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先年
[关键词]课堂环境;直观教学;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45-01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营造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让“静”的课堂“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模拟购物情景:把学生分为买东西和卖东西两组,让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认识元、角、分,学会简单的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实践一估、量一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理解“1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大约是自己的身高,1分米大约是自己小手的长度。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还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四、倡导合作交流,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如何尊重别人、评价别人,学会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局面,同时还要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促进各个层证明,让学生在真实有趣、接近实际生活的情景中去探索、发现、体验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应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直观教学就是利用实物材料和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直观教学手段。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活中的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学时,教师应该多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生动的直观材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旋转的过程,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看到图形是如何旋转的。这样教学有效地节省了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从旋转得到的图形中感受到了图形之美、数学之美。
三、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但要重视直观演示,还要重视动手操作。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问一问、讲一讲等活动来获取新知识。如,教学“长度的初步认识”时,在认识“l米”、“1分米”时,可引导学生比一比、猜一猜、估欠学生的共同进步,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在教学“拼摆”一课时,可以把学生三个人分为一组,甲同学口述操作步骤,乙同学依次摆拼,丙同学协助完善拼图。这种看似平常的合作,并非个体技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和碰撞,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平等、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学会了与人共处。
五、自主探究,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要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课本自学掌握的结论、概念,教师决不要代替讲解。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圓锥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事先让学生用硬纸板各做一个等底等高的空心圓锥体和圆柱体,并准备一小袋沙子,课堂上让学生用沙子注满圆锥体之后,再将圆锥体之内的沙子倒入圆柱体,反复操作,将圆柱体装满为止。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理解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逐步掌握圓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