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周期性波动的来源分解

2009-08-01 07:06王少国

李 伟 王少国

摘要:测算了1978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并以收入来源分解基尼系数法对其增量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受改革进程和宏观政策的影响我国城乡差距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波动;体制变革促使城乡居民分项收入比重变化引起的结构性效应推动城乡差距长期上升,为缓解改革中的偏差采取的调整性政策使各分项收入在城乡间分布发生变化的分配性效应曾两次促使城乡差距短期缩小;综合两种效应分析,二元体制下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差距贡献最大,对此做了实证分析并给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比;差值基尼系数;结构性效应;分配性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3-0054-06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

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以1978年为基期分别按城乡各自的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后,我们运用城乡收入比和差值基尼系数公式计算了1978年以来的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如表1所示)。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无法将城镇居民享有的各类隐性收入和福利补贴计算在内,因此计算的城乡差别要小于实际值。由表1、图1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收入比和按差值法计算的基尼系数均呈现出缩小一扩大一再缩小一再扩大波浪式上升的周期性波动发展态势。按波峰年的城乡收入比计算,我国城乡差距在30年间经历了两个周期:1978年(2.57)到1994年(2.39)为第一个周期,1994—2007年(2.84)为第二个周期。两个波谷年分别是1985年(1.59)和1997年(2.05)。目前城乡差别处于第二个周期的上升阶段,2003年以来城乡收入比增加速度明显放慢。虽然从城乡差别绝对额看是历史最高时期,但是从反映相对额变化的城乡收入比看,2007年(2.84)也只是比1978年(2.57)略高,也就是说,考虑价格因素后用城乡收入比衡量的我国城乡差距仅比改革前上升了10.4%。而差值法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中考虑了城乡人口权重,由于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镇人口比重也是上升的,故采取基尼系数计算的城乡差别上升较快。以城乡收入比计算,2007年城乡差别比1985年的波谷点上升了78.2%,以基尼系数计算,2007年城乡差别比1982年低点上升了151.1%,根据基尼系数划分区间,2000年以来城乡差别仍然小于0.4的警戒线,属于相对平均,而且增速减缓。城乡差距的规律性变化,可以用我国的改革进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来说明。

1978—1985年和1994—1997年是城乡差距两个下降周期。(1)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管制的放松,刺激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绝大多数农民从农业快速发展中受益,1985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1978年增加140%。而同期城市经济改革相对滞后,城市经济缺乏活力,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幅度也低于农村居民,1985年比1978年只增加了48.7%。(2)由于1993年下半年我国开始实行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控制过热的经济增长,1996年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这轮经济过热是由城市发展过度扩展引起的,因此紧缩政策对城镇的影响要大于对农村的影响。1995年后,中央政府实施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政策,促进了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长。1994—1997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12.7%,而农村居民增加了31.7%。

1985—1993年和1997—2007年是城乡差别的两个上升周期。(1)1984—1988年改革重心转移到城市,重要改革措施有两个:一个是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提高了职工劳动效率,从而增加了工资性收入;一个是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的同时拓展了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促使城镇居民收入从1985年到1988年增长了16.2%。同期农村联产承包制对农业生产的激励效应逐年递减,国家对农产品收购价格相对稳定,使得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增幅只有3.5%。(2)1989—1991三年时间是经济调整时期,城乡差别变动不大。1997年后政府制定了扩张性的宏观政策,经济从2000年开始步入长期的增长轨道,出口导向的“三资”企业和中小企业蓬勃兴起,带动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并促进了城镇就业,也使城镇居民收入由1997年到2007年增长了159.4%,而同期农村地区由于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导致“谷贱伤农”,农业收入增长缓慢,乡镇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人力资本长期没有提高,工资性收入增幅要小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从1997年到2007年只增长了74%,而这还主要得益于2003年以来的中央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例如,从2003—2007年4年间增加的收入比1997年增长了47.7%。

二、城乡收入差距周期性变化的来源分解

按《中国统计年鉴》划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全部年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项。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项。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统计口径基本上是一致的。城乡差距变化的影响因素总体上看主要有:(1)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城乡经济社会体制的变革对各分项收入构成造成的影响。从城乡居民总体平均分项收入来看,1981年和2007年工资性收入分别为180.33元和1148.9元,增长了5.37倍;经营性收入分别为66.12元和369.31元,增长了4.58倍;转移性收入分别为26.79元和340.57元,增长了11.71倍。财产性收入1988年为1.1元,2007年为48.64元,增长了43.1倍。可以看出,随着体制变革各分项收入增长变化是不相同的,由于各分项收入增长速度不同而引起比重的变化对城乡差距造成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结构性效应。(2)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国家各项具体的经济政策,尤其是收入政策对城乡居民各分项收入在城乡间的重新分布的影响。例如,20世纪90年代城镇各生产要素市场的完善尤其是住房制度改革使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而同期由于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从中普遍获益较少,从而大幅扩大了城乡差距。改革初期的农产品价格调整、90年代中期的粮食保护价格收购和有保有压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城乡不同影响等都曾经大幅缩小城乡差距。但也有些政策,如对城镇居民的各项福利补贴和转移支付、城乡有别的就业政策等都增加了城乡差距,这些政策对各分项收入在城乡居民间的重新分配造成了影响,称之为分配性效应。(3)综合了前两种效应,即城乡居民分项收入比重构成发生变化的同时,每项收入在城乡间分布也发生变化,从而对城乡差距形成影响,我们称之为综合性效应。

由于统计年鉴中1978—1980年城镇居民分项

收人数据不全,按收入来源分解基尼系数法对1981—2007年间城乡差距每年的增量做分解,通过确定各分项收入比重与城乡分布变化同城乡差距变动的关系来判断结构性效应和分配性效应这两个主要原因对城乡差距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运用基尼系数增量分解公式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总体上看,结构性效应在1981—2007年间大体上为正值,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而分配性效应在27年间,除了1983年因为工资性收入统计口径发生变化而出现异常波动外,大都显示为负值或数值较小,是使城乡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由于综合效应数值除个别年份外大都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根据表1中城乡基尼系数的周期划分对表2中数据进一步整理,分别计算了结构性效应、分配性效应和综合性效应在城乡差距周期性波动的下降和上升阶段形成的影响。整理结果见表3。

对表3数据分析后得知:

1.在两个上升周期,城乡基尼系数的扩大主要是由于结构性效应引起的,1983—1994年上升中结构性效应占83.6%,1997年以来上升阶段结构性效应更是主要推动因素。这说明我国渐进式改革造成城乡经济社会体制变迁,从而影响城乡居民各分项收入结构的变化是造成城乡差别扩大的主要原因,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城乡差别体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因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分配制度改革是分阶段稳步推进的。

2.在两个下降周期,城乡基尼系数的缩小主要是由于分配性效应引起的,1981—1982年下降中分配性效应解释了91.2%,1994~1997年下降中分配性效应解释了125%。这说明在改革措施相对稳定时期,政府采取的各项调整性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对城乡间各分项收入的分布产生影响的收入政策大体上缩小了城乡差距,收到了一定成效。

3.以基尼系数表示的城乡差距上升周期时间都比较长,而下降周期时间都比较短。第一个上升周期为11年,第二个上升周期到目前为10年,而两个下降周期分别为2年和4年。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每当针对上一阶段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调整和治理收到初步成效后,新一阶段的深化改革就开始推进,而在新阶段的“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基本上也是稳步推进的,往往时间较长。反映在城乡收入差距上就表现出上升周期时间长,下降周期时间短的规律性。

4.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因为结构性变化所造成的城乡差距扩大是无法避免的,这需要各级政府充分运用各种再分配机制和收入政策对城乡差距进行调节和治理。反应在表3中前者对应于结构性效应对城乡差距的促增,后者对应于分配性效应对城乡差距的促减。在1981—2007年城乡差距总体变化中,结构性效应使城乡基尼系数上升了0.203,而分配性效应使城乡基尼系数只下降了0.10,这说明了由于各种再分配机制对结构性效应调节治理的不彻底而使得城乡差距最终表现为上升态势,如果其中未解决的不合理因素可以累积的话,那么1981年以来城乡差距增加量中不合理因素已经达到52%。

5.1981—2007年城乡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于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扩大引起的。从结构性效应和分配性效应的总和看,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使基尼系数增加了0.08和0.07,而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总计才使基尼系数增加了0.016。工资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差距贡献率最大,这是因为这两种收入的“二元体制”色彩最浓厚。从就业制度看,城镇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之间在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劳动力市场、劳动用工管理和失业登记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虽然农村劳动力早已自由流动,但在进城就业方面仍面临种种障碍。城乡二元的就业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出现同工不同酬现象。从公共物品供给和社会保障制度来看,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卫生、住房、教育等方面差距也较大。目前,城镇居民享有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社会保障,绝大多数农村居民都不享有。这一制度性差异引起城乡居民之间转移性收入的巨大差距,以2007年为例,转移性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为22.7,而仅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4,而这还是在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转移性支付,使得农村居民转移性收人大幅增加后的情况。

6.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由市场决定的初次分配收入,转移性收入是由政府主导的再分配收入,通过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再分配收入可以适当调节初次分配收入差距扩大所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然而从1981—2007年数据来看,转移性收入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属于典型的“逆向调节”。这说明我国再分配收入政策实施效果与政策制定目标之间还有较大差距。2002年后农村地区实行了税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持续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的投入,从表3中2002—2007年数据来看,转移性收入的分配效应为负并缩减了城乡差距,但由于转移性收入占农村居民收入中的比重较小,所以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再分配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三、结论与建议

我们运用城乡收入比和差值基尼系数对城乡差距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描述,从收入来源的角度对城乡差距的增量进行了分解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

1.用城乡收入比和差值基尼系数表示的城乡差距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上升态势,目前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但增速趋缓,仍然处于警戒线以下。城乡差距周期性上升与我国分阶段稳步推进城乡改革密切相关,体制变革促使城乡居民分项收入比重发生变化的结构性效应推动城乡差距较快增加,为缓解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偏差采取的调整性经济政策,使城乡居民各分项收入在城乡间分布发生变化的分配性效应曾两次促使城乡差距短暂缩小。

2.各领域广泛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居民在改革进程中受益程度不相同,是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和90年代中后期两个短暂的下降周期,城乡差距大体上都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因此在制定改革举措和宏观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对城乡居民利益影响的差异性,尽可能符合城乡间公平普惠的原则。目前,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具有效果的政策措施就是统一城乡间的就业体制、公共物品供给与社会保障体制,从而缩小城乡居民间在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方面的差距。十七届三中全会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大势所趋,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统一城乡间就业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已经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