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
摘要: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文章回顾了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对引进BETC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BETc课程模式下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历程,就如何利用该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BETC模式;本土化;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6-0158-02
工学结合是近两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使用频率最高、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百科全书中对工学结合解释为: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积极响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自2005年引进英国爱德斯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的BETC教学模式,将其精髓与我院教育特色相结合,立足我院教育的现状,对以酒店管理专业为龙头的管理服务类专业群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走出了一条工学结合形式下的BETC教学模式。
一、英国BTEC课程模式简介
BTEC课程是英国政府所属的爱德斯教育基金会(EdexcelFoundation)的品牌课程。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5700多个中心实施BTEC课程。其特点与教学要求如下:
1、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念。该模式课程观念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即学校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要求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参与社会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其综合能力。
2、以获取专业的能力与通用的能力为课程目标。BTEC课程教学大纲一般设有4—5项专业能力目标。该“能力目标”是从课程的任务和企业、市场的实际要求角度设计出来的,符合人们“实践-认识-实践”的规律,学生通过一定的时间经过努力可以实现达到的。该课程要求根据专业能力目标分别组织、设计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策略。
3、BETC课程模式特色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通用能力是指可迁移的能力,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也是迎接就业和市场竞争的必备能力,体现在:自我管理和发展的职业规划能力,与他人共事合作、交流的社会交际能力,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工作实践能力,数字的应用、科技的应用、设计和创新等科研能力等方面。BETC课程模式要求将通用能力的培养目标落实在每一课程中,使之具体化,可执行、衡量。
4、考核方式的改变。BTEC课程大纲规定主要以课业形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完成课业进而完成课程学习。BTEC课程的课业设计必须具备真实的企业背景,课业的目标就是解决企业的市场问题。每一个BTEC课业一般都须包含需要学生实现1—2项专业能力目标和3~5项通用能力目标。
5、BTEC课程需要教师再设计。BTEC课程规定内容的同时,又为教师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留有充分空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没计,以期达到课程目标。
二、我院BETC模式下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改革
我院在引入BETC模式的过程中,并没有照搬英国的BETC模式,在消化吸收该模式精髓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结合我院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国家提出的工学结合的方针,进行了洋模式的本土化的课程开发和教育模式的摸索实践。
1、开发课程和设计专题。酒店管理专业是我校的示范性专业,每年都会由课程开发组对该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依据酒店实际工作内容和程序分别设立一系列专题,把各相关知识纳入同一个专题,组成一个包含若干知识点、能力点的教学单元。由若干教学单元组成课程,新课程以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为突出特征。
课程开发组由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的骨干和聘请的酒店高级管理人员等专业团队组成,要时刻掌握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变化,切实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安排培养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教学大纲,有目的地针对学生理论授课。
2、课程设置结构分析。BTEC课程没置考虑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性,设有基础课、核心课和选修课。基础课是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科目,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政治素质和计算机能力。核心课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职业岗位要求中相对不变的规律性、政策性、概念性、基础性的理论,它反映了社会对劳动者基础素质、能力、知识的要求。一般核心课3—5年保持稳定。选修课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职业岗位的个别能力要求、社会短期需求、教师个人能力等,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学生和教师可根据自身的要求和专业发展特点确定选修课。选修课一般要求学生选择10门,每年根据社会需求预测调整下一年的选修课。
3、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酒店专业课授课中采用了BTEC模式中的“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形式,即三分之一课堂教学,由教师讲授;三分之一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进行自学或讨论;三分之一社会实践,在校内酒店实训基地进行模拟实习或者以酒店为依托到酒店的实际实习。
传统教学过程以教法设计为主,BTEC教学过程则是围绕学生的“学”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在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课程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目标及教学时间要求,教师课堂活动讲解不得超过1/3,2/3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活动、查阅资料、市场调查和到酒店实践等,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学中教师强调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活动,教师针对学生的性格、能力、特长差异,指导学生合理组合分工,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增长才干。
4、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方法:(1)确立以课业形式的评价与考核方法。为了能更好地向社会输送优质的毕业生,专业课程的考核采取以课业考核为主体的考核方式更能体现现代的教育理念。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学生学习情况来设计课业,通常布置一项大的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一门专业课根据课程内容安排2~3个课业,一个课业通常包括3-5项关键技能。课业设计要求:首先是介绍背景,交代清楚这项任务产生的原因、原始条件、学生的角色关系和可利用的资源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明确任务内容与要求。按照由易到难和逐渐深入的原则,将大任务细分为若干小任务,详细描述每一个小任务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需要完成的工作有哪些,应从何处人手完成。第三部分是评价标准。分成三个等级:不及格、重做、及格、良好、优秀,对应每一个等级详细描述完成任务的状态、达到的指标和教师评价的标准。评价标准的详细程度要达到学生完成课业后能根据评价标准自行评定成绩。第四部分是学生能力表现,其中包括专业知识点的掌握、专业
技能的获得以及通用能力的锻炼。(2)以课业形式为主,其他形式相结合的最终考核体制。整个教学不是以最后的考试为唯一考核依据,平时的课业将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主要标准;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课业+考试”、“课业+实习”、“课业+案例分析+成果”、“课业+成果”等多种方式考核,其中课业成绩至少占到60%以上。不仅对于学生的要求提高,而且对教师也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对该课程有全局把握的能力,能安排合适的课业让学生整理完成,能对学生课业进行正确的批改。酒店管理专业中已在《现代酒店管理》、《管理学》、《形体与礼仪》等课程中采用不同的课业考核形式。
5、特殊的申述制度。课业设计开始就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考核评价时更要参考酒店或相关从业人员的意见。课程进行过程中与课程结束后,给予学生的评价是公开的。学生拿到课业要求的同时会得到详细的考核标准说明,课业呈交后如果学生对教师所给成绩有疑义,可以向任课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要求教师解释,教师解释不满意的,可以向系部委员会提出异议,结果仍不满意的,最后向学院委员会提出重新评定。
三、我校工学结合下的BETC模式探索
我院在BETC模式课程的设置上,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发展的职业规划能力,与他人共事合作、交流的社会交际能力,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工作实践能力三大能力。这三大能力的培养在我国“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制度下难以实现。在新的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可见,工学结合下的教学模式为BETC教学模式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教学环境和平台。我院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上拓展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教学、研发为依托,扩大校企互利互惠的结合点上积极探索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为BETC模式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
1、大胆尝试1.5+1.5的教学模式。我院学生在校三年,我们采用了1.5+1.5的模式,在校学习一年半,在酒店实践一年半,校内和校外的时间比例为1:1。建立以“就业实习和顶岗实习”为主,辅以“订单”培养和双元制等多种模式的办学体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学外置”等方式整合酒店和学校不同的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针对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除了在校内建立实验实训设施以外,我校还和济南舜和酒店、日照雅禾酒店、日照碧波酒店、日照魏园居酒店等多家酒店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前一年半的时间学生除了在校上课外,课外时间和酒店协商,到酒店工作锻炼半天或几个小时;后一年半,学生在统一安排的时间由带队老师去实践锻炼。
2、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生实习的管理制度。根据实习的口的妥善选择实习单位,并就实习事宜与实习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实习期问双方的管理责任。双力安排稳定的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实习期间,酒店要与学院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确保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的健康开展。学院安排带队教师和学生一起吃住在酒店,教师主要负责管理学生、协调学生和酒店之间的关系、保护学生的安全。学生在实习期间,严格按照酒店的规章制度执行,不按规定的酒店可扣其工资,实习鉴定中降低档次。
3、激发培养学生积累三大能力的教学环境:(1)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始终是学生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不断完善的一个动态蓝图。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先要对以后的职业范围有清晰的认识。在进入酒店后,要牢记是酒店的职工,严格按照酒店的要求去做。酒店根据需要把学生安排到不同的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换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挖掘到自己的优势和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劣势,力求做到扬长补短,确定的职业生涯途径,由此确定自己的能力培养方向,不断提升职业素质。(2)工作实践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之余学到理论课程,采用教学外置的方式,学校和酒店相合作,聘请酒店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讲课。由酒店结合实际,选择白天或晚上参加集中授课,可解决学生“工有余”而“学不足”的问题,保证专业理论课的授课量。在工作中,这些管理人员是学生的领导,在讲授中,又是学生的老师。通过顶岗实习,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既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也实现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成长为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3)社会交际能力。从BETC的课程设计到工学结合方式完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这个整个过程都要求在处于主动的、动态的和互动的状态,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直接抛头露面在真实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必须利用一定的社会交际技巧去解决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四、我校BETC本土化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学院为保证教学质量,学生高考后经过面试才能进入酒店管理专业,每年学生人数大约在50人。工学结合学院选择星级以上的酒店,避免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和实习,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由酒店和学校共同管理和监控。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我院完成了对该专业先进的职教模式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得到了锻炼,培养了一批教育观念新、改革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双师”教师。学校的骨干与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发酒店专业的精品课。
学生从进入酒店的第一天起,就成为了企业的员工,有一种职业意识,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了酒店的形象。从刚开始的业务不熟练,到以后成为了酒店的部门骨干,学生逐渐向星级员工努力,从2006年开始我们不少学生被酒店评为了“酒店优秀员工”。学生在教学外置利用酒店的资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课堂内外融为一体,校内校外连成一线,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深入到酒店真实的环境中去体验,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和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才能真正地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思路。通过1.5+1.5的学习模式,加强了学生在酒店工作的时间,学生可以通过边学习边练习,通过劳动取得报酬,实现了半工半读的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