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通 杨贵华
摘要:“三农”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素质和减负问题方面,较少论及农民的闲暇生活。选取茶农这一特殊的群体,从闲暇时间分配、闲暇活动情况以及茶农对待闲暇的心态入手,揭示福建安溪茶农闲暇生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闲闲暇活动内容的单调性以及茶农对闲暇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性等特征。必须适当地改变茶农闲暇时间的分配;努力丰富茶农闲暇生活内容;有效地改善闲暇生活资源,积极投入农村的闲暇设施建设以及有意识地培养茶农正确的闲暇观,改变茶农现有的闲暇观念,以提高福建茶农闲暇生活质量。
关键词:福建安溪;茶农;闲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3-0038-05
一、引言
闲暇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生活似乎从来就是城市或城镇居民的专利,传统中国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什么闲暇可言。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国外,对农民闲暇生活的研究已有相当长时间,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模式,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并架构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农民的生活改善和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7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对农民闲暇生活的研究却很少。近几年,有学者开始对我国的农民闲暇生活做了些较为全面的实证研究,打破了以往单一地以城镇居民为对象的研究态势。纵观国内外研究,主要有:关于“闲暇”定义的研究,如马克思“闲暇时间”或“自由时间”、法国学者罗歇·苏以及M·布朗等;对闲暇生活功能的研究,如美国学者约翰·凯利提出“休闲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的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的观点;对中国农民闲暇生活的研究,如于光远认为的“特殊的闲”等。但直到目前,国内学者对闲暇生活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城镇居民的研究,对农民的研究较少;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选取了茶农这一比较特殊的农民群体,以福建安溪茶农为研究对象,对其做一次较为深入的实证研究,以期对我国农民的闲暇生活研究有所贡献。
二、样本选择依据及研究方法
本文之所以选择安溪县茶农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福建省茶农闲暇生活问题,主要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典型性特征。安溪县作为中国茶叶基地之一,乌龙茶之乡,拥有乌龙茶园3.3万公顷,占到了全国乌龙茶种植面积的一半,居福建省各县市首位。全县108万人口中,涉茶入口近80万,有10万安溪人在外经销茶叶。2007年,全县产茶5万吨,销售产值达56亿元,茶叶成为第一产业的支柱。休闲社会学认为,人的闲暇生活与其经济生活水平有较大关联。2007年安溪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434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近1000元。安溪县茶农收益相当可观,家庭年均收入普遍在3—4万元。如此,茶农有条件、有能力安排闲暇生活。
二是纯正性特征。安溪县茶农主要以种茶、做茶、卖茶为主要经济来源,很少涉及其他农副产品,不像福建一些地方茶农兼具其他种植,安溪县茶农较少种植其他农作物作为辅助性收入来源,算得上比较“纯正”的茶农。因此,清楚地了解安溪县茶农这一特殊群体的闲暇生活,更能反映出福建省茶农闲暇生活的整体特征。
三是特殊性特征。安溪铁观音是我国乌龙茶中的极品,也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安溪茶农更是以铁观音作为自己的生存来源。自古以来,茶道、茶文化深入闽南茶农的心里,品茶论道成为福建茶农现有的主要闲暇生活方式。安溪茶农秉承福建茶农的传统,又兼具闽南独特的闲暇文化,对其研究可为破解福建茶农闲暇生活困境,提升我国茶农整体闲暇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根据以往研究的经验,本文采用了实地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实地研究采取跟踪观察,记录一些茶农一天的时间分配和活动内容。调查问卷则根据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心态三个方面设计问题,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溪县西坪镇、虎邱镇随机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110份问卷,回收103份,有效问卷95份,占问卷总数的86.4%;利用SPSS411.5统计软件和EXCEL对收集的95份资料进行据处理、检验和分析。
三、实证资料及分析
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并结合实地调查的结果,福建安溪茶农闲暇生活现状描述如下:
(一)闲暇时间分配情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由于茶叶生产受到季节的影响比较大,茶农在生产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的分配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本文在分析茶农闲暇生活时,将其分为做茶季节和非做茶季节,细分为农忙期、农闲期、除农忙期和农闲期以外的其他劳动时间(如图1所示)。
第一,农忙期(做茶季节)。茶农要进行茶叶的采摘和制作,可以说是茶农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中旬到5月初(有时会推迟十几天),6月初到6月中旬,8月初到8月中旬,10月初到11月初,在这些时间段里,茶农除了一天4—6小时的休息,其余的时间都属于生产劳动时间。调研得知,很多茶农可能通宵达旦,日夜颠倒,生活毫无规律。这段时间闲暇对他们来说是个奢侈品,如果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他们更愿意用来休息(睡觉)。
第二,农闲期(非做茶季节)。一般是在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4月份。有些茶农也会在这段时间里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但相对较少。在这段时间,茶农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实地调研发现,此阶段的茶农每天约有10小时的生理必需时间,而家务劳动时间与农忙期情况相当,生产劳动时间减少到2或3个小时,甚至有些茶农根本就没有参加劳动,一天中的闲暇时间可能将近10个小时。
第三,一年中除农忙期和农闲期以外的其他劳动时间(非做茶季节)。茶农主要做茶树的维护,如施肥、除草、喷农药等生产劳动,茶农拥有一定的闲暇时间,而且休息时间也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由于情况各异,茶农可以自由地分配生产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自主性较强。实地调研发现,此阶段茶农一天有10个小时的生理必需时间,大约8小时的生产劳动时间,1个多小时的家务劳动时间,其他的大约5个小时的闲暇时间。
在安溪的调研发现,家务大部分是由家庭妇女承担,除了农忙期外,一般男性的闲暇时间要比女性多。在男性茶农中,未婚茶农的闲暇时间多于已婚的,因为未婚茶农完成了义务教育,没有继续上学,回到村中进行茶叶生产,跟父母住在一起,不必从事家务劳动,不参与喷药等劳动,在农闲期和其他的平常劳动时间里,他们的闲暇时间比较多。
(二)闲暇活动内容单调,以看电视和闲呆为主
本文在研究福建安溪茶农闲暇生活中,笔者运
用三个指标去分析茶农的闲暇活动情况,即活动参与人数比例,茶农参与某项闲暇活动的经常性以及茶农参与各项活动的时间长短。根据问卷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茶农闲暇生活内容不丰富,形式比较单一,且缺乏合理有效的疏导。
从活动参与人数比例来看,安溪茶农一年中的闲暇活动最多的是休息,什么事也不做,有96.3%的被调查者选择闲暇时间里在家里呆着;其次是看电视、影碟或串门与邻居聊天,这两项在调查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分别占96%和95%左右,但从结果分析来看,学习生产技术和手艺以及看书报这两项很少有人选择。可见,安溪茶农的闲暇活动更多的是消遣,很少有茶农会选择在闲暇时间里,参与一些与自己兴趣相符或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和生产劳动技能的活动、培训。茶农在闲暇时间的利用上,存在一定的缺失,不能真正发挥闲暇的积极功能。
从茶农参加闲暇活动的经常性来分析,在问卷中设置了“在您空闲的时间中,您最经常做的活动是什么?要求排出最常做的活动的前三位”,结果显示,看电视或是影碟、休息、什么事也不做、串门与邻居聊天,是茶农最经常参加的闲暇活动,其中把看电视排在第一位的有35个,占了总数的36.4%,而有27.3%的人把休息、什么事也不做排在第一位,串门与邻居聊天在调查中也在比例上名列前茅。除了之外,其他闲暇活动都无法进入茶农参与闲暇生活的前三位。有些茶农介绍,平时也会去逛街、赶集和走亲访友,但都是有事情才会去,并不是闲暇生活的经常性活动。
从茶农参与的各项闲暇活动时间长短来分析,串门与邻居聊天、看电视或是影碟、休息什么也不做仍然是被访者的主要选择,休息什么事也不做的时间是茶农闲暇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61.8%的茶农把它排到了第一位,而看电视和串门与邻居聊天都是16.4%,由此可知,茶农大部分时间是在闲呆中度过的。排在第二位的主要是看电视,43.5%的被访者将其作为第二选择。串门与邻居聊天排在第三位,有34.5%。但笔者注意到,50岁以上的人花在看电视或是影碟上的时间并不多,也没有进入前三位,这个年龄段的人,他们的闲暇时间最多的是什么事也不做,第二位是串门和邻居聊天,第三位的却是做家务。在安溪县的调研还发现,茶农到了50岁以后,由于身体的衰老,已经无法参加体力劳动而家中的子女大多已成家立业,不需要过多的参与生产劳动,就是帮忙做点家务,照顾孩子。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活动参与比例,还是从茶农参与闲暇活动经常性,或是从茶农参与活动的时间长短分析茶农的闲暇生活内容,看电视、什么事也不做和串门与邻居聊天在安溪县茶农乃至整个福建省茶农的闲暇生活中都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茶农很少在闲暇生活中参与一些可以增长知识、技能及对社团的参与等活动,没有能让闲暇生活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茶农对闲暇时间和闲暇活动的满意度存在差异
实地调查发现,大多茶农对自己的闲暇时间比较满意,觉得除了做茶之外,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不过,当被问到对自己参与的闲暇活动是否满意时,大多数的茶农摇头表示不满意。很多茶农说,闲的时间太多了,不知道要做什么,也没有什么事做,闲得发慌。在安溪县的调研发现,茶农对生产劳动时间、个人休息时间、闲暇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的分配的满意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42、2.13、2.24和2.42,表明茶农对自己的时间分配是在基本满意和一般之间,呈现出比较满意(见表1)。特别是在家务劳动时间上性别差异大,男性的满意度要高于女性,80%的女性对家务劳动时间表示不满,又觉得无奈。而茶农对自己参与的闲暇活动却表示不满意。60%的茶农对闲暇活动表示不满意,30.9%的茶农对闲暇活动评价为“一般”,茶农对闲暇活动满意度的平均值为3.64,趋于一般与不满意之间,偏向不满意。
闲暇首先是个人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心态,一种体验。任何活动,只要是自由选择,并为个人在进行这一活动的过程中能谋到自由这样的感受的都属于闲暇的范围。从这个观点来看,人们对闲暇的感受也因人而异。但是,当大多数的人表现出同一种或相似的感受时,必定存在某些原因。调查发现,茶农参加闲暇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消磨或打发时间,不是为了放松自己的心情或是休息,更不可能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某些技能。基于此,笔者认为闲暇在茶农中出现了严重的功能缺失。闲暇生活作为人们的自由选择,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不断地促进自己的多方面的发展,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安溪的调研发现,对于茶农来说,闲暇就是什么事也不用做,但并非真的什么事也不想做。调查还显示,95个被访者中有48个选择了在闲暇时间里,找一份可以带来收入的工作,即50.5%的更愿意寻找一份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多收入的工作,很少的人要求去参加技能培训,更不会有人把时间花在旅游或文体活动中。大多数的茶农在闲暇消费上存在困惑,28.8%的明确自己会为闲暇生活花更多的钱,而25%的人表示不一定,46.2%的人明确表示不会花更多的钱。可以得出,福建省茶农的闲暇更多意义上是一种无奈的闲暇。总体而言,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闲暇时间相对富足,但带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的大部分时间,茶农是在闲暇中度过的。性别、年龄差异明显,男性的闲暇时间比女性多,年轻的茶农闲暇时间又比年老的多。其二,茶农参加的闲暇活动内容单调,生活质量不高,更多的是看电视和闲呆着的闲暇生活方式。其三,茶农对自己的闲暇时间和活动表现出不同的心态,对时间比较满意,而对自己的闲暇活动又不是很满意,闲暇更多的是属无奈之举。
四、结论与讨论
对福建安溪茶农闲暇生活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福建省茶农闲暇生活存在严重问题,茶农闲暇生活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茶农闲暇时间安排不合理,闲暇活动内容单调和茶农对闲暇安排无奈。
(一)成因分析
从主观上来看,茶农自身存在决定了闲暇生活质量的高低。首先,茶农的闲暇生活资源不足,闲暇技能存在严重缺失。一方面,茶农自身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不高。调研发现,茶农中没有大学生,最高的文化水平就是高中,且只有9.6%,而90.4%的茶农是小学及以下或初中学历,其中初中学历的多数为20~30岁的年轻茶农,年龄再大一些的多是小学学历,甚至是小学没有毕业的。另一方面,社会提供的闲暇资源严重不足。茶农家庭中,拥有的最基本的闲暇设备就是电视,100%的家庭拥有电视机,另外就是扑克和麻将,而其他的闲暇设备很少。茶农所在的村中很少有户外场所或公共空间让茶农进行一些闲暇活动,也很少有可供他们看书报的阅览室。加上茶农地处边远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更是妨碍茶农休闲。调查还发现,茶农最基本的闲暇技能就是打牌,80%的人闲暇生活选择打牌,
而会打麻将的也只有少数,对于其他闲暇技能的了解和掌握更是寥寥无几,很少有茶农在闲暇时间看书、读报,也就没有人会去订阅报纸或是购买书籍。
其次,茶农滞后的闲暇消费观,主要是由茶农的经济生活状况所决定的。在安溪县的调研发现,一般茶农年均收入在3—4万元,但是大多家庭都有一或两个孩子,经济负担也比较大,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购买其他更昂贵的闲暇设施,参加高消费的闲暇活动。当然,还有很多人对闲暇活动存有偏见,在95个被访者中,有35人认为参加闲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消磨时间,即36.8%的茶农们认为参加闲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消磨时间而已,25%的茶农认为闲暇活动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休息,这样才有会充足的体力劳动。可见,茶农对闲暇生活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当作空余时间,而没想过用这些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或是发展自己的劳动技能。对参与闲暇活动的错误认识必然会对闲暇生活感到不满意,他们只是在自己自由的时间里,做一些自己并不完全喜欢做的事。
第三,劳动至上的观念在茶农们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调研发现,大多茶农在闲暇时间,更愿意从事一份工作,多赚点钱,缓解家庭的经济困难。有些茶农觉得,单纯靠种茶还不足以维持家庭开支。劳动至上的观念与极少的就业途径的现实矛盾,让大多数的茶农对闲暇活动产生曲解,对闲暇活动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从客观上来看,生产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分配不合理也制约了茶农闲暇的质量。生产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往往会相互挤占,一个时间多了,另一个的时间就会相对的减少。而且有时种植农作物受到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季节性明显,表现出明显的间隔性,即茶农会在一段时间因为做茶的关系,而没有了闲暇时间,甚至没有休息时间;而当进入农闲期时,闲暇时间又迅速增加,让茶农因为闲暇时间陡然增加而不知所措。
(二)对策和建议
要改变以上不和谐因素,促进福建茶农闲暇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从以下方面人手:
1.适当地改变茶农闲暇时间的分配。闲暇时间的多少和分配情况,受到生产方式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由于从事的生产劳动的特殊性,农作物的生长受季节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闲暇时间也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对于福建省茶农来说,他们在冬季和春季的大部分时间“无事可做”,可以称之为闲暇时间或农闲期。这一段时间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来说是比较长的,特别是那些经济情况还没有达到小康或并不富裕的农民来说,如果可以在这段时间中从事一些副业,增加收入,缓解生活压力,是不错的选择。因此,政府或是社会各界关心农民生活的人士,可以给茶农提供一些适合的工作岗位,让他们不至于因为有太多的闲暇时间闲呆在家中。其次,可以适当改善茶农生产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的结构,增进茶农时间结构的和谐性,使茶农在和谐的时间里安排生产的同时,得到更多的闲暇生活。
2.努力丰富茶农闲暇生活内容。丰富茶农闲暇生活的内容,在农闲期开展一些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定期的在村里播放电影;召集茶农举办一些民间自己组织的活动。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夜校、补习办、扫盲班等帮助茶农提高文化水平,也可以加强对茶农进行茶叶生产知识的培训或是其他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农业科学技术。茶叶的制作和生产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和经验;可以组织村中的制茶能手或是一些有经验的老茶农指导年轻的茶农,促进生产交流,提高制茶的水平,提升茶叶质量。对于有条件的农村,不仅可以组织村与村之间的交流,而且还可以邀请高校的茶叶种植专家深入农村指导茶叶生产工作,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同时,对茶农进行茶叶营销培训,让他们学会茶叶营销的策略,更好地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改善闲暇生活资源,积极投入农村闲暇设施建设。积极改善茶农的闲暇生活资源,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茶农的闲暇生活的品位。根据调研来看,福建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公共场所严重缺乏。因此,“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假设”,为农民参与闲暇高质量的闲暇生活提供条件,使广大农民朋友能够在生产的同时获得更多的闲暇娱乐,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4.有意识地培养茶农正确的闲暇观,改变茶农现有的闲暇观念。可以通过对茶农的再教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闲暇教育,培养茶农对闲暇的正确理解,让茶农知道闲暇是他们应有的权利,闲暇时间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或是生产劳动的技能,而且可以通过在农闲时间中的学习,对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改善。要用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引导和充实农民的闲暇生活,反对和抵制商业性的、粗糙滥造的、甚至是黄色垃圾文化产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要坚决打击和取缔各种赌博、迷信活动及不健康的文化娱乐馆所,要努力避免农民沉浸在低级趣味、无聊乏味的消遣之中。同时,进一步改变茶农的闲暇观念,“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有力地推进福建省茶农闲暇生活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