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书籍出版装帧中,线性视觉流程具有多层次的价值,比如,情感性、功能性和审美性等。在线性视觉流程的前提下,对整个出版物版面、插画及文字进行合理的安排设计,既能够让装帧书籍传达信息内容,又可以体现很好的视觉美感。这也让书籍的阅读合理有效、趣味十足,更加彰显出版物的内在价值。
【关键词】线性视觉流程;出版;装帧
【作者单位】冯丽慧,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0229。
时下,书籍出版装帧的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所带来的阅读方式也随之改变。人们日益关注视觉流程 (Visual Flow)这一概念。线性视觉流程重点把装帧书籍时的线条当作重要元素,借此影响读者视觉动向。学者吕敬人曾经将装帧书籍比作“构造学”。他指出,装帧书籍这一“构筑物”与书籍的思想含义、内容和设计格局等进行结合,科学有效地体现书籍的印刷质量、整体格局、布置色调、文字排版和纸质选材等。
一、线性视觉流程的基本内涵
1.视觉流程与出版艺术
视觉流程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教授琪·克宾斯在其1944 年出版的 《视觉语言》一书提出的,而后被广泛应用,视觉要素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书籍装帧设计师们也认识到,读者在阅读和品味书籍时,其视觉流程是遵照一定顺序的,人眼在浏览作品的时候,眼部观察到的信息与大脑获取的信息相互作用,而眼部捕捉的信息伴随着视线的运动而获取[1]。听起来很简单的视觉流程概念却蕴含着丰富的视觉信息内容与以及信息的排列次序问题,所以,抓住信息内容及排序是设计师将信息顺利传递给受众的关键因素。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构造形式才能优化自然顺畅的视觉流程是出版艺术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的重点。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需要出色的创意和表现形式,还应该让受众体验到最佳视觉效果。
2.线性视觉流程基本概念
线性视觉流程重点把线条当作内、外在的线索,影响视觉的延伸性、流动性。大致来说, 这一流程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受外界环境要素的流动。在《中国线性艺术论》这本书里,学者陈龙海这样说,“对于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而言,线性艺术形式属于‘秘方,它比较出彩,将传统艺术风格展现出来,显现东方意识及情怀。”就实际而言,线性艺术的向度有两个层面:第一,线性艺术展现于外在形态上,把线条当作创作艺术的外在展现方式,可以使视觉效果非常鲜明; 第二,线性艺术展现于艺术内涵里,线条元素可以把设计者的内心世界完美呈现出来,然而这一内涵是基于大家对设计有效的主观考虑及切身体验的前提而出现的。
在传统艺术形态里面,“线条”及构成均有意向传达的作用,也就是借助抽象、自由的途径传达相关的意义及感情,又借助渐趋推进的程序,达到自简至繁,自粗至细,自古代的朴实至当代的理性、思辨的地步。在具体演变的时候,“线条”日益凸显“线”的印痕,其符号性也日益显现,最后即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2]。
二、线性视觉流程在出版装帧中的艺术呈现
1.立体出版装帧艺术效果
在装帧书籍的方式里,线性视觉流程可以体现立体构建的功效。日本的杉浦康平曾说,“书籍属于立体建筑。”他认为,书并非静止的,而属于有活力、扩散的器皿。在《发展中的书籍艺术》里,德国维尔堡也曾阐述“书籍属于建筑艺术”的观点。书籍能够被当作多层次、立体式的工程。在这一工程体系里,人的视线绝非处于静止状态,而始终是变化流动的。人进行翻阅属于动态举动,而进行翻阅可被看作立体物的构建过程。在日本,有本书十分走俏,即《RAINBOW IN YOUR HAND》(图1)。初看起来,它仅仅为黑色的一般样本书,可是人们拿在手里迅速翻阅时,感觉手里仿佛会出现色彩纷呈的彩虹。这是因为书本内页为大小一样的七色四方形色块,它们印于三十六张黑色纸上,故而说它属于有效借助眼睛视觉器官的小人书。因为,视线在自上至下转移的时候,视觉不一样,刺激感受也紧跟着改变。人的眼球动作并非持续状态,它借助于直线转移的方式,即左至右,从上至下,此时左上视点沿弧线路径向下方进行流动。
2.连贯体出版装帧效果的建立
在书籍里面,封底、封面、内页和扉页等都可以形成空间的流动改变,内页中线性视觉流程讲求连贯,这显得特别重要,设计人员要凸显视觉运动印记的流畅性。《扣子》属于儿童绘本(图2),因为它重点面向儿童,故而在进行装帧设计的时候,不管封底还是封面,内容均借助线性视觉流程呈现出来,让儿童切身感受书籍内容并抓取其全部信息。绘本将扣子当作主线,封底、封面设计为具象的扣子模型。这一线性视觉流程让儿童迅速融进书籍框架里,借助清晰、持续的思路获得书籍内容。
三、线性视觉流程在书籍装帧中的表现形式
1.线性视觉流程在书籍文字设计中的体现
分析显示,人眼的视觉中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借助视网膜的中央凹来区分事物。视觉中心范围不大,因此,大家在观察事物时,视觉中心外的部分不清晰[3]。这是由于在观察时,人们仅仅有一个视觉焦点,观看举动不可以让视线在两个焦点上一块聚焦,总有一定顺序。在此阅读流程前提下,设计者要设计更符合大家阅读习惯的书籍版式,在视觉流程主线上指引大家有效阅读。例如,王志弘的装帧书籍设计作品《长岛有里枝》(图3),这本书的封面借助长短不一的线条勾勒书名主体文字,在主体文字的线条构成里,点缀着粉色色块,读者会按视觉流程顺序,先是关注到题目的五个字,之后会发现其下字号稍小的“背影中的记忆”这几个叠压字,最后观察到蓝色英文字母。这本书的封面借助文字的线性视觉流程,轻而易举地区分书籍封面信息的重点及次重点,让书籍封面更富有层次感。
2.线性视觉流程在书籍插画设计中的体现
当下,装帧书籍里的图形内容,既有摄影内容,也有抽象绘制的图片。此类图形在特殊的组合方式里是借助线性方式体现的。在对图形进行图片排列及结构布置时,设计者要重视线性艺术的视觉呈现,应根据装帧特点及书籍内容,进行相关的布局设计。插图的设计,不管是朴实的或者是纤细的绘画格局,都展现了线条造型的艺术风格[4]。东晋顾恺之提倡“以形写神,迁思妙得”,也就是借助线条的疏密、粗细等改变来展示客观对象,从而使人从视觉上感受物体的美。
装帧书籍插画的设计亦可借助线条方式来补充画面、传达感情。在插画里面,线条要素的视觉感受跟抽象画面的空间线条保持一致,会具有一定视觉冲击性及引导性,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渴望阅读,像插画师 Ann Khokhlova 设计的书籍插画(图4)就做到了这一点。在靠左的书籍通版页里,大家能够发现,一幅由剪影色块构成的街景插画,占到了页面的一半多,文字只是点缀在页面的上方。左边的插画,把电线这一元素当作分割线,左下角跟最左面上下垂直排列的线性元素交叉,在倾斜电线及垂直线的空白交接处设置了文字。这样的线性视觉流程,既能够使通版插画中左右画面的整体性得以保持,也能够把插画跟文字栏状分布有效结合起来。这样不会让插画显得过于突兀,又可以通过比较插画及文字版面,使画面主题感得以保留。而右面的插画,则置于上下密集的文字之间,因为右边页面文字的栏状分布属于上下垂直的视觉流程,故而插画的视觉流程也呈现左右走向,文字跟插画属于垂直交叉的线性视觉流程。这样既可以在同一页面里让文字与插画并行不悖,又彰显自身特点,插画疏松跟文字密集产生强烈对比,搭配的插画色调显得协调而跃动。
3.线性视觉流程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体现
在设计书籍版式的时候,最明显的装饰材料为线,版式的设计特点及效果取决于线的组合方式。线条构图有叠压、垂直、三角和交叉等方式。比方说,曲线造型要展现欧洲古典时代的设计风韵,而直线造型则传达传统简牍书籍的设计风韵。版式设计的线性艺术体现在两点:一是文图的搭配,二是文字版式的组合排列。这两点展现了排版时形式及内容的统一协调,这一线性视觉流程可以让大家具有清晰的阅读思维。
视点在限制范围里,人的关注度是搭配不均匀的。一般而言,画面左上、上部、中上和左部往往首先被关注,所以,它被叫作“最佳视域”。为提高阅读的效率,设计者理应把核心的信息置于最佳视域里,这属于视域优选。在设计书籍版式的时候,设计者要按照线性视觉流程的方式,把关键的信息置于最佳视觉范围,让大家领会书籍版式的感知力,抓住核心的阅读内容。对于书籍中次要的信息点,设计者理应搞清布局,在排版时根据视觉流动轨迹逐次排列,让大家既把握核心内容,又注意次要点,从而使阅读效率得到提高。
四、线性视觉流程下的出版装帧设计方法
1.想象
想象作为心理活动,是人类进行思考的特有方法,能让人从感性形象中剥离出新形象。因此,装帧构思要以想象为前提。同时,想象也是装帧设计的重要环节。在装帧设计中,要想获取想象,实现思维“张力”,设计者必须要做好观察工作,了解不同物体间存在的关联。我国古代作画要求“留三分空”,这就是对此做出的最佳解释。一般而言,设计者将想象应用到装帧设计中,能够增加读者的想象空间,使书籍产生神秘感,增强读者的印象[5]。
2.舍弃
构思最忌讳复杂与堆砌。设计者只有敢于割舍繁复细节,才能得出精致设计。如张光宇先生所说,设计要做的是减法,而不是加法。纵观传统书籍的装帧设计,往往几个点、几条线就已完成整个设计,但这种设计丝毫不失和谐感,这也是简约美理念的体现。因此,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设计者要更注重回归舍弃,明确主体,凸显书稿内涵,彰显书稿风格。
3.象征
象征是展现艺术美感的最佳语言。象征的存在将想象直接转化成了启发形象。即运用象征,可使想象表现出视觉化特点,进而得出具象形象,提高读者对书稿抽象概念的理解。象征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可有力地传达创意,使书籍与读者产生心灵沟通。具备象征作用的“符号”或喻义,都能超越语言与文字障碍,让读者直接凭借图像、图形等理解书籍内容,甚至与书稿进行直接互动,使读者对书籍产生深刻印象[6]。
4.探索创新
随着书籍装帧设计的不断发展,如何创新装帧设计也成为出版业亟须解决的新课题。设计师必须要广泛拓展装帧设计的内容,例如,结合音乐旋律、音乐节奏塑造全新的装帧风格,以全面表达书籍内容,进而展示装帧书籍的艺术美与文化内涵。从本质上看,完美的装帧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互融合而得的“艺术品”,它集中展现了形状、色彩和质感等多种元素。当前,随着装帧设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装帧设计创新领域必须打破仅仅对美追求的局限,尽可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设计的个性化特色;(2)规避单一特性,实现形态多样化;(3)恰如其分地运用新材料,提升视觉效果,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4)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充分满足现代读者对视觉、听觉的整体需求。
5.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主要是指将内容、形式、意象、形象、印刷装订和市场销售等集合为一体的设计。其中,内容不仅包含了书本的样式、封面的设计、护封与环衬的建设、插图与版式的打造和纸张材料的运用等,还包含了印刷装订的方法及书籍的销售策划。对于装帧而言,封面、书脊、版式、插图和封底是不可或缺的五个部分。此外,装帧设计包含众多的内容,所以,设计师必须要结合整体性原则思考整个装帧设计过程。
总之,装帧设计既要保障书稿的风格得以完整体现,又要保证书稿及装帧设计的文化内涵得以彰显,使读者在接触书籍时便能了解书籍传递的内涵,同时,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能与书籍进行沟通。从装帧涉及的元素来看,设计师必须要时时坚守合理布局原则,用最佳的色彩设计彰显书籍的文化品位,使读者感受到独具特色的版面设计风格。换言之,书籍的装帧设计,不仅要展现创造性的思维,还要体现书稿作者与装帧设计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使书稿展现出多种艺术风格,丰富装帧设计的文化内涵。
[1]张忠平. 出版装帧设计文化与设计元素研究[J]. 中国出版,2012(2):27-29.
[2]陆弦. 数字出版背景下装帧设计的发展[J]. 编辑学刊,2012(5):75-78.
[3]朱莉莉. 基于材质和信息的书籍装帧艺术发展途径分析[J]. 出版广角,2012(10):66-67.
[4]敬威. 书籍装帧的设计元素与文化氛围营造[J]. 出版广角,2015(9):86-87.
[5]王伊陆.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对读者视觉经验的影响[J]. 编辑之友,2010(4):100-101.
[6]张明. 论书籍形态与现代装帧艺术的关系[J]. 美术学报,2007(4):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