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明汶川克枯人,1963年生,羌族。1984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中文系,新闻从业20年。从事羌学释比文化研究近20年,与人合编《羌族词典》、《羌族文化大观》、《西羌释比古唱经》等20多部羌学文集。曾任中央电视台《云朵上的羌族》6集电视系列片撰稿编导,发表诗词100余首。现为阿坝州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阿坝州羌学会秘书长,四川省羌学会秘书长。迄今已在全国举办《羌族释比的神性天空》等8个专题影展。
我与羌族文化
5.12汶川大地震让世界的目光开始关注中华民族这块根性的土地。然而十分之一的人遇难,包括3位老释比在内的100多位羌族文化人的离去给这个原本就处于文化经济孤岛的民族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置身羌汉之间,置身川西平原和川西北高原之问,许多因崇山峻岭而保留下来的活态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已不再只是羌族文化人与地方政府的责任,我曾于震后第一时间从马尔康赶赴震中家乡迄今已有6次全程自费拍摄。每当我看到那些红底黄字的标牌插于荒凉的大山,看到“祖国阳光照耀北川”,我的眼里就满含泪水、当然我深知我当下的责任还是记录记忆中的羌文化从人类学视角在羌寨田野上建立好别无他者的《影像羌族图为库》。
焦虎三诗人、人文地理作家、文化人类学者,西部藏彝走廊少数民族研究专家。主编国内人文地理第一套《藏彝走廊丛书》。著有《山河是一种慢》《云端的阿尔村》《留住美好的汶川》等少数民族田野考察专著。其耗时两年在汶川龙溪乡进行深度而全面田野考察后写成的羌族专著《云端的阿尔村》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收藏并推荐,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收藏;学术界将此书作为“进入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村寨调查研究在规模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突破”的代表作品加以介绍。《云端的阿尔村》与《留住美好的汶川》被收入《羌族文化学生读本》,作为重点参考书目推荐。由于其对羌族文化的研究成果及影响力,汶川“5·12大地震”后被众多媒体邀请为“羌文化”专题的顾问。
我与羌族文化
羌族是一个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民族。在组成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少数民族族群中,一方面,只有羌族今天仍然存在,另一方面,羌族是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最为重要的族群,今天西南众多少数民族的祖源,都可追溯到羌族身上。2005年7月,当我第一次进入阿尔村时,大脑中几乎是一片空白,这种苍白深深刺痛了我。我想:书写与记录羌族文明的意义,不仅在于如何推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更加充分地代表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一方面,以羌族为代表的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失正在整体性消逝,另一方面,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失又是全人类共有的遗产。它关乎文化与一个族群的权利,这是比我的文字更为重要的东西,但它们,很多时候,又要依赖文字和影像记录下来。
刘乾坤一位长期关注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的媒体从业人员,在台湾汉湘(成都)文化公司担任过编辑部主管和设计部主管,曾在《四川画报》担任过策划总监、《中国西部》担任过策划总监、副主编等职,现为《中国国家地理》特约编辑。主要从事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拍摄和写作。策划出版过《画说西藏》系列丛书,创作过《四川藏区之旅》、《香格里拉之旅》、《四川假日游》、《藏羚羊自助旅行手册——四川重庆》、《走遍中国一四川》、《成都美食地理》等旅游文化类图书。
我与羌族文化
羌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是中国西部氐羌系中的一支。氐羌系最早是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因为战争、自然等原因由北往南迁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西部特别是横断山区中的各少数民族,只有岷山山脉的羌族保留了“羌”这一族名,而且保留了很多古老的文化,如原始宗教,信奉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释比文化、邛笼建筑文化等,是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
秦昌平成都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香港名家摄影研究院会士。曾深入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阿坝、甘孜等地进行民俗探讨,十年曾十几次深入茂县、汶川等地,拍摄羌人生活习俗至今。现为自由摄影师。
我与羌族文化
古羌经过千百年的分化,成为今天十几个独立民族的重要源头,许多民族都有羌族的血源,而部分生活在岷江上游河谷地带的羌族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立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羌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其羌绣、羌笛、羌歌羌舞、咂酒酿造、婚俗葬礼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羌人几千年没有文字一直靠释比们敲着羊皮鼓,念着经文做法代代相传。
那羊角花开满前山后坡的羌寨,带着大山给予我的那份纯粹与朴实让我久久眷念。
余茂智现为《四川画报》责任编辑。多年来努力试验用摄影的方式来表达一个地域在历史进程、社会变革中的风土情愫,以期以摄影者个人的微薄力量,建立一个县有个体观看的当下文本。
我与羌族文化
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顷刻间,山河变色,房舍坍塌,家园变成废墟,顷刻间,亲人永逝,生死别离,天人永隔。
大地知道一切都已改变,但前不久,我电话汶川的一位羌族朋友,他说,和其他地震灾区的人们一样,他们也正用坚强的脊梁托起重建家园的信心,还说,“日美吉”也是一如既往在举行,“欢迎你来哈。”
我就想,羌,既从历史的最深处走来也一定能坚强地走向历史美好未来。其实祝福羌,也就是在祝福我们大家的美好未来,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袁蓉荪四川成都人,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毕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摄影作品入选第18届、19届和21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曾获“富士胶卷杯”全国摄影百佳、柯达杯《中国摄影》99年度专业反转片优秀摄影师提名、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四川摄影艺术展览金奖、银奖。
我与羌族文化
很喜欢羌族的文化,很古老,很多民族部受到羌族文化的影响,在不少少数民族中都能找到羌族文化(古羌)的影子,如羊图腾、羊皮褂子、羊皮鼓、白石崇拜等,我觉得更应该加大力度来保护羌族的各种文化遗存和文化现象。
余世兵羌族,1987年生,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人。2006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在学校,始终热心于羌族文化的宣传,组织过多次关于羌文化宣传的活动,如“羌族文化图片高校巡展”、羌历年庆祝活动等,都取得了一致好评。曾以“羌族文化调查与收集计划”项目荣获首都大学生支援灾区重建家园项目大赛金奖。
我与羌族文化
我心目中的羌,传奇而平凡,带着浓厚走来,向着宽广向前。
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将会是一场长期战斗,欲速则不迭,要用每一次微小的胜利慢慢堆砌。但最终,她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大文化中的一座瑰丽长城,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美丽。
我,有幸成为这群人中的一个。
孙吉1980年生,四川眉山人,四川大学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为人文地理杂志记者,现就职于藏羌文化保护机构,从事西南山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
我与羌族文化
羌族文化的历史命运与当前现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讨论的样本,这个样本的背景是一个自然隔绝与人文交流同时存在的双重环境,线索则是频繁的资源争夺与战争冲突,在各种突发事件以及外界强力的介入下,一个生活于交界缓冲地段的边缘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完成构建,衍变、融合,嬗递以及传承。
陈艾,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2004年始接触摄影,认为摄影应该反应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而不是简单的记录。
我与羌族文化
羌文化有几千年的文化根基,历史悠远,与华夏文化的起源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关注羌文化,就是寻华夏文化的根。羌文化在不断地流失,关注并抢救羌文化,迫在眉睫。但是我们不是要重塑一个伪羌文化,而是要真正从羌文化的本源上挖掘几近流失的东西,并关注羌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变化,由此对文化的起源与演变,得出一些总结性认识。
李贫1989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1992年中国高级摄影班进修结业,1998年赴美国纽约大学摄影艺术学院进修结业。曾在电视台、报社工作,现在四川省绵阳残联负责宣文工作。
我与羌族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信息化飞速发展,一些民间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艺术也在快速走向没落和衰亡,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和后继无人,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中国民族文化之大问题一个国家的独特民族文化,就是这个国家独特的代码和与众不同的魅力,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就是让历史成为我们未来永远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