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鹤
摘 要: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授知识和美德培养结合起来,以培养、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美德教育 情感 行为 时事
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必须对年轻一代进行美德教育。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材中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忠心报国、勇赴国难、忧国忧民、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律己修身,等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美德教育要注重情感熏陶,激发学生热情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情感熏陶”,发掘历史知识中的丰富情感素材,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
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师生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学生的感情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课本是向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最好教材,在讲解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再现当时、当地的情景。如:戚继光驱逐倭寇,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献出生命——“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张自忠为国家民族而死的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无半点改变”,在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大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曾为原子弹、氢弹的创制作出重大贡献的邓稼先、王承书等,不图名利,甘愿“隐姓埋名”一辈子,在人世间“消失”几十年,他们所展示的就是一种爱国的美德。教师在讲述历史人物的事迹时,要充满激情,歌颂或批判,崇仰或鄙视,赞扬或讽刺,欣喜或愤怒,泾渭分明,以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热情,以及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
二、美德教育要辨析人物的行为动机,实行正面教育
各种历史人物的行为都有鲜明的动机。屈原有报国的慷慨大志;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抗日战争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他们的行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而反面的历史人物也有着罪恶的行为动机。如,袁世凯野心勃勃,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还企图当“中华帝国”的皇帝;汪精卫为了得到日本的支持,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投靠日本,“沐猴而冠,认贼作父,覥颜事故,丧尽天良,辱尽华裔”。这些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正是导致他们行为的直接动因。将他们的行为进行对比,让学生去判断是非,分辨美丑,衡量高下,从而强化正面教育,使学生加深对理想道德的理解,进而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变成支配个人行为的自觉力量。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三、美德教育要总结人物的行为美,提高道德修养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人物具有双面性格,优点与缺点共同存在。例如:大教育家孔子,一方面治学严谨,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又有鄙视生产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的缺点。对于这类人物要让学生把握主流,分清是非,以达到养性育德、净化心灵的目的。在引导学生评价农民领袖洪秀全时,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充分肯定他对历史前进的推动作用,又要让学生看到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阶级局限性。教育学生要以史为鉴从严律己,如在评价人物时,必须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事实,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通过对人物道德行为、功过是非的分析、比较、概括,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认识水平,而且可以提高道德修养。
四、美德教育要结合时事,培育时代精神
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经过筛选、淘汰、更新和丰富,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美德新模式。在讲述鸦片战争的历史时,我们要把当年林则徐禁烟和今天的禁毒联系起来,说明两者都是不同时代的爱国之举,其宗旨都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青少年绝不能吸毒。在讲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的历史时,我们要把它和今天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联系起来,说明两者都是为了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进步,青少年应该拥护党和政府这一正确的方针,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学生深切感受民族传统美德的巨大精神力量。
总之,美德教育对于学生、对于教育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了,就与“礼仪大邦”的中华民族不相容。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取其精髓,从而使中华民族美德在青少年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