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应多用短句

2009-08-02 06:37
理论观察 2009年5期
关键词:动宾短句长句

宋 歌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5-0175-01

麦尔文·曼彻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提到:“主谓宾结构的简单句是最易于理解的。许多通讯社在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使新闻报道具有可读性的关键之一是用短句子。”合众国际社提供一个数据:句子用词的平均长度,最易懂的句子,8个词以下;易读,11个词;较为易读,14个词;标准句子,17个词;较难读,20个词;难读,25个词;很难读,29个词以上。汉语情况也与英语差不多。一个句子内的语言成分越少越易读,至于理解,与词义字义及背景知识有关,不纯粹是个长短的问题。

电视新闻和报纸杂志不同,前者是听觉,后者是视觉。因此电视新闻的写作也要有所不同。听觉不同于视觉,它是稍纵即逝的,句子太长,听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这样的新闻稿也不能算做好的新闻稿。比如:齐齐哈尔电业局所属8个供电局、5个县(市)电业局、送电区以及高压供电局等单位分别在繁华地段设立宣传站、点,通过广播、图版、散发传单、提供咨询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了国家、部委颁布的保护电力设施和反窃电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近几年发生、破获的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窃电犯罪的典型案例。

这是一个长句,粗粗计算了一下有50多个词语构成,是合众国际社研究结论中很难读类型(29个词)的两倍,应当属于特别难读的句子了。也许正是因为句子太长,动宾搭配也便顾此失彼,出現了病句。“宣传法律、法规”可以,“宣传典型案例”则属于动宾搭配不当了。再看下面这个用例:

为减轻中小学生家长经济负担,纠正出版印刷、发行不正之风,杜绝为学生采购盗版教材教辅的违规行为,齐齐哈尔市新闻出版局和市教育局今天组织开展了“杜绝盗版,使用正版——全市千名校长、万名教师、百万中小学生及新闻出版界联合签名活动。

一个长句有100多字,播报费劲,听起来吃力。记者热衷长句,乐此不疲。苦的是播音员,不好把握。平心而论,地方台的电视新闻大家常有意见,板子不该都打在播音员身上。如果把电视新闻比做电视台奉献给受众的一道精神大餐的话,那么每一道程序都有相应的责任,从采购、加工、烹饪、装盘到摆台,哪一道工序出了毛病都可能影响这道大餐的质量,影响受众的口味。地方台的新闻播报,播音员的语速有时过快,他们反复与央视台比较后也承认确实偏快。不过强调稿件文字量大,不以较快的语速播不完。那么有没有压缩的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仔细推敲一些新闻稿,字数完全可以压缩。我们的新闻稿还可以写得更简洁、更明快一些。比如:

塞北鹤城纯朴的民风、热情好客的习俗让来齐的华商找到回家的感觉(定语多余)

前文已经说了“来齐访问”,这里“来齐的”就是赘语。或者不如直接说:鹤城人民的纯朴、热情、好客,让华商们找到回家的感觉。再比如下面的用例:

2003年,我市举行了第一届建设领域“四新”产品展交会,共有30多家省内外企业参加了展交会,成交额近三千万元。(后一句完全可以可省略“了展交会”)。

此外,地方台播音员播报新闻总的感觉就是“忙活人”,他们播得累,听众听得也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闻稿中长句太多。如此看来,要想大幅度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截然的界限。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电视新闻中的长句可以适当地改为短句。这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将长句中能抽出来的较庞大的修饰限制成分抽出来,改成分句或单独成句,不能抽出来的修饰限制成分与句子主干另成一句;二是把联合成分拆开,重复跟联合成分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排比句式。除了长句化作短句之外,记者还要努力提高写作基本功。

猜你喜欢
动宾短句长句
汉泰语动宾结构研究综述
短句—副词+谓语
短句—谓语+宾语
短句(主语+谓语)
科技英语长句的理解与翻译
从物性结构和语义特征看“动宾式动词+宾语”的语义基础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
“诊脉内环拥堵结点”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