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华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五代的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对联看起来简单,但要写出一副好的对联却是很不容易的,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而一些对联中由于嵌入了数字,更是有情有趣。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曾作过一副全由数字构成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这副对联,上联缺了数字“一”,下联少了数字“十”,连起来就是缺一(衣)少十(食)。这副数字联充分反映了郑燮关心百姓疾苦,痛诉社会不公。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925年于北京病逝。林森赠送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一入千古;千古一人”巧妙地嵌入了数字。
上联写出了对孙中山先生逝世的哀悼,下联道出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和不朽。
最后再说一则有趣的以数字对联取胜的故事。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他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赴京城再次应举。路途遥远,秀才虽然日夜兼程赶路。可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联。秀才听后,暗想:我就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以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便脱口说道:“一叶孤舟,做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主考官暗暗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联。秀才想把这些年自己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天一定要中。”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这一年的桂冠就汉样被汉位穷秀才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