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颖
[摘要]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的角色分析,利用基础财务理论支持,对其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因进行财务透视,发现动因集中在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和管理者利益最大化方面:通过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增加业务收入、避免投资不足、进行风险管理等提高商业银行价值;也有的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达到管理者利益最大化。同时,本文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了经济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动因;财务透视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银行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衍生金融工具促进了经济和金融发展,制造了无数市场传奇。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几乎每场金融风险事件都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据统计,每笔超过10亿美金的金融巨亏都是由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引起的,特别是目前以美国次级贷款衍生金融工具引起的金融海啸,正震撼着全球的金融体系,虚拟经济饱受煎熬,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现。一时间,“都是衍生金融工具惹的祸”讨声四起。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内部各主体的微观运行机制虽然受着宏观金融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更多地聚集风险影响着宏观环境。所以,人们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关注已不仅仅是其工具上的创新,更多的是对其风险的控制。
全球的商业银行几乎成为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也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逐渐推出相关产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国内金融开放和经营环境变革也加紧了步伐,商业银行正积极地拓展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而市场风险引起的所有金融损失的31%是由于商业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不当所致(Kambhu,2005)。为什么商业银行会热衷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而有代表性的金融损失却几乎归咎于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错误使用呢?
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动因是其风险管理的源头,对使用动因的研究也有利于了解衍生金融工具财务信息的提供质量本原。故本文从财务视角出发,对商业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进行分析并综述,以期为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时间短,但发展急速的我国商业银行有所助益。
二、商业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的角色
商业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既可充当衍生金融工具的经纪商、交易商,也可以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最终使用者,商业银行在不同的角色中所承担的风险也不同。
(一)经纪商的角色与风险
商业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中若承担经纪商的角色,其主要功能即找出交易的最终使用者或是交易对手,并做成交易。经纪商在发掘出可能的交易对手后,即为交易双方商讨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交割日、到期日、金额、信用条件等,促使交易合同的达成。经纪商的作用是帮助和协调交易双方达成合同,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由于经纪商本身并没有参与任何交易,其本身没有持有头寸,所以经纪商不涉及信用风险或市场风险。
(二)交易商的角色与风险
交易商是市场的造市者,它不但居于中介地位,同时也参与交易当中,成为交易双方的交易对手。在实务中,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商因为本身多为大型的银行或证券公司等国际性金融衍生机构,有能力发掘交易的最终使用者并达成交易及承担风险,因此通常交易商即经纪商。交易商虽然不是以持有头寸为目的,但分别与最终使用者签订合约,成为最终使用者双方的交易对手,因此会产生信用风险。有时交易商无法立即为客户找到交易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交易商可能暂时充当客户的交易对手,直到找到最终使用者为止,在此期间内的市场风险也随即产生。
(三)最终使用者的角色与风险
最终使用者是衍生金融工具真正的使用者,也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极为重要,他们既可以是交易商,又可以是最终使用者。商业银行若是最终使用者时,他们进行金融衍生交易的原因与其他最终使用者如公司企业等相同,无非是基于降低融资的成本、分散资金的来源、增加投资的收益率等财务处理或资金调度的原因,或是作为避险或风险管理的工具,抑或是用来调整资产负债的组合等。商业银行若是金融衍生交易的中介者(交易商)时,则其操作的目的在于获取手续费收入,同时藉此提供高度专业的服务以增加竞争能力,得到其他金融业务。
(四)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的角色
我国商业银行从事为规避自有资产、负债的风险或为获利进行衍生产品交易时,被视为衍生产品的最终用户,称为自营业务;而向客户(包括金融机构)提供衍生产品交易服务时,被视为衍生产品的交易商,其中能够对其他交易商和客户提供衍生产品报价和交易服务的被视为衍生产品的造市商,此类业务称为代客业务,代客交易是见盘平盘。
目前,我国可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业务的商业银行,通常是其总行国际部(或资金部)及海外分行可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经营自营及代客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并自行对外交易。其中,自营业务一般是根据外汇资产负债管理的需要进行,以套期保值为目的;而境内分支行只限办理代客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并向总行平盘。
三、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动因的财务透视与文献综述
运用现代财务和会计理论研究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动因并解释会计选择在其中的作用,是已有财务视角研究文献的主流。根据市场有效假说和MM无关理论,认为不存在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会计选择也是无关的。一旦市场是不完美的,放松MM理论条件,揭示各类风险就变得昂贵,暗示着银行的管理层有动机去减少这些风险,管理层有可能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和会计政策选择来最大化他们自己的期望效用和(或j商业银行价值;市场的不完美理论也解释了激励管理层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达到与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利益一致的动机;展望理论则解释了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行为。从财务角度出发,对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追求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动机上;另一个则是在追求管理者利益最大化的动机。
(一)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驱动研究
根据经典的MM理论可认为,在完美市场下,商业银行的财务决策是不会影响到其经营能力和对自身的投资激励,是否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都不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价值,因为投资者完全可以通过自制账户套期保值(指可以构造具有相同风险因素和期望收益率的投资组合来复制公司的套期保值策略)得到相同的收益(Grinblatt & Timan,1998)。但MM假设条件一旦放松,商业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就会通过改变现金流量而影响商业银行
的财务状况和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产生波动,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价值。
1业务收益创造商业银行价值的动机
随着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逐渐衰退,采用衍生金融工具为公司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产生了业务酬金收入,Wall Street杂志报道(Upin,Graniito,Scism,1994)在1994年第一季度,银行家联合会70%的收入来自对公司客户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销售,业务收入创造价值成为商业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
Smith(1993)也认为,银行家必须意识到销售风险管理的潜在收益,显而易见的收益是来自酬金收入,潜在收益则是银行家们通过挖掘新业务增进与客户关系所带来的创造价值的机会,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对冲风险的功能可帮助减少客户财务危机的可能性,银行也在减少自身风险中受益,尽管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但其若作为银行的利润中心来源还需要银行在财力、人力和声誉上有实质性的投资。Tufano(1989)则分析了商业银行的财务创新首要优势,描述了新产品发展经常伴随着高成本,衍生金融工具的研发应与相应的成本相适应。Hunter and Timme(1986)认为,规模和技术上的效率允许大银行更有效地开发衍生金融工具新产品,这样大多数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会限制在一系列独特的规模大且具有战略安排的银行中,而小银行会有比较少的机会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Carter&Sinkey(1998)、Gunther& Siems(1996)认为,只有少数的银行才能够成为风险管理和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商,剩余的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中成为使用者的首要目的是套期保值或投机买卖。Nance,Smith& Smithson(1993)、Mian(1996)认为,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与银行的规模相关,资本充足率和存款保险可以提供其使用或不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现在全面风险资本标准要求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支持其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Merton and Bedie(1992)认为,要求的权益资本是损失的缓冲剂,也是日常监管的有效方式,他发现权益资本与衍生金融工具之间关系显著。大银行不仅在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作为最终用户出现,也扮演着造市商的角色,为非金融公司提供场外衍生工具交易服务(Sinkey,Carter,2000)。
2风险管理创造商业银行价值的动机
具有高负债行业特征的商业银行可以从套期保值的项目中受益,减轻财务风险的压力,而倾向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套期保值程度与银行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数量相关。同时,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减少损失,还可以通过合理避税、增加投资机会、降低管理成本等途径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
Nance,Smith和Smithson(1993)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金融中介工具,有规避风险的作用,可以通过减少应缴税金、应付抵押费用和其他中介成本来提高公司的价值。Dionne和TfIki(2004)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量化当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等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应税收入的波动之后带来的好处。
Stulz(1990),DeMarzo和Duffle(1991)的模型证明,公司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可改善信息不对称,减少由于管理层决策行为不可观测而带来的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的成本。当公司面对具有正的净现值的项目,但由于财务约束需要债务支持而不能投资,导致投资不足时,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增加公司股东剩余索取权的状态,通过风险管理而达到现金流充裕和现金流不足状态之间的平衡。Froot,Scharfsteln和Stein(1993)验证了在外部投资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时,风险管理确实能改善投资不足的问题,使公司把握投资机会。
Smith和Stulz(1985)认为,财务危机是有成本的,即使通过对冲进行风险管理也是有成本的,但风险管理仍可以降低发生危机成本的现值和发生危机的概率。FehIe和Tsyplakov(2005)引入使用短期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动态调整套期比率的连续时间模型来讨论减低财务危机损失和税收损失的模型,研究发现财务危机与风险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单调的关系。
Heisler(1994)对风险管理和对冲风险进行了区分,他认为风险管理是根据银行的未来市场视角来调整风险的增加或减少,而对冲风险则是严格地减少风险的战略。风险管理的战略和对冲风险战略实施的有效工具之一是衍生金融工具,认为风险管理和对冲风险战略是商业银行采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
Alernetively,Kim,Koppenhaver(1992)研究表明,长期利率风险暴露、商业存款、资产净值率和较大的净损耗是导致银行使用互换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重要因素。Myers(1997)论述了在有效利用资金达到公司价值提高的前提下,使用衍生工具是一种有效控制风险和现金流的机制。Francis(1999)评论说,监管者意识到使用衍生工具潜在的降低风险的好处,他们也同时意识到投机性衍生工具交易的潜在风险。Pagano,Miohael Seus(1999)对美国银行业风险暴露和风险管理行为进行了一个经验研究,证明了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与风险管理行为的显著相关性。hemaively和Chandhry et al(2000)研究表明,使用期权衍生工具会增加市场风险,使用期货工具,即使数量或种类很少,也会增加所有类型的风险。Esty,Tufano,and Headfey(1994)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来说明银行为什么和怎样用利率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Venkatachelm(1996)发现,衍生工具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的利率风险。Zhan(2006)利用Diamond模型预测了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更好地进行系统风险的揭示与管理。
实证研究中有的研究证明公司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会带来的溢价甚至高达40%,有的则得出套期保值对公司价值影响甚微。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Carter等(2004)采用航空业公司证实了使用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由于降低了外部融资成本,公司价值可以增加12%至16%Bartram等(2005)的跨国研究也支持了正面的结论。所以,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商业银行价值成为其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之一。
(二)管理者利益最大化驱动
银行积极参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行为可能不为投资者所理解,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和对冲风险的行为层出不穷,从事金融工程金融创新的专业人士在满足客户特定要求时在衍生金融工具研发中使用了高级复杂的数学模型,其内涵的风险特质对于普
通大众来讲更加扑朔迷离,会计信息对其复杂性的披露难题,使其更具隐秘性。
在理想的完美有效市场的情况下,资产与负债的评估价值是基于未来现金流的期望折现现值的,这由证券市场的套利均衡保证,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完全可靠和相关的,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若能提高企业价值,则反映在市场上商业银行价值的提高。但现实中的市场是不完美的,衍生金融工具的财务信息一定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相应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就会产生。在逆向选择的情况下,银行内部利益相关者会拥有比外部利益相关者更多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这些信息对外部利益相关者有着重要的影响,内部信息的不均匀扩散将导致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无法保证市场的公平环境和正常运作。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管理层的努力程度无法很好地得到监督,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会计数据在不同的会计选择下的差异可能会被管理层利用,通过事后调整会计制度而影响契约的经济结果i或是通过对内部会计数据的调整进行盈余管理。所以,当其自身期望效用与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不一致时,商业银行的管理层有充分的机会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ColIins,ShackelfordandWahlen(1995)发现,将近一半的样本银行为对付监管而运用了5种及5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是普遍的。Whidbee和Wohar(1999)研究表明,当银行管理者的收入是公司价值的凸函数时,他们倾向于使用衍生工具:当他们的普通股股票处于升值阶段时,管理者较不愿意使用衍生工具。McNlcholsand Wilson(1998),Bartov(1993),De-chow(1996)通过大量的会计文献资料提供了丰富的证据,证明象其他行业一样,商业银行的经理具有利用衍生金融工具人为操纵利润的管理动机,银行经理是注重利润的。
DeAngelo(1986),McNichols and Wilson(1998),Jones(1991),Dechow(1995)和Guidry(1998)采用两分步法,将以公允价计价的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和损失进行分离,按动机将其还原并进行识别,构建了可辨析和不可辨析的部分,利用可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以交易目的和非交易目的为分析标准,按交易过程为动因划分,研究了银行经理如何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
Healy and Palepu(1993)指出,盈余管理减少了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信任度,增加了经理的交易成本,潜在地引起了财务报告的误导和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McAnaIly(1996)检验了一系列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现诸如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数据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风险信息,但极为有限。Visarut(2003)检验了商业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和利息率风险披露的差异,特别观察了财务分析师是否会错误地使用这样的信息进行利润预测,股票市场参与者对这样信息的使用是否体现在股票价格上。
Woodwand(1996)将SFANo.107的失败归咎于确保充分、透明的表述上,因为它允许商业银行采用它们觉得合适的方式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公允价值的信息。Venkatachalam(1996)检验了在SFANo.119的披露要求下,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可以解释银行股价的波动,比合同名义数据的披露和定性表述要有效。
Ahmed&Takeda(1995)以152家美国银行为样本,检验了证券投资的已实现投资收益是否受到管理当局操纵利润及其监管资本激励的影响。他们的检验结果表明,已实现投资收益的回归系数在正常时期显著为正,但是,当银行处于较低的资产会计回报率或较低的资本充足率时期(在确认这些投资收益之前)时,已实现投资收益的回归系数显著性地较低,该结果即使在控制税收筹划的影响之后仍然存在,该发现与关于投资者在对已实现投资收益估价时会考虑银行管理当局操纵利润和监管资本的动机的观点是一致的。由于会计准则赋予了商业银行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估值的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和自主选择权,所以银行管理当局对其公允价值的估计具有较强的操纵能力。Barton(2001)认为,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减少其资产价值变化的披露风险,暗示商业锻行的经理可能通过公允价值的估价,管理现金流的变化和应计款项等来进行利润调整。因此衍生金融工具提供了灵活而有效的盈余管理。
四、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启示
(一)可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在我国国内金融市场2006年底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拥有的绝对优势已对中资银行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积极开发并利用衍生金融工具,以适应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已成为中资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迫切需求,成为创造我国商业银行价值的新途径。
(二)可以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的利差收入,而国际先进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目前普遍超过50%,有的银行甚至达到80%,特别是以衍生产品为主的中间业务带来的非利差收入已占银行收入的比率在美国约为45%、欧洲为38%、香港地区为32%。全面开放后。竞争带来的存贷款利差会逐步缩小,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过分依靠存贷利差的银行盈利水平很容易受到宏观政策和信用风险的影响,因此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成为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途径。
(三)需以商业银行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
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开发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质量和分散风险以及风险识别、风险定价等方面显示了极大的效用,同时也可以盘活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持有的长期资产,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资产利用效率,因此受到了商业银行的欢迎。目前,商业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扮演最终用户时,主要是进行风险管理,对冲自己因利率、信用等风险而暴露的头寸,以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参与交易,但衍生金融工具在现实交易中是一把双刃剑,高杠杆的财务运作意味着高风险的隐患。而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尚待提高,因此更需遵循审慎经营原则,以保值为主要目的参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避免投机。
(四)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机制
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商业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完善的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应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所设立的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衍生金融工具的业务范围内部控制应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风险特点相适应,以合理的成本实现其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般商业银行的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包括:实行严格的前后台职责分离,建立中台风险监控和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应当体现权限等级和职责分离的原则,做到前台交易与后台结算分离、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分离、业务操作与风险监控分离,建立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如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中台和后台部门对前台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反映和监督机制,中台监控部门核对前台交易的授权交易限额、交易对手的授信额度和交易价格等,对超出授权范围内的交易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后台结算部门应当独立地进行交易结算和付款,并根据资金交易员的交易记录,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交易对手逐笔确认交易事实。
更为重要的是,高级管理层应当充分认识金融衍生产品的性质和风险。根据本行的风险承受水平,合理确定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限额和相关交易参数。如: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部门和人员在交易过程中的职责划分;交易人员和中间人的交易限额设定;各种合约交易限额的确定;重要账目核对的程序和核对的时间;交易凭单的编号和交易性质的确定;合约交割的操作程序和责任归属等。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应当渗透于商业银行的各项具体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并建立相应的风险责任制,明确规定各环节、岗位的风险责任。如前台交易员应当承担越权交易和虚假交易的责任,并对未执行止损规定形成的损失负责;中台监控人员应当承担对资金交易员越权交易报告的责任,并对风险报告失准和监控不力负责;后台结算人员应当对结算的操作性风险负责。而高级管理层应当对资金交易出现的重大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任何衍生金融工具的决策或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