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冬梅
一、精心设计预习单,明确预习的方向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一次完整的学习可以描述为学生从他的认知起点到学习目标之间的认知发展过程。
老师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在课前对于教材内容钻研得比较深入,对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比较了解的话,课上才可能做到运用自如,浅显易懂。
二、重视预习方法指导,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想教好自己的学生,就得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科学领域,获取新的知识。
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这一句话说出了预习的重要性。因为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要提高预习的有效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在布置不同类知识的预习前,先花点时间指导学生怎样进行预习,那么学生不仅学会了预习的方法,更能发挥预习的作用,真正做到每次上课时带着自己对新知的理解或者带着问题去学习,提高听课效率。
1. 初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阅读时,要从教材例题的情景图中发现数学信息,尝试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2. 细读教材,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对于概念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概念;对于空间形体类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来感受和理解;对于计算类或解决实际问题类的知识,教材常以解答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而且因为有些有答案,会造成学生读完题后看答案的现象。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不劳而获,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碰到这样的内容,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 精读难点,思考、标注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因为有了问题,对新课的学习就有了目标。有目标的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如果教师再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预习效果的检查,增强预习的反馈性
教与学的优化存在于调节、校正之中。没有调节、校正,就没有优化。而作业检查是优化的中介,因为没有作业检查就失去了调节、校正的客观基础。
教师检查作业,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在教学效率与教学目的的对比中做出评估,从而得到调节未来教学计划与安排的可靠依据。学生则把教师的评估与自己的作业进行对照分析,最终也要获得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安排的可靠依据。
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有布置就要有检查,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预习,而不流于形式。
四、指导预习交流,重视预习的交互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为使学生的预习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以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想法、体会、见解、经验、实实在在地讨论,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再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关注交流的过程。在交流时,要求组长进行必要的组织,每个小组成员要主动参与,把自己完成的预习内容充分地和小组里的同学进行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认真倾听别的同学的看法,能够及时进行适当的评价,使交流有序有效。在交流过程中,对于自己完成的不对的地方要及时修改。
通过这样坚持不断地完成预习内容、交流预习内容,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一定会有进步,自学能力得到加强,自信心得到增强,数学学习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