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文达 刘荣强
摘要:文章以口译的思维特点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了本科阶段口译课程的设置,提出了语言、知识教学与口译技能教学双轨并进的模式。
关键词:口译思维特点;课程设置;双轨并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6-0168-02
当人类开始迁徙,不同语言的人开始交往,就出现了口译活动。因此,口译是一种古老的技艺,它的出现早于文字的出现。而现代的口译职业化则起源于20世纪的欧洲。自此,口译逐步脱离了最初随便找个懂点外语的人来进行的随意性,迈向了职业化进程,以掌握了专门的口译技能的人提供口译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外经贸往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大加深,使得口译职业化趋势愈加明显。口译的职业化特点促成了口译教学的专业化。口译作为一种专门化的职业,必须通过专业培养,才能保证口译员的专业化工作方式和工作状态。2006年,国家教育部首次批准三所高校建立翻译系,进行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实验。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批准了13所高校建立了翻译系。这就为口译员的专业培养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教学课题。
专业口译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能熟练运用口译工作语言、掌握专门的口译技能、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的职业口译员。以前的口译教学是放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四年的本科学习经历,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外语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储备之后,再加以口译技能的训练。而对于本科学生而言,外语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非常有限,再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进行课程上的安排设置,就成为了口译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想使本科阶段口译专业课程没置做到科学性、可操作性兼顾,就必须对口译的思维特点有清楚地认识和理解。
一、理性理解:口译职业的思维模式
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写、读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
(梅德明,2000:8),译员必须对原语进行听辨、理解、记忆、分析、语言代码转换,然后用译人语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整个过程中,语言符号转换只是手段,真正的任务却是意义再生,使信息得以传递。正如刘和平指出的,“口译技能主要表现在信息的接收和转换上,具体讲,表现在其思维特点上。单语言语理解和言语生成几乎同时完成,而口译理解和表述由于使用的语言不同,需要有意识的信息加工和处理……”(刘和平,2008:37)这个加工过程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其规律可循。
关于口译的思维过程,法国释意派的代表人物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将其概括为:
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表达
按照巴黎释意学派对口译工作程序这种三个步骤的划分,可以看出交替传译的特点是其各个工作程序呈“历时性”线状展开。最为基础的理解阶段就是将语言含义同语言外知识结合产生意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理解就是在听或读到语言材料后对其进行意义构建的过程。鲍刚指出,口译的理解与一般人在交谈过程中的理解是不同的,“这种理解表现为某种将注意力指向话语的整体,并对内容进行思维加工的心理努力,目的是将原语贮存以便传译。”(鲍刚,114)这种理解方式就是口译独有的“思维理解”或“理性理解”,“是一种口译中普遍存在着的分析与综合并存、潜意识与意识并存、语言载体与非语言载体并存的口译职业思维现象。”(鲍刚,134)
在思维理解的过程中,首先是对原语的听辨。在听辨过程中,译员的大脑会启动双语语言长时记忆库中的语义经验和句法经验,对原语声学刺激做出自动化语音反应。但是这一过程必须是在熟练的前提下进行,以语言或语言外知识(如话语主题、语境,译员的个人经历、语言和社会经验、常识和百科知识,译员的专业知识等)为参照,而这几方面又是以某种“整合”性质的智力加工模式作用于译员的理解过程。也就是说,译员在进行听辨的过程中,几乎在同时就启动了口译的理解程序,参照语义编码、话语主题、语言环境等各种信息开始对语义进行查检,结合语义、语言外信息加工出原语的“意义”。这一加工过程又有两个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的加工(boltom-up processin)与“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eessing)。
“自下而上”的加工就是译员在听辨过程中对语音群进行语义的查检,进而加以意义加工,建立语段中的“意义单位”,并将此过程纳人整体语篇的意义理解的轨道。这个加工过程是分析性质的,是对语言编码的自动解译过程,其目的是摄取原语的语义特征。在这一加工过程中,译员的首要工作是进行词的语义查检。译员将完成对所有词汇包括关键词汇的语义接收,同时将关键词语外的语言形式抛开,如原语的句法。这一过程中,译员从具体感知到的语音、单词、句子及语篇等信息材料逐层向上,直至达到理解的阶段。这个过程是通过声音的识别、单词形象的架构、命题的编制等层层激活译员大脑中的语言知识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因此,这是“数据驱动式”的过程。
“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正好相反。这一过程更具综合性质,目的是整理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译员启动原语主题、交际环境和语境等相关知识,从原语意义预测人手进行辅助性语义查检,同时迅速对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加工,进而确立该语段的意义,再将其运用于语篇意义的理解。这一过程中,译员是从宏观的角度利用自己对社会、文化等外部语境、讲话主题及发言人的了解而进行语义理解。也就是说,译员的已有知识与语义推理共同作用,使得新输入的信息与译员的意义预期得以吻合,从而理解语篇的整体意义。这种方法是运用“高层次的普通常识”去知觉“低层次的语言材料”,因此是“概念驱动式”的过程。
因此,从主体上看,口译思维属于抽象思维,更注重逻辑推理和分析。“在这里,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主要形式。”(刘宓庆,96)口译的思维是针对原语内容、原语逻辑关系、相关认知信息等语言外信息,或是原语中个别的关键词语做出的职业化认知心理反应。勒代雷在《口笔译概论》一书中指出,“译者在理解意思阶段,感知是一种非自觉的过程,而解释却是一种自觉的过程,是为理解而做出的一种自觉的努力。”(孙慧双译,9)实践也证明了,译员在实际工作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这种“思维理解”的工作方式。
二、知识+技能:口译专业课程设置的双重考虑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听辨与理解过程中,达到对原语的理解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需要译员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智力分析能力。对于一名合格的职业口译员来说,这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缺一不可的。“自下而上”的理解方式着重强调译员的语言知识,“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强调的是译员的文化背景知识、与主题相关的语言外知识。而在理解的
同时,译员还要在瞬时完成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把接收到的信息在译人语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这对译员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所以正如王立弟所言,“翻译特别是口译,是把人的语言能力逼向极限,是要调动其所有的知识潜能才能够承担的一项任务。没有娴熟的双语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一句空话。”(王立弟,2007)
对于这一点,口译理论界与教育界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仲伟合提出了译员知识结构的板块组成模式,即:KI=KL+EK+S(P+AP)。在此公式中,KI=KnowledgeRequiredfor anIn-Ierpreter(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KL=Knowledge ror Language(双语知识板块);EK=Encyclopedic Knowledge(百科知识);s(P+AP)=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Skills(职业口译技能+艺术表达技能)。这一板块结构就为口译专业培训提供了一个课程设置的框架。从这一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对口译员的培训必须从双语知识、百科知识及口译专门技能三方面着手。杨承淑在其著作《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中也把口译教学的要素归纳为三个方面:语言、知识、技法。
那么对于本科学生来讲,正如本文开篇讲到的,他们的语言水平尚待提高,语言外知识相对比较匮乏,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笔者认为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应当是语言、知识教学与口译技能教学双轨并进的模式;其中,语言、知识教学是基础,而口译技能则是核心。没有技能的训练,口译专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仅仅成为语言学习的另一条轨道;但另一方面脱离了语言、知识教学,学生在不具备基本的双语语言基础和各种专业知识积累的情况下,技能训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在本科阶段,这两方面既不可各行其是,也不可重此轻彼。
对于技能训练的课程安排基本是达成了共识的,笔者在此不加赘述。根据笔者教学中的经验和面临的困惑,更多地想谈谈语言知识教学的课程设置。口译专业的语言学习,其重点并非仅仅学习一些语法、词法,扩大词打_量而已,而是学习语言,使用中的语言。具体来讲,就是口译工作所使用的语言是专门的“工作语言”,既有别于日常生活用语,又不同于文学用语,语阈级别相对较高。因此,口译专业的语言学习必须与传统的外语专业的语言学习加以区别。而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在清除语言障碍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对不同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方法,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语篇推断和思维能力,以期为口译技巧的学习与运用服务。
因此,本科阶段的口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要保留传统的语言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如精读、泛读、听力等;但是必须在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自我练习方法上加以区别。在教材方面,传统的外语专业使用的教材更注重生活化,文学性较强,与口译的“工作语言”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并不适用于口译专业。口译专业的学生应该更多地从时政阅读中提高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其基础课程教材的选用应当更为灵活,更加紧跟时事。比如泛读课,不妨脱离已有的课本,而把目光转向国外期刊,选取近期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报道文章。一来可以学习语言表达,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相关主题,积累相关语汇。而听力作为口译技能的基础,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口译工作对听力的要求需要学生养成积极听解理性加工的思维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单靠口译技能训练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听力课在训练方法上要根据这一要求把听力技巧的洲练重心从传统的“按图索骥”式转移到口译能力所要求的积极的理性的听解能力培训上,多做概述、复述练习,为学生这种听解习惯的养成创造条件。同时材料的选取更要题材广泛,以国外媒体的时事报道为主,辅以各行各业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加专业词汇积累。
三、结语
口译工作需要语言知识同其他认知知识的结合,加上逻辑推理和分析,以及对各种语体特点和主题特点的了解,是各种能力的一个综合应用。其工作方式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内在的思维特点,这就为口译员的培训带来了考验,为口译培训中的课程设置带来了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加深,中国将需要更多的各层次的职业化口译人才。口译教学事业方兴未艾,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其中,建立并完善适合中国国情需要的专业口译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