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莉 金 钧
奥地利医生奥恩布鲁格是酒商的儿子,经常看到父亲用手上下敲击木制的酒桶,从酒桶中发出的声音推断出酒的有无或多少,奥恩布鲁格由此想到:人的胸腔不也像木桶吗?既然从叩击木桶发出的声音可以推断桶内酒的有无或多少,那么,从叩击胸腔发出的声音不也可以推断胸腔内积水的有无或多少吗?他沿着这条思路反复观察、实验,终于发明了叩诊法。这就是类比推理,它是指根据两个对象某些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间接推理。生物高考复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不自觉地陷入习题设计的陷阱中,如果教师能运用一些学生熟知的事例进行类比,往往能起到一两拨千斤的效果。
例1一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得到20粒种子,播种其中19粒种子,得到15株高茎豌豆。假若将最后一株正常的种子播下,发育成的植株将会是()。
A、一定是高茎
B、一定是矮茎
c、高茎、矮茎都有可能,但是高茎的可能性大
D、高茎、矮茎都有可能,但是矮茎的可能性大
分析:许多学生在阅读此题后,首先出现的解题思路往往是: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得到20粒种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比为3:1,所以20粒种子中高茎种子约为13或14粒,矮茎种子约为6或7粒,播种19粒,有15粒为高茎,那么留下的一粒最可能是矮茎种子,所以误选为D。
在讲解本题时,可以先向学生进行一个类比处理,因学生之所以会造成错答,原因在于不能正确认识概率问题。用一个学生非常熟悉、易理解的掷币为例,学生知道达到一定次数的掷币后,正反面的概率各接近1/2。可在具体的掷币过程中,下一次的掷币和前几次的掷币概率并不存在任何关系,因为前几次掷币已成事实,不管正反面各有几次,下次正反面从概率上来说,还是各为1/2。然后将掷币过程与此题进行类比,其实两者是同一类型的,这20粒种子中是随机拿出19粒进行播种的,与这20粒种子中随机拿出一粒进行播种是高茎还是矮茎的概率是一样的,因为高茎为3/4,矮茎为1/4,当然得到高茎的概率多,所以应选C。
例2下表是某哺乳动物的肺泡和几种组织中的血液里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试判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是()
分析:由于高中生物教材中缺少相关知识点,学生对动脉血、静脉血及分布情况知之甚少,对解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用物理学上的串联和并联,正好可以进行类比。先对人体中血液流过的各种器官应串联还是并联用图的形式(右上图)展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果是串联形式,随着血液的流动,分布到各器官血液中的含氧量会越来越少,以至器官会因缺氧而受伤害;而并联形式虽然减少了每个器官的血流量,但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氧量并未减少(氧气是自由扩散的)不会影响氧气从血红蛋白进入组织细胞。学生了解各种器官的分布情况后,按照并联的原理,就能轻易得出在进入各器官前血液中血红蛋白与O2的结合率是相等的,流经此器官后,结合率越低,说明此器官的耗氧量越高,新陈代谢就越旺盛,故选D。
例3由3种氨基酸组成的三肽分子(每种氨基酸只能用一次),共有多少种?
分析:此题看上去很简单,有一定数学基础的学生会轻易得出答案:共有三个位置,第一个位置可以放3种氨基酸,由于每种氨基酸只能用一次,那么第二个位置只能放2种氨基酸,同理第三个位置只能放一种氨基酸,即答案是3×2×1=6种。有些学生不是按照上述方法做的,他们把三种氨基酸分别用A、B、C表示,那么三肽分子共有如下几种:ABC、ACB、BAC、BCA、CBA、CAB。仔细的学生会发现,其中两两刚好相反,从数学上考虑他们的组合是一样,所以得出答案是3种。两种看上去都有道理的解法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究竟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呢?
课堂上讲解此题时,还是先用类比进行推理,请三位学生按两种相反的方式进行排列,如前面所说的ABC与CBA,相邻两位同学手拉着手,每一位同学的左手代表氨基,右手代表羧基,请学生仔细观察两种排列方式的区别。这时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两种相反的排列方式中,对于第一位和第三位的氨基酸来说,它们反应掉的基团是不一样的,如ABC中A氨基酸反应掉的是羧基,c氨基酸反应掉的是氨基,而CBA中,C氨基酸反应掉的是羧基,A氨基酸反应掉的是氨基。显然ABC与CBA是两种不同的三肽分子,所以正确的答案应是6种。
习题讲解中巧用类比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好的类比能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也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习题讲解课变得有活力。同时课堂上教师常用类比解决一些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