造宁夏宾馆,合作建设“宁夏国际村”,并与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签订了引资合同。同年7月21日,双方又签订协议成立合资企业,合作开发自治区政府周边地段。

拿到土地,金鹰公司当然没钱投入,但是王细牛有办法,他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展开了一系列诈骗行动:采取招标不开标、开标后不退还投标保证金的办法,骗了32家投标单位投标保证金2075万元;通过虚构贷款主体、房屋置换按揭等方式,骗取银行贷款179笔约1.09亿元;骗取149家企业的工程款和材料款共计约3.8亿元;以20%的高息为诱饵,非法向银川市民集资约3.18亿元。

钱到手了,“王木匠”却无心盖房。5年过去了,“宁夏国际村”还只搭了个框架。

“宁夏国际村”资金链断裂后,“王木匠”的目光又盯上了呼和浩特。他在呼市的骗术几乎是宁夏的翻版:2005年5月,他骗取了呼市政府4.59亿元的土地使用权,强行开工建设金鹰国际CBD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骗取工程商垫资款2.2亿元、材料供应商2219.1万元、投标单位保证金4659万元、预售房屋资金7759万元。加上非法集资和土地费,合计诈骗了8.1亿多元。

屡骗得手,“王木匠”的胃口更大了。他以赊欠广告费的方式,在内蒙古大小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一个更为华丽的“肥皂泡”:要在中国5个自治区首府各建一个“CBD”。他开始在南宁、乌鲁木齐等地活动,企图以相同的骗术来弥补呼和浩特与银川市的断裂资金链。

警方调查表明,王细牛在宁夏、呼和浩特骗了17.58亿元。虽然两地的工程项目都成了烂尾楼,但他自己的腰包却鼓了起来。2001年9月至2007年1月,他把骗来的9400余万元汇至北京个人账户,并挥霍了其中1456万元。他戴上了名表,买了宝马、宾利、奔驰等高档轿车,还购置了房产。

骗术要旨:

投其所好,不惜重金

一个木匠有多大道行,能把两个地区的政府蒙骗?王细牛对此颇有心得。他供述说:“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我就能搅动一座城市。”

“王木匠”的骗术要旨,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投其所好。

有人爱“攀富结贵”,王细牛就进行奢华表演。到呼市“投资”时,他坐着加长凯迪拉克轿车,跟着8名保镖。他以8万元一天的价格,包住了五星级宾馆的一个楼层,楼道还有保镖把守。

有人喜好“大手笔”,王细牛就在“大”字上做文章。他一张嘴就是“大投资”,在银川声称投资36亿元,在呼市涨到了53亿元。做的项目更是不厌其大,“第一高”、“CBD”都是他的招牌。

有人喜欢商业名人,“王木匠”就给自己罩了一身光环。“西部开发杰出贡献奖”、“世界杰出人士”、“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爱国企业家”……王细牛花钱买了70余道光环戴在自己头上。

深谙骗术的“王木匠”,在包装自己嘴脸时向来不惜重金。他一面大肆行骗,一面以“郑泽公益救助基金会”之名向四川省仪陇县捐助扶贫款100万元,又向四川省巴中市捐赠100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令人惊奇的是,个别领导也跟着这个骗子“忽悠”。2005年,呼市炸掉市公安局指挥大楼后,社会上响起一片“假港商”、“大骗子”的质疑声,许多中标的建筑企业开始退却。

没有建筑企业垫资,金鹰CBD就难以破土动工。王细牛邀请当地一位领导出面作陪,请施工单位领导吃饭。席间,这位领导拍着“王木匠”的肩膀说:“小郑是很有实力的啊,你们怕什么?”

结果,王细牛在呼市骗了中建三局装饰公司等25家投标单位4688万余元投标、履约保证金,还骗了中铁十七局等6家施工企业的垫资款2.2亿多元,拖欠大同水泥厂等20家材料供应单位货款950万元。

利诱还须威逼

“利诱”只是“王木匠”骗术的一面,另一面则是“威逼”。他总是先以“大项目”吸引人上钩,再以“大破坏”把对方绑上一条战船,不由你不听他差遣。

在宁夏,王细牛以36亿元投资为诱饵,“忽悠”政府拆了宁夏宾馆,骗取土地使用权。少数领导发现上当又顾忌面子,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呑,硬着头皮支持他往下干。

在呼市,炸掉公安局指挥大楼后,新楼动了几锹土就没了影子,在两年时间里,呼市公安局的办公场所分散在十几处。于是,“木匠不急政府急”的局面出现了:市里垫钱垫料帮着建,到最后干脆全盘接过来替他建。

上了“王木匠”的贼船想下来都难。面对多方压力,为摆脱金鹰CBD项目和市公安局新指挥大楼的建设困境,2007年1月31日,呼市想与王细牛解除合作协议,另请有实力的企业解套。但王细牛索要至少3000万元“补偿”,否则,坚决不退出。

不过,精于算计的王细牛,咋也没算到自己早已被警方盯上。2006年12月31日,内蒙古警方在公安部的直接指挥下,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其正式立案,并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发出了预警通报。

王细牛意识到罪行即将败露,秘密与境外企业协商转让金鹰公司股权,并紧急办理全家移民加拿大手续,企图套取资金后逃往国外。

由于警方出手及时,王细牛从深圳定做的准备在呼市进行非法集资的3万张贵宾卡被缴获。这些贵宾卡一旦售出,老百姓的血汗钱将被王细牛收入囊中。

即便如此,不包括施工企业、材料商和政府的被骗资金,以及拖欠数百名农民工一年的工资,仍有百余名呼和浩特市民的8000多万元资金被王细牛非法吸收。

2008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王细牛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原标题为《17亿“神话”的破灭》本刊有删节图:廖新生)

猜你喜欢
呼市金鹰骗术
动物骗术大曝光
在呼市吃“稍美”
呼和浩特市高中篮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传销常用六大骗术
愣二
金鹰纪实频道上星
行鸟的骗术
汽车养护品的行业开拓者——美国金鹰公司
美国金鹰生产线延伸至中国GOLDEN TOUCH助您留住出保期车主
韩国“金鹰”飞行表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