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杰
近年来,我校申报了《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赏识教育》的研究课题,每位教师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关注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此新课题的理念指导下,我觉得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是我作为教师所必须研究的课题。结合我校开展的“赏识教育”课题研究方案,我在化学教学中展开赏识教育。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起。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热爱到热爱。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没会学。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几点体会。
在提问时开展赏识教育
学生刚接触化学课,尤其会对化学实验更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时间要对学生提问,有不少学生胆子小。不敢举手发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课堂的一切活动与“我”无关的想法,对学习失去兴趣,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就会变成一个“老实”的人,积极性很差。
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表现的欲望,如何让他们的个体得到满足,就靠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要让他们有胆量表现,有信心去做,因此老师要抓住时机,抓住他们的长处,适时鼓励。如果遇上他们不敢面对、没有信心做的、没有勇气回答的问题时,老师就要鼓励他试一试;如果一旦他们没有做好,也不要批评他们,更要给他们鼓励,不要让他们失去信心,进而保护好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赏识教育
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学生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为此。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式,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谈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及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就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它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让学生增强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激发学习欲望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在教学中要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新课时。有很多知识、实验很简单,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试着做一做,这时候老师不但要启发学生该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有信心试试看。例如用“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得出来,一定会做得很不错”“看一看,谁最棒,谁做得最好”等激励的语言,促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外,我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兴趣小组,目的是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生活用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着火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好学,并让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