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2009-08-01 04:48马绍骏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三宝郑和问题教学

马绍骏

有位学者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这里既提出了问题设计问题,也提出了启发和组织学生作答的问题,强调了问题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提问和引导学生作答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一、“问题教学”的注意事项

1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课堂提问应使学生处于以下几种心理状态:有一部分答案,但不完整;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没有答案;虽一时不能回答,但有回答的自信心。这几种心理状态正是处于“愤”与“悱”的境地,是提问的最佳时机。而作为历史思维来说,还需要必要的铺垫。

案例一:一位教师讲“新航路开辟”时,以2004年10月11日美国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委内瑞拉烧毁殖民探险者形象来导入,非常有创意。但是,教师没讲什么就提出问题:“假如你作为当时的西方人,到哪里去寻找财富?”等待的回答是“东方”。然后教师就解释造船、航海技术、地理学等条件。这个提问实在没有意义。因为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西方人为什么向往东方,西方人为什么需要香料、茶叶,为什么相信东方有黄金,这些都需要教师讲解。讲完这些,不用提问,学生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是,倒过来,学生还没弄明白,教师就提出这个问题,一个回答就把问题滑过去了,结果是囫囵吞枣。

2掌控好提问的方向

案例二(上面案例一的继续):讲完条件后,这位教师要求学生“设计航海路线图”。这个问题掌控的方向不符合该课的中心。我们应该让学生想象和体验新航路开辟的冒险和勇敢精神。那时的船都是木帆船,20几个水手驾驭的船,在茫茫大海中目标未卜的航行,所带淡水和食物越来越少,人的恐惧心理可想而知。学生是乐于想象的。而且,近年来欧洲有几次模仿新航路开辟的纪念活动,引入课堂不是很生动的再现吗?而“设计航海路线图”就没什么根据了,只能照课本描一遍,除了记忆几个路线图就没什么其他意义了。

二、提高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现在,我们提倡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然而真正的、实质上的互动,应该是师生之间在情感上、思想上、认识上、智慧上的交流与促进。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主要是培养学生有一种去想问题、产生问题的意识。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呢?

1强化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

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主动去参与、体验、内化,要重过程而轻结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创设一个个暗藏玄机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奇而生疑,产生问题。

2激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在教师不断的激励中,要让学生明白提问在学习中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引导学生从低层次提问向较高层次的提问发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案例三:教师在讲完长平之战后,问学生“怎么看赵括这个人”,显然这个问题是有预设答案的,也有学生马上就答出了“纸上谈兵”。就在这一问答本应结束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赵括这个人很了不起。”此言一出,连听课的教师都吃了一惊,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学生会这样说。任课教师请这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就回答说:长平被围三年了,几十万赵军和城中老百姓的吃喝怎么解决?外面的援兵又没有。摆在赵括面前的出路,要不就是活活饿死,要不就是投降秦军,但他既不是等死也不足投降,而是冒死突围。他就这么做了,虽然战败而死,但也是为国捐躯,怎么能说他是纸上谈兵呢?对于这个学生的解说,教师没有立即加以否定或认同,而是让班上的学生对此发表各自的看法,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在进行讨论的小结时,也是侧重在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提出观点,即进行历史评价时要站在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上考虑和要有证据支撑所说的观点。这位教师的做法,最值得肯定的是利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3正确处理好学生的提问

案例四:实习教师讲的课题是郑和下西洋。他在介绍郑和其人时,提到并写出郑和原姓马,小名三保,后来当了太监,人称三宝太监。当他正要接着讲郑和出使的事迹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郑和小名‘三保,他当了太监后为什么成了‘三宝?这两个字不一样啊。”实习老师显然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很干脆地回答道:“名字怎么写并不重要,这也不是本课的重点,我们还是关注郑和做了些什么吧。”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教师完全想不到的,教师又怎么来应对呢?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一种情况是教师对问题心中有数,那就直接解答,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如上列提到的“三宝太监”,教师就可以进行解释:郑和原来是信伊斯兰教,进宫后受太师的招引,受戒成了佛门弟子。由于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因此,人们称他为“三宝太监”,这与他的小名没有关系。另一种情况是教师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这在历史教学中出现并不奇怪,因为历史知识纷繁复杂,老师也不一定什么都通晓。如果采取积极的态度,教师就不坊直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去寻找答案,我想在下节课上我会给你答案。”然后在课下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做一些准备。还有的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我也不大清楚,班上的同学有没有知道的?如果大家都不知道,这样好不好?课后我们都去查查书或上网搜索,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然后我们再来一起交流。”这样的做法,就将问题摆在教师和学生的面前,将其转化为学习的活动,可以说是一种更积极的方式。而前面那位教师采取的办法是绕开了学生的疑问,这就像是在关上一扇门,关的是学生浓厚兴趣和积极思维的门,关的是师生互动的门。上而这两种情况多是属于知识性的。对于知识,教师采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坦溅态度,其实是会得到学生的尊重的,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去学习和探究,我们就能够由不知转为知,并能够使学生从中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第三种情况是认识上或方法上的问题,即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或观点,甚至是提出不正确的看法或观点。对此,重要的是教师应该采取民主的、开放式的态度,要让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全谈出来,然后再正面对应,或是教师提出自己是怎么认识的,供学生参考;或是像前面提到的观摩课中的教师那样,让其他同学都来淡淡各自的想法,在交流中逐渐解决问题。即使不同的观点不能统一也不要紧,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甚至是交锋中有所收益,这就是现在常说的“重过程”。

当然,历史教师要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提问,基础还是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有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历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史学功底和史学素养,需要长期不懈的学习和钻研。

猜你喜欢
三宝郑和问题教学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郑和下西洋
一屋三宝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一文读懂检察院各部门在干些啥:检察院里的“吉祥三宝”
珍品阁十一:【三宝佛】收藏:曾荣文
中国“郑和”号训练舰 抵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