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装帧设计散谈

2009-08-11 04:24
文艺评论 2009年3期
关键词:书籍装帧装帧期刊

胡 晶

我先后担任过《外国小说》、《小说林》、《诗林》的美术编辑。记得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初任美编时,全国的期刊种类是屈指可数的。而且当时是铅字排版,期刊的封面大多是手写手绘,题图题花要制成锌版,那时一本期刊的生产过程要比现在落后繁重许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的进程,期刊生产与印刷技术的数字化带来了编辑、制版、印刷等工艺的便捷,电脑的运用使美编在装帧设计中大大拓展了审美的思路与表现的空间。今天的期刊图书市场种类已经极大丰富,期刊的整体质量跨上了崭新的台阶。同时,今天的期刊市场正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市场的竞争机制又给期刊带来了生存的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期刊装帧设计的美术编辑,如何与时俱进,为本期刊走好市场而尽到自己的努力,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要做好美编工作,首先要清楚期刊装帧设计在整个期刊生产中的位置和特点。这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以为期刊装帧设计有以下特点是值得关注的:第一是服从性。期刊装帧设计属于实用美术一类,但它不是纯艺术,它的审美性与艺术性必须服从于期刊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没有期刊作为媒质,装帧设计也不复存在。因此,作为美编,加深理解期刊的文化内涵,尊重主编的主导意见,有助于在装帧设计中更好地体现与烘托期刊的内容。第二是协调性。完成一本期刊,是团队共创的过程,需要策划、组稿、编辑、装帧、排版、印制、装订,各环节协同合作。应注意与主编、文编及印刷厂各部门的沟通,特别是要了解排版、印制、装订等相关的技术知识,以便在装帧设计中把握成刊后的艺术效果。第三是制约性。期刊是文化商品,因此受市场成本、期刊成本的制约。装帧设计者只有努力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帧设计的功能。第四,创新性。创新是整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核心,期刊装帧设计的生命力也在于此。要想保持期刊面貌的新鲜感和亲和力,必须不断地向读者推出审美的新视觉与新体验。既要保持期刊一贯的文化风貌,又要在变革中推陈出新。第五是周期性。装帧设计者在一段相对稳定的时间里,力求期刊的整体设计风格保持一致。第六是立体性和连贯性。期刊是立体的动态的呈现在读者的翻阅中,装帧设计者应把期刊的一切内容看做是连贯性的整体,因此要注意整体风格统率下节奏的变化和艺术设计。

我们大体了解到期刊装帧设计的特点,接下来就是用装帧艺术的手法和个人对审美的感悟来包装期刊。书籍装帧理论家邓中和先生在他所著的《书籍装帧创意设计》一书开篇说到:“书籍装帧艺术创作的核心——设计,而设计的核心——创意。”同时还谈到:“书籍装帧艺术绝不仅仅是书籍封面设计,它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立体的系统工程。”我十分赞成这段论述,它精辟地说明了书籍装帧设计者应具有的整体视角。我在美编工作中,正是遵循这样的思路,注意把握期刊的全局并追求创意性。

为《诗林》作美编,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因为诗歌与美术在思维与情感上有太多的共同点,我常会在读诗中得到启发。过去的《诗林》曾是大32开本,因为市场成本与印刷能力的制约,经验证明,《诗林》封面以大面积留白来衬托题字、色彩与图形,显得更加精神漂亮。《诗林》以年度为周期,年年装帧面貌不同。记得2006年第1期的封面创意,我有意识地把一块粗糙不规则的色块摆放在封面的左上角,并让它出血,使封面产生了拓展空间的感觉。在左侧偏下方,采用了一枚树叶,这是我在四川成都青城山上采集留念的标本。叶面上虫子蚀过的地方留下了一圈圈灰白色环形图案,煞是好看。我用电脑作适度处理,让树叶倾斜着并留下淡淡的投影,顿时画面有了纵深感。叶子与左上方的色块呈现着初春的绿色,表现出新年伊始漾漾的生机。《诗林》标志性的题字是郭沫若先生的笔体,我把它竖排在右上方,题字的旁边有意识地把《诗林》的拼音字母,竖排成微弯的曲线,似杨柳窈窕的风姿,其他必用的文字在整体的框架中也安排得体,我认为这个封面设计是成功的。在我的眼中,诗人敏感、纯粹、激情而有色彩,他们是天马行空的思想者,生活穿过诗人的感官在他们的头脑中搅拌酝酿,浓缩出精美的诗文和新鲜的语境。我尽力想把对诗人的感觉带到我整体设计中,我常常喜欢强调鲜明的色彩,强调图形的形式意味,强调画面的抽象构成,强调质地的肌理感。2009年第1期《诗林》改成16开本,我在大面积留白的《诗林》封面上,运用了一抹油画局部缤纷的色块,这是一块油画笔触感极强的色块,通过电脑再加工,并与题字、拼音、期号等造型元素合理搭配,使封面效果既简约又响亮,色彩十分抢眼。在内文设计中,我注重期刊整体节奏感,注意文章开题疏朗与留白,大标题、小标题、内文的字体字号的选择与有序性,字距行距的关系应符合人的视觉规律,单页和双页要在设计中同时去感受。过去小开本的《诗林》,每期都腾出三、四个版面给开题,这给(上接88页)了美编发挥的空间。我常常选用一些有意味的照片、美术作品或自己的手绘,取其需要的局部进行二次创作,配合栏目的主题组成打破常规的画面,并力求版面生动而随意。另外,我在文章的空白处点缀一些小题花。近期我做的题花已经脱离了以往有内容的式样,把笔墨在下意识中形成的很灵动的图形提炼出来,成为题花。我把这些题花看成是诗人的灵感一闪念,放在需要装饰的空白处,好似一方小小的座垫,供读者稍事休息,并绝不分散他们的思路,很有现代感。《诗林》的封二、封三、封底,一般刊登美术作品,美术和诗歌相得益彰。另外,在装帧实践中,我尤为重视同事们的第一视觉反应,不仅因为他们本身是诗人作家,有敏锐艺术直觉,更因为他们是第一批观众。

总之,我作为《诗林》的美编,经历着艺术创作的苦思冥想,经历着努力区别于别人并超越自己的艰难跋涉。但我深知,因为有挑战才会有成长。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息,因此我们的脚步也要永不停息。这里我衷心地希望,我所热爱的《诗林》园地,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永远带着绿色的微笑。

(作者为哈尔滨市文联《小说林》、《诗林》美术编辑)

猜你喜欢
书籍装帧装帧期刊
美学思想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期刊审稿进度表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演变及对现代的影响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书籍装帧设计中内容与形式和谐关系的探究研究
基于线性视觉流程的出版装帧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配色设计研究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海豚出版社举行书籍装帧艺术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