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柬贝
30年前因私下“包产到户”而名震天下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如今却又有约四分之一的土地被再度集中起来——一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土地流转新实验,再次将“中国改革第一村”推上了风口浪尖。
自上而下的“二次创新”
在凤阳县政府驻小岗村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仁昌看来,“小岗村还不富裕,但是中国农村贫穷的地方也还很多,至少小岗已高于农村的平均水平了”。据小岗村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村集体年收入超过80万元。而同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4140元。
小岗村目前共有1800亩土地,而土地流转价格是每亩每年500元,除此之外农民还享有国家给予的粮食补贴。国家对农民的粮食补贴包括综合直补、专项直补、稻种和麦种补贴,一亩地共计补贴近百元。即便村民把土地流转出去了,但是这部分粮食补贴还是归他们所有。
事实上,小岗村自21世纪初就已经从葡萄园启动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有转包、转让、租赁、互换。2000年,小岗村7户农民以每亩每年500元的价格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期限20年,长江村则投资在小岗村建立了葡萄示范园。如今,被作为小岗特色农业的葡萄园、双孢菇等土地,皆是由本村土地流转而来。
“单干农民很难从土地上赚到钱了,小岗正在尝试的土地流转是土地制度的二次创新。”但朱仁昌强调,土地流转并不是否定大包干的精神,也绝不是回到早年的集体大队,更不是搞私有化,是在坚持农民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下进行,经营权还是农民的。
划算的“流转”
土地流转在小岗村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当年在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摁下手印的严金昌就是其中的一位。严金昌在3年前将自己家的绝大部分土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上海一家养殖公司发展种猪扩繁基地。
一份签于2006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显示,小岗村共流转土地400亩,包括400亩范围内的水塘,流转期限为20年,流转方式5年一调整,5年后甲方可以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或继续流转给乙方。
“租赁土地的企业,还要给农户一定的报酬(年终分红),加上平时的工资以及土地租金,一年到头总能有个万把元的收入了,比原先种地的时候可划算多了。”严金昌的话掩藏不住收入增加带来的喜悦。
“农资上涨幅度太大,现在出租带来的收益比自己种地已经划算多了。”村民严银昌比划着讲。以稻谷为例,国家最新的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79元,小岗村平均亩产只有400公斤,算下来亩收入有600多元,除去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开销,以及请人收割的费用,基本上也就仅剩300元了。
“个人的小地块如果由村里整合成大地块用作规模化耕作,可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土地收益,总归是件好事,我们支持。”既然个人种地手里只能拿本亏本账,严银昌干脆就把自家的20多亩地一骨碌都给租了出去。
“纪念改革的最好方式
就是继续深化改革”
可是,在上级派来的村党支部书记沈浩试图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这场二次改革的时候,不少人认为现在“合地”还不是时候,也有村民不同意入股,只同意以出租的方式交地再收取租金。
但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沈浩要做的是,迅速提出一个发展小岗的新思路。即要从以前一家一户的单干转变为发展合作社——统一返租承包,成立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资本金为305万元,小岗村、上海大龙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和滁州市粮食局为三大股东。合作社将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租用农民的土地。
按照沈浩的设想:村民出租土地,租期暂定5年,5年后,农民可以以土地入股分红,或者重定租金。对于集中起来的土地,一部分用来种植高效饲料玉米,一部分种植有机蔬菜,剩下的种植树莓。
“纪念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继续深化改革。”这是沈浩不断强调的观点,现在小岗并不是重走原先意义的集体路,而是采用集体合作的一种市场化的道路。
“现在的土地还是在农民手里,但是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基本问题,在当下根本不能致富。而且单个家庭的生产方式投入产出比低,风险抵抗能力也差,加上一些外出打工的,农业产出效率就非常不乐观,所以我们试图通过流转搞集约种植和开发。”沈浩解释因土地流转而引起的争议。
沈浩指出,土地流转只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产物,转让的只是经营权,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集体。而且小岗村村委会对于土地流转有一条不能突破的原则,流转后的土地不能改变土地用途、性质,不能用于非农产业。
而因流转带来的眼前效益终于让小岗村民逐渐接受了这位外来治理者。于是在挂职3年结束的时候,小岗村再次发生集体摁手印的事情,这次是为了留下沈浩书记。
小岗未来“三步走”
在沈浩看来,小岗的落后除了同中西部大多数农村一样的客观制约因素外,引导小岗村民的思想观念开放也成了他很大的任务。“这里的村民幸福指数很高,虽然没什么存款,也依旧过得悠然自得,当年再创业再改革的意识已经落后,农民基本对生活要求非常低。”
坚定地认为农业永远是朝阳产业的沈浩,多方引资力推特色农业。如今已成规模的生态葡萄园,平均每人种植一亩葡萄,收入就达2000元以上,尤其是近年来举办的小岗村葡萄节还打响了品牌;养猪场年出栏量达4000头,年分红每户可达2400元。
沈浩的思路已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同。在安徽省滁州市的发展规划中,已经为振兴小岗定下了“三步走”的方案。
第一步是发展现代农业。土地合并以后,租给上海一家公司办合作化农场,将建起特色农业科技园、优质有机猪标准化连锁养殖小区基地和高效饲用原料实验农场。据沈浩称,如果这些项目得以实施,包括土地租金在内,小岗村每年将有132万元的收入。
第二步是开发旅游业。“大包干纪念馆”已建成开放,并已列入安徽省的“红色旅游”线路。由此带动小岗村的农业生态游和农家游等旅游业开发也已经在规划中。
第三步是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在2012年实现30家以上企业在小岗村安家落户,把小岗村建设成工业强村、旅游大村、生态美村。
几个月前,在沈浩的鼎力推动下,小岗村成立了小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虽然注册资本金并不是很大,但是沈浩希望借这个平台,能进一步推进小岗的旅游、农贸、物业等六大方面的发展。“用3年到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上市公司完全是有可能的事情。”
(杜启荣荐自《第一财经日报》本刊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