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琼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较普遍地存在着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德育的培养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数学教学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既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整体素质 提高
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较普遍地存在着“两个忽视”,严重地阻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一是忽视了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忽视了个别差异教学。
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给教学造成的误区?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既让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笔者对此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德育渗透,用数学学科的“美”感染学生
“要成材,一定要先学会做人”,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因此,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自然渗透育人的观点。根据学科的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适时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国教育、爱科学教育。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从而自觉地把学习数学同将来的生活、四化建设联系起来,端正学习态度,诱发学习动机,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品质。
比如有一位教师介绍完我国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之后问道:“听了华罗庚爷爷的故事后你有何想法?”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华罗庚爷爷真伟大,真了不起,我长大了也要像他那样为祖国作贡献!”一席话,令全班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其他学生肯定也会产生共鸣,发誓努力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兴趣盎然。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2.用心捕捉,精心设计,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精神的启迪。《团结就是力量》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群体社会,许多工作需要我们集体努力,共同协作完成,可见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因此,从小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也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3.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育人的有利时机,适时教育。比如,某教师在教授《大于和小于》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数学题:大森林里,5只小猴子与4只小白兔在进行摘桃子比赛,小猴子和小白兔谁能取得比赛的胜利,为什么?“小猴子能取得胜利,因为小猴子有5只,小白兔只有4只,5只>4只”。在进行完基本知识的教学后,这位老师又问:“小猴子虽然能取得胜利。但是胜之不公,我们应该提倡公平竞争,你们有办法使他们的竞争公平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有的说去掉一只猴子,有的说增加一只小白兔,有的说去掉两只猴子、一只小白兔……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此时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知识面拓展开来,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最后又有一位学生发言:“我觉得即使猴子有5只,兔子有4只,小猴子也不一定能取得胜利。因为小猴子天生活泼好动,调皮捣蛋,他们如果摘一个扔一个或者摘一个吃一个,心不往一处想,劲儿不往一处使,自顾自。而小白兔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照样能取得胜利。”面对这位学生精彩而出人意料的回答,这位老师显得很兴奋:“的确存在这种可能。虽然小猴子有便利的条件取得胜利,但是他们不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也会错过这次好机会,所以我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儿都应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小小一道练习题,既巩固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渗透了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吃饱”“吃好”
素质教育提倡全面发展,这个全面发展既包含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还包含了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全面”二字,考虑问题要全面,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深钻教材,既要考虑教材的横向联系,又要挖掘知识点的纵向联系,吃透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还要使所要传授的知识既能让优等生吃饱,又得能让后进生吃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总之,我们要做到面向全体,上下兼顾。
2.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要恰到好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因为教材有实践型的、概念型的、计算型的等课题之分。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容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比如学生的特点、习惯和接受能力,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选择“动手操作、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谈话揭示课题,激发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等实验操作逐条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特征,最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但是不论怎样,我们都不能忽略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使数学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