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业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2009-07-31 08:52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质量

栗 民 向 阳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模式;职业咨询;职业测评;就业质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多强调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需要,教导毕业生调整择业心态,“先就业后择业”,对于毕业生找到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却关注较少。这种职业指导理念违背了大学“以人为本”的教育使命,致使大学生就业后工作稳定性差、工作满足感低、跳槽频繁,造成人力资本的极大浪费。为此,高校要树立“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负责”的新理念。不仅要注重毕业生就业率,还要关注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建立“指导理念人性化、指导过程全程化、指导人员专家化、服务流程系统化、职业指导个性化、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职业指导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3—0108—05

一、引言

据教育部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已超过2500万人。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城镇就业岗位有限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明确规定各高校要认真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完善校内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昔日的“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方向发展。在这种就业制度的指导下,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开始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其目的是为了协助毕业生找到工作。然而,这种以“找工作”为目标的职业指导理念,就是把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当作就业指导,认为只是协助毕业生“谋求职业”,解决了他们的“就业安置”问题,学校“就业率”达标了,职业指导工作就算完成了。而且,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多以强调国家的利益和社会需要为主,教导毕业生调整择业心态,“先就业后择业”,对于毕业生找到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其就业质量如何关注的较少。

二、高校职业指导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职业指导理念已经违背了大学“以人为本”的教育使命,它关注的不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而是学校的“就业率”的高低,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职业指导模式。因为,它看似好像在短期内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从长远看却可能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后的失业率。2004年,北森技术测评公司与新浪网、劳动部开展的大学生“第一次就业调查”结果表明:有33.2%的人是先就业后择业,有1/3以上的人是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有16.3%的人根本“没有太多考虑”就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大学生就业后的一年内流失率高达50%,两年内的流失率接近3/4。因此,在当前这种职业指导模式的引导下,一方面会造成大学生就业后的工作稳定性和适应性差,工作满足感低,给人力资本带来极大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毕业生的频繁跳槽,导致用人单位的人才流失率高,管理成本增加,经济蒙受损失。再者,毕业生频繁地更换工作,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和谐都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目前,高校现有的职业指导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职业指导的理念误区

由于毕业生就业率是考核学校就业工作和办学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致使高校把职业指导工作的重心放在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安置”问题上。然而,这种以“就业安置”为指导理念的模式所导致的结果是:高校只关注学生的“就业率”,不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把职业指导工作仅当作解决毕业生就业安置问题的事务性工作。

因此,高校的职业指导理念必须更新。高校职业指导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就业安置和学生的就业率,而且更要关注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和个体差异,树立“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负责”的理念。职业指导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职业生涯问题和提高自主职业决策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职业指导。高校所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协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更应关注这份工作是否适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他们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职业发展目标。让他们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以提升他们的职业化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有目标地从容就业。

2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

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指导模式是以高校为主体,以大学生为客体,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人员为实际操作者,以高校优势的教育资源为载体,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成才需求。但是,目前多数高校仅设有校一级的就业指导中心,只有较少数的工作人员负责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而极少数的工作人员与规模庞大的学生数量相比,其职业指导工作疲于应付,效果不佳。因此,要想把职业指导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让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我们就必须健全职业指导组织机构,将职业指导机构下设到院系。设立学校和院系两级职业指导组织机构、院系应设置“职业指导办公室”,配备专门的职业指导老师对本院的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服务工作。此外,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可能涉及到多个部门,为了便于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还必须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领导机构,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匮乏

为了做好高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我们需要大量的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而从事职业指导的老师必须是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必须熟悉职业规划流程,精通人才测评方法和工具,了解最新劳动力市场信息,具有未来行业和职业发展的预测能力,对职业信息的收集方法和获得途径也必须非常了解。目前,许多高校虽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但其指导工作多停留在就业信息发布和就业政策宣传的层面上,对学生迫切需要的“一对一”的专业化职业指导和咨询现在还很难做到。究其原因就是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太少,而且他们离国家所要求的“职业化、专业化”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由于缺少职业指导工作的专业人才,使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4职业指导过程随机性大

当前,多数高校开展的职业指导仅是面向毕业班学生的职业指导,而对非毕业班的学生则较少顾及。事实表明,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并没有太大作用。这里可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把高等教育比作一个产业,那么各高校就是不同的生产商,学生是高校的产品,毕业班的学生是高校的“成品”。因此,对毕业生进行的职业指导,其作用就好比是对“成品”的包装,因为产品已经定型,指

导作用微乎其微。所以,这样的职业指导是不系统、不科学的。高校要想使自己的产品——大学生受市场欢迎、被用人单位渴求,就应在新生一入校就对他们展开职业指导教育,协助学生了解自我、探索职业世界、评估职业机会、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让学生充分利用在大学期间,有重点地拓展知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职业指导才符合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其指导过程才是系统的、科学的、有序的。这样才能使职业指导成为一个“产品设计”的过程,而不是“成品包装”。

5缺少必要的职业指导硬件设施

高校为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服务,需要必备的硬件设施。然而,目前高校关注的工作重点往往是教学和科研,而把职业指导当作是学生的事务性管理工作,故对此不够重视,不愿过多投入,使得职业指导的硬件设施不齐全。普遍缺少的硬件设施包括:职业咨询室、职业信息资料室、专门的职业指导网络交流平台、职业咨询电话专线、职业指导教研室等。而硬件设施的缺乏亦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收效甚微的原因之一。

6职业指导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多数高校的职业指导内容多为“职业指导课”、“职业价值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对大学生迫切需求的“职业咨询”、“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拓展”、“就业心理咨询”、“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内容开展得少,希望能尽快增加这些职业指导内容,以完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

三、改革高校职业指导模式,增强工作有效性

综上所述,我们对高校的职业指导模式必须从职业指导的理念、服务流程、指导形式、职业指导师资队伍、职业指导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革新,建立一个“指导理念人性化、指导过程全程化、指导人员专家化、服务流程系统化、职业指导个性化、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职业指导模式。

1指导理念人性化

高校职业指导是“以学生为本”,关注的不只是协助学生找到某个具体的“工作”,而应是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高校不仅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还要考虑毕业生就业后的“人职适配性”、“职业满足感”、“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

2指导过程全程化

新生一入学就应让他们接受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一直到他们毕业找到工作,所有在校学生都可以接受到专业的职业指导和咨询。职业指导应从阶段性的事务性工作,转变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的职业指导服务。以大学本科为例,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把职业指导分为四个阶段,其服务流程围绕大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以全面、系统的职业指导服务为载体,全程化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具体每个阶段的指导内容和服务流程,可按以下步骤:

(1)大一为自我探索期。针对大一新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并为新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介绍职业发展相关理论,为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和非正式评估,帮助大学生积极了解自己的心理特性(包括性格、兴趣、能力、气质、动机和职业价值观),引导学生对未来工作进行探索,了解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大一学生通过此阶段学习,可以树立“生涯规划”理念,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主动探索职场的积极性。

(2)大二为职业探索期。帮助学生正确评估职业发展机会,确定职业发展方向,确立职业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同时,开展“职业素质培养”拓展训练,对竞争意识、道德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演讲口才等方面进行专门培养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素质。此阶段教学方式较为灵活,既可采取理论知识课堂传授,又可利用游戏互动或户外拓展等多种形式。

(3)大三为职业定位期。主要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对他们进行职业适应性测试与训练,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4)大四为职业选择期。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展职业适应性训练和求职技能培训,如包括个人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着装礼仪、模拟招聘、求职经验交流等。同时注重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为他们开通心理咨询专线和网上论坛,对他们存在的一些心理困惑及时进行答疑。将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充分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这种治标更治本的职业指导模式,就是让大学生一进校就能够接触到的职业生涯教育,这样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让他们积极探索自我、探索职业世界,掌握职业评估和职业决策的方法和技巧,又可以提高他们解决职业发展问题的能力,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并落实行动计划,充实地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

3指导人员专家化

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必须由具有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相关教育背景的专业化人才组成,他们熟悉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业务知识,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和咨询技巧,能够熟练使用心理测评工具;在为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能对国外引进的测评量表进行本土化处理,并拥有解释测评结果的资质。同时,职业指导人员还应该了解最新劳动力市场信息动态,具备预测未来行业和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

4服务流程系统化

职业指导服务必须具有科学、系统和规范的工作流程,不能像当前这样,只为学生搞几次就业讲座、做几次形势报告,就让学生自己在计算机上做职业测评,由电脑自动生成职业测评结果就算完事,并没有对测评结果进行解释,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一些困惑。因此,我们必须改进服务方式,采用科学、系统、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对职业测评报告进行评估、讲解,真正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职业指导。

5职业指导个性化

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不仅要注重广度(全体学生),更要注重深度(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质,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正确评估职业机会,并掌握职业决策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更加合理的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6管理工作信息化

要建立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一是建立一个用人单位与学生互动的信息平台,用人单位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搜索合适的学生聘用,学生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寻找理想的单位求职。这样就为用人单位、学校、学生三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二是安装信息化职业测评在线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进行人机职业测评,以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效率。三是把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如建立学生职业发展档案、电子求职名片(包括专业、特长、实习经历、求职意向、职业发展目标),便于用人单位查询。四是在网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信息,包括职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预测、最新劳动力市场信息、用人单位职位空缺信息、不同职位的工作分析信息等,便于学生查询。五是在网上开辟一个供学生进行职业经验交流的论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

在当今职业更迭与职业流动加速的时代,大学生未来职业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在复杂而变化莫测的职业世界里的自我决策能力。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要立足长远,通过对职业指导模式的改革,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上。相信通过以上改革,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会更有实效。它不仅仅只是帮助大学生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掌握职业决策的方法和管理职业生涯的能力,使高校的职业指导成为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发动机”。

猜你喜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质量
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研究
探索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效果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关于从“鼓励大学生创业”到“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