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道路选择

2009-07-31 06:59刘习平
党政干部学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城市化多元化

刘习平

[摘要]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如何实现城市化、究竟选择怎样的城市化道路,直接影响到城市化的进程和效果。本文从国外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表现出来的阶段特征出发,并综合学术界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各种表述,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的城市化应该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城市化;道路选择;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2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6-0042-03

一、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与阶段特征

对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即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即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基于以上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作出的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

美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通过观察分析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于1975年提出了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国城市化发展所经历的轨迹,可以概况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如图所示:

其中,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如下:

C—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起步的早晚

t—时间

r—积分常数,表明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快慢

随着系数r和C的取值不同,可以给出各种发展经历的S型曲线;C越小,表明城市化起步越早,反之则越晚;r越大,说明城市化发展越快,反之则越慢。

诺瑟姆S型曲线表明,城市化发展呈阶段性: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在此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农村经济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50%以上,第二、三产业各占20%左右;工业化处在初级阶段,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城市的发展主要是靠工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吸引的人口与资本的聚集,表现为城市规模膨胀、数量增加,即城市的外延扩大;城市星的“点”状结构。

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为30%~70%。此阶段为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农村经济退居次要,城市经济全面崛起,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相继上升;传统工业继续发展,新兴工业相继出现,工业化仍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同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与之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了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部分城市劳动力到服务业领域就业,第三产业开始显露出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城市在外延扩大的同时,也开始了内涵的进展;城市在量上急剧增加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其发展尤为迅速,城市空间从松散的“点”发展成紧凑的“面”状或“带”状结构,即所谓的“大都市区”和“超级城市”。

后期阶段:城市化在70%以上。城市化发展速度有所回落,进入平稳阶段。城市产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随着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就业比重上升到50%以上,第二产业则稳定在30%左右,第一产业进一步下降到10%以下;城市化的职能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成为整个社会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和情报信息中心;第三产业已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后续动力,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内涵提高,即城市的现代化;城市化水平很高,使得大、中、小各类城市得以形成体系;城市空间形态从分离的“面”状或“带”状发展成十分完整严密、相互交叉渗透的“网”状结构,即所谓的“城镇体系”。

二、学术界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并执行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全面推进城市化的战略。1998年中央又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关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学术界各种讨论一直在进行着。

把各种讨论的观点进行简单归类,可以划分为“大城市”和“小城镇”两派。如果细分则目前至少有5-6种不同观点,从大到小依次为:一是“大都市圈战略”,源于对日本和拉美国家城市化经验的借鉴;二是“大城市道路”,有关模型分析证明,人口规模在100万到400万之间的城市,其成本收益最合理;三是“优先发展人口低于30万的中小城市”,因为人口少于30万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比不合理;四是“优先发展县级城关镇”,因为这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有利于辐射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五是“小城镇,大战略”,改革开放之中县以下建制镇受旧体制约束最少,发展最快,应该加强规范引导,而不能抑制。其他的争论主要有“集中型的大中城市与分散型的小城镇”之争、“城关镇与建制镇”之争;另外,还有多元模式的主张等。

1、主张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城市化”的提倡者主张优先发展大城市,认为大城市具有很强的资源集聚效应,便于形成规模经济。大中城市的规模效益较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很大。他们同时还提出了小城镇的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城乡分割体制下产生的。因此小城镇建设也是分散的,难以担当转移几亿农民的重任。发展小城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而且过度发展小城镇会得“农村病”,比“城市病”的问题更严重。基于以上观点,大多数认同规模经济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走大中城市扩容为主的道路。

2、主张优先发展小城镇的观点。持“城镇化”观点的人则建议优先发展中小城镇。近年来,小城镇数量扩张明显,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较快地连接起来,迅速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还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他们同时也提出了发展大城市的种种弊端:中国现有的城市在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不断增多的大城市也都日益遭受“大城市

病”的困扰,主要表现在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犯罪率高等方面。在这种条件下扩张现有的城市,将造成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因而在现阶段,大中城市还不能进一步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依托,发展小城镇才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3、主张多元发展模式的观点。中国人多地广,地域差异性大,市场经济不发达,工业化水平低,不可能采取单一战略模式去解决城市化问题,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向多元化目标逐步推进。具体地说,就是采取“多元化、非均衡、逐渐递推、综合发展”的战略。所谓多元化,就是指目标模式的多样化;非均衡指各时期主攻方向不一,各有侧重;逐级递推指实现战略的阶段性;综合发展则是就效益而言的,近期以经济效益为主,中期以社会效益为主,远期以生态效益为主,同时兼顾其他方面的效益。

三、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阶段特征反映了城市化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综观国外城市化道路的历程以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不难得出:针对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我国的城市化道路不可能“一刀切”。很显然,中国存在着区域的二元经济结构,既有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又有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有些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指标可以与中等发达国家相媲美,其城市化已经进入到中后期阶段;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要落后很多,有些极度贫困地区甚至还处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即使在同一省份,经济发展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在“同时推进”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政策,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1、因地制宜地加速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对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具有特殊作用。小城镇是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超越的城市发展形式。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小城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指农村的城市化。广大农村境内没有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改变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就不能说中国实现了城市化。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人口的比重依然较大,大力发展小城镇,改变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实现其向非农产业转移,并释放部分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再者小城镇发展成本低,符合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因而,在我国经济和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区域,小城镇的建设有其用武之地,而且也具有其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2、有条件地发展大城市,形成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在我国的东部、南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基本形成,大中城市已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发展不平衡,且经济实力存在明显不足。有的省区首位城市,不能在所在省区中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尤其是西部有些省区还缺乏中心城市。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有条件和有一定基础的地区发展大中城市,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在本地区的中心作用,利用城市现有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为小城市和城乡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形成对周围城区和农村的辐射及带动效应。因此,在经济基础较好的西部地区发展中心城市,发挥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成为关键所在,也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3、有重点地推进国际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国际大城市是就城市对世界的影响和作用而言的,只有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能起重大影响和作用的城市才能成为国际大都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能够屹立于世界大城市之林的国际城市,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在风云突变中,能够发挥明显的作用,那就会削弱国家的实力和国家的形象。在21世纪,中国必须发展和建设二至三个国际大城市,其首推上海、北京、香港等城市和地区。我们不主张把全国几十个城市都建设成全球性的国际大城市,这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也反对没有国际大城市。建设国际大城市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城市质量上来。

4、积极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所谓新型城市化,是伴随着新型工业化的产生而产生的,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城市化道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最偏低、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不能走资源消耗大、破坏环境、失业现象严重的传统城市化路子,而应该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统一,从二者的逻辑关系看,工业化是内容,城市化是形式,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应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那么作为形式的城市化,理所当然应走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当然,新型城市化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等新的内涵。200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渝地区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些试验区要积极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大胆创新,从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角度重点解决新型城市化中的城乡统筹发展、集约发展和和谐发展问题。

5、构建合理而完善的城市体系。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仅由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以及每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决定,而且取决于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取决于合理的城市体系,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城市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不仅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而且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那么,全国各地区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城市,包括具有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相互协调发展,形成有不同地域层次和有密切内在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城市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特大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使这些城市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同时,也要兼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促进不同城市规模的合理布局。

责任编辑荀福文

猜你喜欢
城市化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