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礼治思想对公民意识形成的消极影响

2009-07-28 05:55徐莲梅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

摘要: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培养公民意识是促进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封建专制性质的文化,它与公民文化是相对立的,特别是其礼治思想,更与公民意识相矛盾,对公民意识的形成有诸多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公民意识;礼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D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7-0099-02

现代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公民是社会权力的真正拥有者,是社会的真正主人。这种情况下,只有培养合格的公民,使社会成员真正具有社会主人所拥有的意识与素质,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社会科学、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的民主、法治、平等。正因为如此,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公民意识教育问题:“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传统文化是影响社会成员政治意识、政治素质形成根本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新的、现代文化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封建专制性质的文化,它与公民文化是相对立的, 特别是其礼治思想,更与公民意识相矛盾,对公民意识的形成有诸多的消极影响。

一、公民意识的培养是促进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以《走向现代化》一书闻名于世的美国社会学家A·英格尔斯派有两段耐人寻味的话:“痛切的教训使一切开始体会和领悟到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己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完善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

人的现代化包含多方面的内涵,合格的公民素质是其最为重要的方面。所谓“公民”,是与“子民”、“臣民”相对应的,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不列颠百科全书》曾把公民定义为:“公民资格指个人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公民资格意味着伴随有责任的自由身份。公民具有的某些权利、义务和责任是不赋予或部分赋予在该国居住的外国人的。完全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担任公职权,是根据公民资格获得的。公民资格通常应负的责任有忠诚、纳税和服兵役。”

公民不仅是一个身份问题,更是个意识问题。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公民意识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是公民支配自己社会行为的基本价值观念,广泛表现为参与政治、经济、法律、道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变革关键在于观念变革,社会现代化关键在于观念现代化,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推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能不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早在1997年李慎之先生就在《改革》杂志的座谈会上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总之,合格的公民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建设现代社会必须培养合格的公民。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关系我国现代化进程不容忽视的课题,需要全民族觉醒,需要人人反思,更是政府应关注与支持的。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礼治思想及其对公民独立、自主、平等意识形成的消极影响

公民社会,人们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是平等的个体。独立、自主、平等的社会身份或地位是公民能够成为公民的社会基础和前提。独立、自主的意识则是促进社会平等、推动公民履行公民职责从而真正成为合格公民的内在动力。

我国传统社会的礼治文化、尊卑思想对民众独立、自主、平等意识的形成是一种严重的内阻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礼治文化。所谓礼,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祀鬼神、祖先的习俗,是对祭祀时所用仪式的称谓。随着国家的产生,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复杂化,奴隶主为了巩固其阶级统治,就将礼逐渐由祭祀仪式发展成为以维护奴隶、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维护皇权、父权、夫权,尤其是皇权为目的,以克己、辞让、尊上卑下、安分守己为内涵的行为规范、礼仪、典章制度等。我国传统社会真正实施的是“以礼治国”。《礼记》多处强调:“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礼记·经解》)“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礼记·礼运》)。“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礼以明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国安君也”(《礼记·礼运》)。被历代统治者尊崇的孔子也再三强调礼在治国中的作用。《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时,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还说:“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礼记·曾子问》)。纵观我国两千多年的法律思想史、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礼治思想、礼治实施的演变史。

礼文化,首先是一种等级文化,所谓“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荀子·国富》)。礼的基本特征是别同异、分等级,从而建立起差等有序的社会秩序。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传统社会把社会成员从多方面分为三六九等(就政治关系来说,由高到低有帝王、诸侯、卿大夫、士等不同等级。就亲疏关系而言,分为九代世系,统称九族。在此范围内从亲到疏又依次分为:斩衰亲、齐衰亲、大功亲、小功亲、缌麻亲五个层次。就性别而言,也有等级差别,就是男为尊,女为卑)。元朝时期,政府曾依职业的性质,把帝国臣民细致地划分为十个等级:一、官(政府官员);二、吏(不能擢升为官员的政府雇员);三、僧(佛教僧侣);四、道(道教道士)。五、医(医生);六、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七、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八、娼(妓女);九、儒(知识分子);十、丐(乞丐)。

其次,礼是一种服从文化。第一,卑者服从尊者。制礼的目的就是定尊卑,并且使卑者服从尊者。礼的基本精神是忠、孝,基本内容是“三纲五常”等,讲的都是卑者服从尊者。比如,所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要求臣子们服从君王的意志,子女们服从父亲的意志,妻子们服从丈夫的意志。再比如,中国传统社会所谓的“孝”,也称孝顺,要求的主要也是子女尊从家长的意志,服从家长的决定。第二,活生生的人服从于僵死的礼仪教条。在以礼治国的理念下,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方面都有诸多的规矩,必须服从,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且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性别、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规矩(礼的突出特征就是不同层次的人遵守不同的规范、享受不同的待遇,使每个人都守你这个层次该守的规矩,只想你这个层次该想的事、做你这个层次该做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安分守己)。总之,从衣着服饰、言谈举止到思想意志,无一不被等级格式化。稍有差池,轻则被人耻笑,重则施以重刑,这些都严重压制着人们的独立个性和政治自主精神。总之,礼文化要求的是服从:活生生的人服从于僵化的社会教条;社会地位低下者服从社会地位高者、年幼者服从长者,女性服从男性(要求女子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全国上下服从帝王一人。

几千年来,中国人接受的正统思想、正统文化是礼教思想、礼教文化。礼渗透到传统中国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控制着社会的发展,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下级面前唯我独尊,上级面前唯唯诺诺)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着民众独立、自主意识的形成,阻碍着社会成员平等观念的形成,特别是助长着官员唯我独尊意识和民主观念的缺失,从而影响着社会民主的真正实现。

建立公民社会,培养公民意识,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阻滞作用,从而保持清醒和自觉,增强针对性。第一,加强公民教育,培育公民文化。要重视加强公民意识宣传,从而营造良好的公民文化氛围。第二,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创造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以削弱传统政治文化产生影响的政治基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转变政府理念、职能,进一步改革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增加权力的设置及权力运用的民主程度。

作者简介:徐莲梅(1964- ),女,中共洛阳市委党校科研处副教授。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对话·素材·练习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参与式治理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