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成 赵砚田
备课、听课、修改、讲课、反思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学工程。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保证,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课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舞台,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发展更是离不开课堂,课堂成长是专业发展的第一步。青年教师如何茁壮地在课堂上成长起来呢?笔者对以下五个步骤深有感触。
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备出一节高质量的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搞好教学的根本。尤其是青年教师,只有充分地备好课,才能保证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向导,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坚实的基础。
二是备教材。虽然新课程要求课堂是自主的、互动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可以脱离教材,海阔天空。教材是进行教学的最主要参考材料,青年教师必须要走进教材、吃透教材,但同时也要避免以教材为纲,教材是在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编写的,课程标准不直接规范教学用书的内容,而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间接影响教材的编写,给教材的编写留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和余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标准用好它、用活它,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是教材使用的选择性。
三是备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中,所设置的教学环节和教学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个性、基础等诸多因素,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四是备教师自身。新课程的教学除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外,还要注意教师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身专长,有效地利用好教材,在备课、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五是备教法。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设计思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虽说“教无定法”但更不能无法科学的、新颖的、生动有趣的、严谨的教学方法总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在备课时做充分的预设,包括课堂结构,教学步骤,需要哪些教学用具,需要找些什么生活实例来丰富所学知识,需要补充些什么实验、例题来巩固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等。
听课
听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借鉴是最有效的学习。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听同行的课、听优秀教师的课是一条公认的捷径。
一要确立清晰的听课目的。即有准备、有目的地听课。例如,听“电势能和电势”一课时在教学技能方面要注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教材的处理、功能关系、表达式的呈现形式、物理量的符号等。
二要有科学的听课方法。例如,听“电势能和电势”一课时笔者采取了比较听课的策略,为了备好这节课,先听了组内六位老师的课。并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切磋比较,取其精华,把别人的经验变成了自己的财富。
三要及时“换位”听课。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考、认真分析、适时“换位”,改变自己的角色听课,不仅要充当“教师”的角色,还可以进入“学生”的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组织、探究;还可以进入“指导者”的角色,从指导者的角度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做出分析与判断,准确地发现讲课者的不足,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改进和提高的建议。
四要做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是年轻教师重要的学习研讨资料,要特别注意教学环节设计,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和手段,习题的设置,板书设计,创新点等。
最后还要及时交流。可以让授课老师谈谈上课的感受,让学生谈谈学习的体验,听课老师之间谈谈自己的收获,谈这节课的特色,谈这节课的感受和启发,谈这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谈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修改
听课之后总会有大的收获,听课不仅学习到了他人的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也发现了他人的很多闪光点,这时再与自己最初的备课相比总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打磨、修改最初的备课。
首先要纠错。在备课中,由于书写手误、理解水平、参考资料错误等因素往往会造成备课失误,小到一个字词,大到概念原理的理解、思考题的答案。凡是备课有错的地方,一旦发现,必须及时修改。
其次要删繁补缺。删除那些没有必要的教学内容或者简化一些非重点的教学内容,补充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内容。在备课前,我们往往会有很多思路,很多想法,特别是在备详细教案时,往往习惯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都备好,对青年教师来说这是有必要的。但这样往往出现一个问题,备得越详细,课越上不完,上起课来总是很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个细节都面面俱到了。重点难点也不突出了,老师讲的滔滔不绝,成了课堂的主角。因此备课要主次分明,明确哪些是老师做的,哪些是老师指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的。不可越俎代庖。
最重要的是深度打磨,要上一堂漂亮的课,以上两点仅仅是最起码的要求。笔者听了“电势能和电势”一课时,从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打磨。
例如,“电势能和电势”一课在内容编排上老师们都感觉内容太多,若在一节课完成静电力做功特点、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等内容的教学恐怕只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这节课的内容若用两节课学习效果会更好,听了老师们课后的交流、切磋,感觉本节课若从静电力做功特点、电势能、电势三方面准备更合适。
再如,教学设计方面,“电势能和电势”一课笔者总结并对比了三种设计思路。
思路一:静电力做功特点—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电势差。
思路二:电势能—电势—等势面—静电力做功特点—电势差。
思路三:电势差—静电力做功特点—电势—电势能—等势面。
从教学效果来说,三种思路都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比较而言,思路三秉承了老教材的设计思路。在教学中到底应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展开教学呢?对于现代的高中生,能量已经是熟知的概念,电势和电势差则相对抽象,先学电势能再学电势和电势差更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原则,从这个角度看,思路一和思路二比思路三更严谨。思路一和思路二的区别在于静电力做功特点是放在电势能之前还是之后的问题,思路二是把静电力做功特点单独作为一个知识点来讲。新教科书的特点是要突出科学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通过做功研究能量,必修二重力势能的学习也是利用这一思想设计的,本节的学习在分析了静电力做功之后就会很自然地得到电势能的概念,随后通过电势能与检验电荷的比值又得到了电势。新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让学生感受说理的过程。比较来看,思路一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
讲课
讲课,是老师引领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最关键的一步。讲课要用科学的方法设计课堂,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课堂真正自主、高效、优质。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做到学教结合、师导生学、互动高效。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感知知识、自我尝试、适时指导、当堂练习、完成作业,信息及时反馈,课后及时巩固。
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意识的积累总结,能较快地提高本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正是如此,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可见,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教学反思到底从哪些角度写呢?笔者认为教学反思的角度是多维的、灵活的,可以写备课反思、听课反思、上课反思、学习交流反思;可以从三维目标、教材使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课堂管理、师生关系等多方面进行反思;可以写成功亮点、创新点,也可写不足之处,还可以写“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取人之长、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备课、听课、修改、讲课、反思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学工程,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保证,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