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升初中

2009-07-27 07:31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刘欣小升初名校

承 英

(记者罗德宏)来源:北京晨报

上周末是北京市小升初艺术、科技和体育特长生报名的时间。在海淀、东城、朝阳等区县知名中学的报名现场,不少学校都聚集众多四处赶场、手拿证书的家长和考生,一些家庭为及时报名测试,实行“全家总动员”。

记者了解到。学生的获奖证书在初中入学时仍占有相当的分量;为能让孩子顺利进入知名中学,一些家长不惜在孩子的简历和报名表中主动“自报家门”。

报名家长排起数百米长龙

在东城区二中分校校门口,前来参加报名的家长和孩子接近500人。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当天最早来排队的在凌晨4点就赶来了,一些先来的家长为维持“先来后到”的顺序。自行组织按顺序进行发号。

按照规定,每个学生参加特长生测试的学校原则上不超过两所。“多去一个学校就多一次机会”成为不少家长和考生心态的真实写照。前天在朝阳区八十中学,学校操场上、教学楼前到处挤满赶场的家长孩子。操场上领取报名表的家长在操场上排起数百米的长龙,到8时40分。几名穿着警服的人前来维持秩序。

英语等级证书列入报名表

虽然市教委规定学生入学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和成长记录册为主要录取依据,学校不得要求报名者提供各类证书,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多数家长都拎着大包小包,里面装着各样的证书。一位带着孩子参加完海淀101中学声乐项目报名的家长手里的资料夹装有30多份孩子的获奖证书。一位在八十中学报名的家长说:“不让我们带证书、奖状什么的,那孩子之间怎么比较呀?”

针对获奖证书,不仅家长没有“空手而来”的,不少招生学校或直接或含蓄地表达对学生获奖情况和证书的青睐。北京市一中学提供的报名表里,不仅有市十佳少年、市红领巾奖章、市级三好学生等9项列入量化标准的内容,另外,在获奖情况和考级情况一栏中,还有大、中队干部和公共英语等级证书等5项。迫于政策压力,部分中学虽然不直接询问学生是否有证书,但更多地选择了解学生获奖情况。

家长身份职业成为砝码

“小升初比拼的是家长”是目前社会上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上周末小升初报名现场出现的一些现象逼真地解释了这一观点。

在101中学艺术特长生报名现场,一位家长在报名表上直接亮明自己的身份和职务——“教育部某某中心处长”。一位家长昨天在向二中分校提交的孩子简历中特意注明父母的职业,即父亲是“数学教授”,母亲是“英语翻译”。—位家长表示,这样做既让学校更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也希望这些信息能加重孩子进入好学校的。“砝码”。

记者在联系小升初话题的采访时,得到的普遍回馈都是,话题太敏感,不敢轻易发表言论,怕造成误导或说错话。面对家长们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期待,教师、校长身上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作者:张灵

来源:京华时报

2007年6月(5日)晚上10点,11岁的小雨还在灯下做着妈妈留的奥数题。在过去一年里,她的每个晚上几乎都是这样度过。如此辛苦,原因只有一个:为了小升初。

昨天(5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今年小升初政策,小雨的妈妈对政策内容很淡然。她认为,对家长而言。面对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

万元的“天价”培训

从五年级暑假开始,小雨在妈妈刘欣的陪伴下正式进入了小升初备战大军。“以前我们双休日都是一天学,一天玩。结果发现同龄的孩子都开始在上奥数班、英语班。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都是在为小升初做准备呢。”回忆起去年那个夏天的经历,刘欣至今仍觉得心有余悸,“别的孩子都在学,我们落后了怎么办?得赶紧行动起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很快,小雨被妈妈送到了一家培训学校的公共英语二级VIP冲刺班,一个月的学费2400元,加上之前投入的8400元的培训费用,不到半年时间,刘欣已为孩子投入了一万多的高昂培训费。

暑假集中培训后,小雨顺利通过了公共英语二级考试,这相当于大专学生的英语水平。对这些成绩,刘欣看得很明白,“这是孩子背了10篇英文作文,做卷子做到想吐换来的,她是否达到大专水平还要打一个问号。”

刘欣的话得到小雨的英语老师刘春艳的佐证,这位连续带了5年六年级毕业班的英语老师,最近越来越感觉到无奈和困惑,家长带着孩子冲击公英一级、二级、三级,原本应是以快乐教学为主的授课变成了无奈的应试。“全班28名学生。过公英二级的占了一半,今年3月又有4名学生报考了公英三级,那可是大学本科毕业的英语水平啊!孩子们真的懂吗?”

而这一切仅仅是开始。

一个户口簿落俩孩子

今年3月来临,各种关于小升初的信息渐渐多了起来。刘欣在陪伴小雨上各种培训班的同时,也认识了一群与她经历着同样遭遇的家长。在一家企业上班的陈荣是这个圈子里的热心人,经常浏览网上各种小升初论坛的她常常会给家长们群发信息。

和刘欣的情况略有不同,陈荣为了儿子小升初能进入一个好点的中学,两年前把户口从朝阳迁到了东城。“托了几位熟人才找到可以落户的地方——北新桥一栋老居民楼里的一对老两口名下。把孩子户口落到他们家时已经是户口簿上最后一页了,前面还有一个西城区的孩子。”令陈荣哭笑不得的是,这个孩子也跟老两口没有亲戚关系,落户的原因很明显,大家都想在升学时能通过户口,避免通过划片或电脑派位等方式被分配到不理想学校。

通过迁户口逃离派位“厄运”的办法绝不是陈荣的首创。海淀区教委系统里曾流传着一个经典案例。为了适应划片就近入学,一些名校附近的居民楼格外抢手,该区的招生工作人员发现,在中关村附近的I"居民楼,同一个地址登记了10余个孩子的户口。工作人员入户调查发现,那个地址竟然是一个厕所。

小升初的前世今生

“我们这么辛苦奔忙就是为了让孩子能进入一个好初中,这样才有机会考上好高中、好大学。”刘欣说,家长们的目的简单而明确,为了迎合规则,只能拼命让孩子多学,多拿证书。“我很怀念我们小时候的小升初,通过统一考试来决定升学去向,哪有现在这些苦恼!”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北京的小升初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统一考试到择校再到主导均衡的三个阶段。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一中原校长王晋堂对小升初关注多年,在他记忆中,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小升初最初实行统一考试,重点学校根据分数选拔。

王晋堂回忆,那时的小升初考试就是学生和家长的一场“恶战”。为了让孩子进入重点中学,六年级的学生就已陷入了“题海战”中。“200分的满分,0.5分的差别就能刷掉一大片,激烈的竞争把人们的神经都绷紧了。”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在义务教育的理念下,中小学生“就近入学”渐次推行。

“事实上,家长对就近入学并不买账。”王晋堂说,为了让孩子能进好学校,家长们拼关系、走门子,使出浑身解数,一些重点学校也开始招收择校生和择校费,而收取择校费的名目也有多种:捐资助学费、赞助费等等。

全国各地出现的择校现象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1996年、1997年教育部连续两年下发文件,对各地出现的择校乱收费的问题进行规范治理。与此同时,北京市也在1998年借鉴香港的做法,将电脑派位引入了小升初。

王晋堂说,“电脑派位”是将一个区域里的学校招生名额都拿出来平均分配,适龄学生进入哪所学校部是随机的,区域里学校实力有强有弱,到底能进哪所全靠电脑随机派到哪儿。电脑派位出台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刚开始实行的两年,确实起到了作用。但好景不长。

“一方面家长怕把孩子给派到差校去,千方百计要把孩子‘捞出来,另一方面重点中学不愿意要差生,总是想方设法另辟蹊径进点‘好学生。”王晋堂说,在这两种力量难以阻挡的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又以适应群众的多种需求开了“择校”的口子:允许学校办英语、数学等实验班;允许学校招收文体、科技等特长生。于是,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挤进好学校,开始上奥数班、上英语班,学钢琴、学舞蹈。

全民学奥数的“疯狂”终于在2005年被北京市教委叫停。那一年,针对小升初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市教委出台了多项规定进行规范,先是在家长中具有极强号召力的。迎春杯奥数比赛被叫停,接着,一些名校举办的衔接班也纷纷被封杀。2006年,北京市的小升初政策又有了更明显的变化,为了限制家长带着孩子到处赶场测试,市教委首次对特长生测试时间统一规定,限制在两天中进行。此外,各种名目的实验班和特长班也提上了停办的日程表。

新政策有待时间检验

牵动着家长们神经的小升初政策又有一些新变化,但是,刘欣对此却表现得有些淡然。对于“学校不允许以各种证书和竞赛成绩作为录取依据。的规定,刘欣说,”学校不要求看,但没法限制家长不提供呀。

刘欣的想法恰好印证了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所所长杨东平教授的担忧。杨东平说,初中校发展的不均衡是导致北京小升初择校热的主要原因。北京市教委今年的小升初政策对限制跨区、跨片流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出发点很好,但能否起到作用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不得以各种等级证书作为录取依据这条就很难操作,一些好学校为了保持优势总要确定自己的选拔标准,而家长也希望孩子能进好学校。只要有学校差异存在,择校的现象就不能根治。杨东平说,消除择校的关键应大力推动教师和校长资源的流动,改变优质教育资源向名校倾斜的现状。同时,还应借鉴安徽、江苏等地将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向初中校分配的办法,扩大分配比例和力度。

虽然这两条措施北京从去年开始已逐步推行,但杨东平认为力度太小。尤其是现行示范高中1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的做法,还不足以解决初中校平衡生源的问题。如果把比例扩大,更多一般初中的优秀学生也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了,家长和学生的抱怨就会减少。

但专家的这些设想对于刘欣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

距离小雨小学毕业还有两个多月,刘欣说,熬完这两个月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接下来的暑假,她准备让小雨先彻底玩几天,然后再给她报一个初中衔接班。对这样的选择刘欣也很无奈。她说。就像进入了一个怪圈,在这个圈里,她只有努力推着孩子往前走才可能不被抛下。现在。刘欣已经开始为小雨的中考做准备了,她打算在海淀区买一套二手房,落下户口,这样小雨才有机会在海淀参加中考,有更多机会进入好高中。

为了这套房子,刘欣至少还需要准备50万。

北京市中小学生择校行为主要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中以“小升初”的择校最为“疯狂”。

日前,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对北京中小学择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崇文区小学择校生比例最高,其次是西城:最低是昌平和门头沟两个郊区。海淀区高中择校生比例最高,最低是昌平。

调查发现,通过交纳择校费和根据孩子的特长进行择校,是北京市中小学生主要的择校途径,而依靠关系则是家长应用最少的择校途径。对于。接收择校生时主要考虑什么的问题,一些重点校表示会考虑到家长的社会关系。因为。一定的社会关系会增强学校的影响力,能给学校带来更多的办学资源。

在“择校费”的市场价调查中,北京市2005年高中阶段择校费用最高。平均为27518.34元;其次是小学阶段,平均为19637,83元;初中阶段最低。平均为13694.85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小学择校生家庭来说,择校费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支出和家庭经济负担,而一些高中生择校费已占到了他们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以上,达到55,25%。

“小升初”难成为周围人们讨论的热点。

不是义务教育吗?按《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这有什么难的?其实,尽管教育部门不再提所谓的重点学校了,但优秀师资和良好的硬件设施集中在少数学校的局面,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虽说免试入学,但几乎各个初中都设置了名目不一的测试、测验,以此作为选拔优秀学生的依据。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成凤?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家长陪着孩子东考西测,满北京城跑。

笔者认为,这种现象说明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人为将竞争提前,导致义务教育畸形发展。转型期的中国,虽然压力和竞争普遍存在于升学、就业、工作之中,但是远不至于影响到义务教育阶段。可是家长们却认准了一个理:现在早一天培养,将来多一份胜算。结果,孩子们个个上培训班,人人学琴棋书画。学生负担不断加重,家长教育成本直线上升。

二是这种教育看似抓得很紧,实则效果不佳。孩子的时间过多地被抽象的理论学习占用,无暇顾及生动的生活实践,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孩子的天性;孩子们满脑子的考试和成绩,提升综合素质从何谈起?

三是这种教育管理体制存在漏洞,背后隐藏巨大“黑洞”。

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然而,据笔者所知,某所谓“公立自费”中学2007年计划招收900人,却有近5000人应考。而且,只有90人免费就读,其余每人至少也要交两万多元的费用。笔者粗略估计,仅此一项,该校即可入账近3000万元。这还只是账面上的。

有人说小学生的家长最累,此言说出了小学生家长的辛酸。无论

是进入名校的“成功者”,还是最后被迫参与电脑派位者,每个孩子的家长都有一把辛酸泪,其主要原因便在于“小升初”的“乱”。

乱象一:名校招生没有统一的入学标准。收与不收主动权都在名校。有的学校看中奥数成绩,看获奖级别,有的学校在自办的培训生中招生。有的学校既看奥数成绩和各种证书,又要进行选拔考试。结果好多孩子,考完这个学校考另一个学校。

乱象二:名校选拔学生过程就犹如“地下党”在工作。由于“小升初”选拔考试遭到明令禁止,一些名校组织的考试便偷偷进行,提前进行者有之,晚上考试者有之,考试与录取就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学校和家长单线联系,都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神秘异常。

乱象三:升学犹如买彩票。买彩票能否中奖,主要看运气,今年推优入学就像买彩票一样。由于推优入学的人数多于名校的招生计划,许多学校采取摇号的方式来决定是否录取,将推优的孩子与家长推入“博彩”的境地,摇号如愿者犹如范进中举,高兴异常,没有中彩者犹如落榜者,慨叹。运气不佳,命不好,对孩子和家长造成很大打击。

乱象四:孩子家长疲于奔命。家长忙于带孩子参与各种培训班,获取各种证书,参与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赛。孩子没有休息日,童年的珍贵都奉献给了培训……

如此众多乱象,究竟谁是获益者呢?

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作为管理者,为“小升初”做好服务,既是其神圣职责,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但现在一些教育部门已被相关利益所缠绕。名校资源有限,想进入名校的学生却是多不胜数,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不同形式的选拔和择校费便成了许多学校的选择。举例来说,如果某校可招生的名额有100人,50人免费入学(一般是通过不同途径选拔的尖子),50人通过择校费进入门坎,目前北京某区的最低标准是3万元/人,有的学校高达十几万元,有关教育部门便可从中收取此择校费(官方称为“捐资助学”)。

名校:名校是“小升初”孩子和家长心中的神殿,主要体现在教师素质高、生源好、升学率高。凭此优势,各名校开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一方面可以为自己培养更好的生源,另一方面也收取相当的培训费。粗略估算,每个学生培训一年的费用在5000左右,如果培训300学员,毛收入就是150万元,实际上还不止这个数字。收取的择校费是名校的另一财源,拿出一定的名额通过收费来开源。如果收费生是两个班,每班按40个学生,每人按3万元收费计算,则收费高达120万元。

社会培训机构:近几年来,有关小学生的社会培训机构蓬勃发展。“小升初”需要各种证书,社会培训机构就及时满足这种需求,开展各种证书的培训、考证工作。今年特长生入学异常火爆,有关特长的培训就立即热火起来。特别是一些社会培训机构还不满足于仅仅进行培训,出现了和名校“联姻”的趋势,为名校选拔人才。名校和培训机构的联姻,使他们获得了“双赢”的效果。

民办初中:尽管民办初中收费不低,但由于其师资水平高,办学理念先进,升学率高,它们在“小升初”激烈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今年推荐入学,为民办初中增加好生源提供了机遇,那些推优而没有“中奖”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民办初中。那些没有其他门路的好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在“小升初”过程中也选择了民办初中。

“小升初”时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应该是人生最具幻想最具浪漫的时刻,但现在的孩子已经过早地失去了童年:他们承担了过多的压力,趋于早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呼吁相关机关和部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止“小升初”中出现的乱象,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也给孩子一个公平发展的机会!

猜你喜欢
刘欣小升初名校
小年赶集
名校介绍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The use of 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to improve Chinese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赶集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