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逆水行舟、逆境突围、逆势上扬”

2009-08-04 09:37刘学军
群众 2009年6期
关键词:淮阴淮安发展

刘学军

初夏已来临,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流”并未退去。在这样一种“严寒气候”里,如何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谋划的头等大事。我认为,只要我们真正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坚定“逆水行舟”的信心,找准“逆境突围”的路径,增强“逆势上扬”的锐气,就一定能妥善应对金融海啸的侵袭,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一、坚定“逆水行舟、破浪前行”的信心和决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危中寻机,敢于危中求进,完全可以在“逆水”中“破浪前行”。首先,必须认清严峻挑战。金融海啸风高浪急,暗礁丛生。尽管苏北地区外向度较低,但冲击同样在所难免。从淮阴来看,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加剧,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群众持续增收压力增大。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一定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估计得更周全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超前一些。其次。必须把准发展阶段。目前,淮阴综合实力已位居淮安前列,由苏北“垫底”进位到“中上游”水平,正处于主体产业由农业型向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转换、经济发展由运河经济向海河连通经济转变、人民生活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新阶段。特别是通过大力实施农村“三大攻坚工程”,进一步集聚了项目、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让淮阴人民看到了前景、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为淮阴劈波斩浪增添了新的“能量”。第三,必须抢抓发展机遇。汹涌袭来的金融危机,对淮阴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沿海开发升为国家战略,苏北纳入长三角发展规划;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台资加速集聚淮安,“南有昆山、北有淮安”初具雏形。这些都为我们跨越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淮河边上长大的人,最能体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只要我们坚定“逆水行舟、破浪前行”的信心和决心,沉着应对挑战,敏于抢抓机遇,就一定能在新一轮经济大洗牌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二、找准“逆境突围、爬坡突破”的方向和路径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危机逼近、困难重重的紧要关头,我们唯有顶着压力冲、放开手脚干、咬紧牙关拼,才能闯出一条逆境突围、爬坡突破、科学发展的新路。

一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点。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淮阴与发达地区最大差距在工业化,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引导企业抓住当前信贷利率下调、原材料降价、增值税转型改革等契机,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更新力度。健全企业经营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力争到2010年实现列统企业超350户左右,培育一批销售超10亿元旗舰型企业。围绕打造盐河、张福河“两大工业带”,大力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做大“四大主导产业”。提升开发区开发建设水平,创建知名企业云集、主导产业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最具投资价值的“都市工业园”;做深新区盐加工文章,创建全国知名“盐都”;推进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与村创业点“两结合”建设,力争三年后“三区”税收均突破6亿元。

二是以“三大攻坚工程”为主抓手,不断引领新农村建设。坚持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为核心,把“三大攻坚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抓手,围绕打造“江苏寿光”,重点培育蔬菜、生猪、家禽“三个10亿”产业。大力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引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社区合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到年底,确保低收入户年人均纯收入、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0个农村乡镇财政收入分别超2500元、3万元和千万元。

三是以城镇建设为主战场,不断统筹城乡发展。围绕城区创品牌,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做活城市经营管理文章,实施“八大工程”,建设“四大片区”,力争到2010年建成40万人口、60平方公里的中型城市。围绕创建精品街区,开展“集镇面貌改造年”活动,实施“三步走”战略,实现镇村面貌“脱胎换骨”:第一步改面貌、扩规模、聚人气,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快集镇人口集聚;第二步创特色、树形象、增亮点,在镇村建设上领先淮安、享誉苏北:第三步提档次、强功能、出精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形成城乡互动、一体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格局。

四是以服务业为突破口,不断推进服务业振兴。淮阴服务业多年来发展滞后、缺乏特色,与淮安北城区形象、综合实力位置极不相称。按照“消灭差距、拉长短腿、打造特色”的思路,开展“服务业突破年”活动,策应淮安大流通发展规划,编制市场建设详规,整合淮安火车站周边市场,引进一批中高档市场,放大市场集聚效应,尽快形成“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中有淮阴”的新格局。叫响刘老庄红色旅游、袁集生态旅游和“韩信故里”码头人文旅游“金字招牌”。打造以软件开发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

五是以招商引资为生命线,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坚持用“两手抓”,加快实施四大类222个重点项目。为淮阴跨越发展、抵御金融危机注入新活力。一手抓向外招商。按照全员招商、专业跟进、主帅出征的思路,成立专门班子抓招商,选调精兵强将,突出重点、握拳出击,以更大气魄发起招商攻势。围绕国家扩大内需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抗风险能力强的航母型项目。实行四套班子与分管部门、挂钩乡镇捆绑招商,重奖重罚、同奖同罚。一手抓向上争取。把落实好中央和省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作为当务之急,“抢”字当头,“对号入座”,争取更多项目资金“落户”淮阴。

六是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不断构建和谐家园。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关注群众疾苦。我们既要有善待之心。时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又要增强扶贫济困的实力,做到“没有一个得不到党和政府温暖的穷人”。坚持把财政收入新增部分60%以上用于兴办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期盼的就业、就学、就医、社保、交通等热点难点问题,多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三、增强“逆势上扬、拐弯跨越”的锐气和动力

面对席卷而来的金融海啸,我们必须增强“逆势上扬、拐弯跨越”的锐气和动力,磨砺锋芒、亮剑前行,奋力抢上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头班车。一是靠强化责任意识推动发展。要求各级干部争做抢抓机遇、推动发展的功臣,勿做错失机遇、贻误发展的罪人,破除“改革怕攻坚、创新怕失败”的思想,以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推动淮阴发展,造福淮阴人民。鼓励各领域“唱好自己的歌,走好自己的路”。跳出淮阴找位置、定标杆,创造更多领先淮安、享誉江苏、知名全国的亮点。二是靠确立“三干”作风抓好落实。集中开展“作风建设年”教育整顿活动,围绕“优化环境、跨越发展”主题,以铁的心肠、铁的手腕解决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立“埋头苦干、创新实干、紧张快干”的干事作风,营造“少说多做、说了就做、做就做好”的干事氛围。加强体系建设,加大对有职未尽责、有职不尽责的领导和因不作为、乱作为或行为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的干部问责力度。三是靠严格奖惩机制激发动力。构建科学考核、争先创优的内生激励机制,完善目标考评体系,新增“分组竞赛”奖。将20个农村乡镇分为三组,把开发区、工业新区、王营镇分为一组,把部门分为七组,在同台竞赛中比干劲、比实绩、比贡献。构建奖优罚劣、选贤任能的奖惩考评机制,对每组评出的前两名重奖、重用,对目标考评未达标且排位后两名的,单位所有人员一律不提拔、不重用。坚决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老问题。

责任编辑戈尚达

猜你喜欢
淮阴淮安发展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一饭千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淮阴:母爱之都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淮阴:活跃着一支“老兵”调解队伍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