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渴望交流

2009-07-28 05:55莫小米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拼凑出欠条邻里

莫小米

最近杭州所有的媒体都报道了一件事情:

某住宅小区,一个中年妇女在欠下了20多位邻居的50多万元钱之后,忽然遁形了。

面对记者,大家七嘴八舌地拼凑出一个骗子的形象:

她是两年前搬来的,自称老公在上海做生意,25岁的儿子在杭州工作,有个准儿媳。

她经常在小区里遛狗,说起养狗的经验头头是道。

她经常为出差的邻居照看宠物,经常打扫楼道,顺手为别人带走门口的垃圾袋。

她豪爽,热心,爱结交朋友。如今邻里之间最多见面点个头,不大会串门的,她是个例外。

总之一句话,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人,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否则怎么都把钱借她?

骗子心狠,债主中不仅有小区的居民,10万20万的,她连清洁工、保安、卖菜小贩,三千五千的都不放过。有对清洁工夫妇懊丧地说,她分几次向他们借了1万元,总说马上还马上还,结果……半年的辛苦钱啊。

欠条倒是写的,可她声称自己的身份证丢了还没来得及补办,用的是准儿媳的身份证,复印在欠条上。警察看了,说是假的。她的房子是租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

警方和媒体在提醒市民“提高警惕,识别坏人”的同时,支了许多招,比如借钱时找担保人啊、抵押贵重物品啊、关注对方经济状况和偿还能力啊等等。我在认同上述提醒的同时,生出一些别的感想。

其一:其实我们渴望交流,我们很看重邻里友情。别看现在邻居疏于交往,但你看,一个稍微热情一点的邻居,竟然获得了那么多人的好感和信任,骗子就是利用了我们渴望交流这一心理。

其二:但事实上,我们已经不习惯交流。骗子如何能同时向那么多人借钱而不露馅?就是拿准了我们这20多个债权人之间均无联系,如果稍微有一些沟通的话,她能得逞吗?

(摘自《今晚报》)

猜你喜欢
拼凑出欠条邻里
烧纸变钱
“邻里+”铸就崇川社会治理“小康梦”
邻里图书馆
翩翩起舞
秋日彩虹
神奇的魔术
趣味数学故事二则
邻里之间
“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
两张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