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恒忠
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新生儿期一些重要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特点不同于成人,也不同于年长儿,其组织器官及相应生理功能均处于快速发展中,其药动学亦随日龄的增长而迅速变化。
新生儿期的生理学和药动学特点
酶系统功能不成熟或缺乏:体内酶系统不成熟,影响药物代谢灭活,产生不良后果。如氯霉素在成人体内通过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活,但在新生儿期,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影响氯霉素在肝脏的灭活,加之新生儿肾排泄功能也较差,致使氯霉素游离血浓度升高,发生灰婴综合征。
细胞外液容积较大:约占体重的35%,较成人所占的比例高。药物分布在较大容积的细胞外液中,清除相对缓慢,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增多。
血浆蛋白与药物结合少:新生儿的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能力及亲和力均较成人低,因而结合型药物少而游离型药物浓度高。
肾功能发育不全:此为影响新生儿药动学的重要因素,可使许多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清除减缓,使青霉素、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
此外,新生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发育不全、白细胞吞噬能力弱、免疫功能低下等,易患感染。
新生儿感染时抗菌药的应用原则
多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剂量应按体重计算,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过程随日龄而变化,故应按照日龄来调整给药方案和按照体表面积或体重来计算给药剂量。
避免使用毒性明显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多肽类(多黏菌素、万古霉素)、呋喃类、四环素类、磺胺药等。必须应用时应作血药浓度监测。不宜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避免肌注给药。
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发生机制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发生机制,见表1。
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有明显的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替代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其结果个体化给药。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该类药也有一定耳、肾毒性,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
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沉积在发育的牙齿和骨骼中,影响幼儿骨骼发育,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禁用于8岁以下小儿。
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动物实验中发现此类药物可引起幼龄动物软骨关节病变,可能对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中因临床基层适宜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二、三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
为切实解决基层社区医疗问题,推广中医特色技术,弘扬中医药优势,《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广办公室、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将这些技术整理出版《中医基层临床适宜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系列图书,现第一、二、三批已经全部出版,共3册。
本系列书突出了以下4个方面:①准确的适宜证和禁忌证。⑦起效的关键要素、操作的关键环节描述清楚。④特色、优势描述明确。④可能的不良事件及其应对措施安全保障。
本书主要面向社区和基层中医药人员,旨在使具有一定中医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从业人员确实能够掌握一批安全、有效、规范、简便的中医临床适宜技术。
(ISBN 978-7-5384-1968-9)敬请留意本刊图书邮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