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娅
案例:
国标本语文第8册“习作三”:“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请把你的新发现写下来。”一开始,学生的发现与作文所要求“源于生活的发现”有一定距离:有的源于书本——“蚯蚓怎样钻洞?”“乒乓球变圆了”、“菠萝泡盐水后的变化”;有的叙述生活现象——“月亮像弯钩”、“有人把油条摊摆在店外面”。于是,老师和学生一起重新解读了作文要求,指出发现分为5类:科学道理、人生哲理、时代变迁、“孩童发现”、“灰色发现”;指出发现方法多样:观察、思考、查资料、做实验,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并用。老师特别强调,不可做“文字二传手”,一经发现,作文以“再努力”记分!这次,学生的发现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题材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竹蜻蜓飞高了”、“南北桔子酸甜不一”、“成功偏爱有信念的人”、“做题如下棋”、“城里人爱吃农家菜”、“便民政策有不便”、“和平星”、“洗毛笔的杯子当画纸”、“是谁毁坏了地灯?”更可贵的是,学生学会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他们发现公交车的发车和忙闲规律后,运用这一规律,顺利等到车,还找到了空座位!
思考一:作文教学中,处理好“放”和“扶”的顺序
“扶”,指教师对作文要求的解读,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有人认为,先“扶”后“放”,有助于学生写作之路走得更平稳。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扶”与“放”顺序不可一概而论,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策略。在引导学生思考“写什么”时,宜采取先“放”后“扶”的步骤。因为“源于生活,善于观察”是金字塔习作要求,也是本学期差异教学子课题之一。它有三个层面要求:一是要有“发现意识”,二是要会“观察方法”;三是要有“记录习惯”。先“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现意识”,培养他们的开放思维。后“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适时的指点,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有利于帮助他们突破写作的瓶颈。在“放”和“扶”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强调第一手材料的积累,让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与发现,要求养成“记录习惯”。这一案例,教师采用了先“放”后“扶”的教学策略,不仅有效地进行了习作教学,也达成了上述作文实验三目标。
在指导学生“怎么写”时,教师采用了先“扶”后“放”的策略。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学习例文,还创造性地使用例文,让学生试着用学过的技巧为例文增色。如:1. 用象声词,如“噼里啪啦”。2. 准确使用动词。(“我”怎么运用这一发现把红豆、黄豆分开的:“我抓起一大把混合豆,放在茶几上,轻轻晃动着茶几,那黄豆迫不及待地跳到地上,而红豆安安静静地留在茶几上。不一会儿,红豆、黄豆各自回到自己的集体里。”)3. 结尾奶奶的神情、语言,与开头形成对比。(结尾可添上这么一句:奶奶看见分好的两盆豆,张大了没牙的嘴巴:“这么快就分好了,你可真有两下子!”)经过这一番指点后,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作文普遍写得具体生动。
思考二:作文教学中,处理好“堵”和“疏”的关系
为什么选择“源于生活,善于观察”作为差异教学子课题?因为我们发现,学生考虑选材时,“纸上”往往优先于“生活”。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有“惰性思维”,从“纸上”到“纸上”,题材已经加工过,语言组织更方便。二是因为学生缺少一双在生活中发现的眼睛,不善于捕捉“新闻”,不善于捕捉细节。对前者,教师要“堵”,严禁学生做“文字二传手”,一经发现,作文以“再努力”计分!对后者,教师要“疏”:开通发现的渠道,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如这一案例中,教师指出了5条发现之路。平时,教师及时补充小练笔,如让学生针对“纸飞机放飞活动”、“物价上涨”、“奥运圣火传递”谈谈看法;写写“抗震、安全自救”主题班会串词;打饭小插曲、红灯前的一幕,都成了作文的内容;一只闯进教室的蜜蜂,也成了作文的主角!只要学生写生活中的发现,老师就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充分的肯定。同时,教师还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选材,努力发掘“小细节,大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眼睛变得敏锐了,“这事可以写进作文里!”成了他们的口头禅。这说明,学生对“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一道理已有深刻的认识。
需要强调的是,“堵”和“疏”一定要相互结合,不可偏废。光“堵”,学生的思路无法打开,畏难情绪日益加重;光“疏”,学生在众多路径中,容易沿着别人的脚印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是教学的辩证法。教师适时“扶”、“放”,“堵”、“疏”结合,将有利于学生抓住新题材,写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