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桂妹
一首曲子如果唱错调子就很难听,一首曲子也只有一个最恰当的调子,歌唱者须抓准它。同样一篇课文也有一个最恰当的“调子”——作者的心声,读者只有找准它才能和课文产生共鸣,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在一堂课里。只有快速找准它,定好课堂的“调子”——气氛,才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一次听六年级的《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师表现积极,学生反映平淡、冷清,和课文中的松鼠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笔下的松鼠聪明可爱,笔下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童趣。显然,学生并没有沉浸其中,课堂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上教师虽然指导学生学习了字词句篇章,但是没能围绕课文的主线进行,也就是没有定好课文教学的基调。所以学生无法体会到字词组合排列的精巧,也就学习不到语文的精髓,学习水平的提高自然非常有限。其实作者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悟其中的魅力,都会或明或暗地提示,小学课文多是明显提示。例如《跑进家来的松鼠》,孩子——“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把松鼠作为家中的孩子,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大人——“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快来看!”对松鼠的喜爱表现得像小孩子一样。对松鼠的喜爱是这篇课文的基调,教学不能离开这个基调。当然学生如教师,可能一开始很难发现,教师要作好引导。有的教师在板书课题时,用松鼠卡通代替“松鼠”一词,教学伊始,学生喜爱松鼠之情就被点燃了。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指导学生围绕“跑进家”展开讨论、想象,认可松鼠是家中的一员。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就能读出“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快来看!”的感情味道,深入理解课文自然不在话下。除了鲜明的情感领悟,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隐含的情感:“它特别爱吃甜食,经常跳到我们肩膀上要糖吃。有一回。餐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爸爸说我们不诚实,一星期不许吃糖。”可爸爸知道真相后对松鼠的态度却决然相反:“爸爸哈哈大笑……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松鼠惹人喜爱的形象跃然纸上。定好教学的基调,教学省时省力,师生互动自然,读者课文互动深入,教学时效就高。反之,三者互动无法和谐进行,耗时耗力是自然的事。
《跑进我家的松鼠》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第22课,回过头看第1课《山中访友》,文中出现的“友”“朋友”“老朋友”无不表达出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最让学生身I临其境的还是朗读,适合朗读的段落能够让学生很快定好学习的“调子”。课文的第5自然段“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你好,清凉的山泉!……你好,汨汨的溪流!……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好。陡峭的悬崖!……你好,悠悠的白云!……我猜你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比逐层读出作者描写的意境、表达的感情。只有读才能体会到文章特有的那种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韵律、诗一样的情怀。课堂教学证明,学生在读中对比、感悟,比较容易把握感情,丰富课文的基调,学习其他的段落自然水到渠成。
“基调”对现代文学习如此重要,对古文学习更是如此第十二册第一课就是《文言文两则》,多数学生读不出味,找不着调,只能跟着教师跑,整体效果不佳。从学习古文的氛围看,小学没中学好,中学古文多是以单元,甚至以册为学习单位,可以逐步引领学生进入古文学习的“磁场”——气氛浓厚,互相影响。就像第十二册第二课又是现代文《匆匆》,可谓前无古文,后无古文,念文言文之悠悠,独怆然不得解。因此,引导学生找准文言文的基调尤为重要。小学生接触的文言文短小精悍,多为表达心声之作,往往篇末点题,明示“基调”。例如《学弈》最后一句曰:非然也。”语气肯定、果断,便是基调。为学生明确指出学习态度是一分为二的,专心致志才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一心二用不专心是错误的,必须批评。定准情感基调才能激发学生,刺激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态度、结果和文中的人物、言行、作者态度融为一体,使文言文词句含义自现,而不必字解句析,说文解字,弄得文言文学习索然无味。同样,《两小儿辩日》最后一句“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它的基调轻松自然,道出学习不分大小长幼,学习是充满乐趣的。一个太阳能成为两个小孩学习的对象,执著的小孩又各自成为对方学习的对象,孔子这位圣人也是小孩学习的对象,因为小孩也敢笑话他——当然是善意的。他们把成人当小孩看待,把成人眼中的圣人当凡人看待,他们眼中没有圣人,自然,小孩也是孔子学习的榜样。平等创造乐趣,乐趣刺激创新。只有以愉快的心态学习,学生才能领略两小儿滔滔不绝、答辩如流的风采,以及文言文的特色。学生只有找准基调,才能更好地读出两小儿的语气,体察他们的情智,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领悟文言文的价值。课文的基调显然比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目标更有用,它为师生教学创造了更太的平台。它还让学生懂得辩日、辩斗不是斗嘴,而是以事论事,不求输赢,虽没辩出高低,但是最后轻松一笑泯“恩仇”。学习古文的同时也要学做人,实现真正的文言文学习。
教师教学完第十一、第十二册的课文不难感受到所选课文表达出的浓郁感情,如果有机会上完人教版整册教材,对课文要表达的情感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指导学生找准课文的情感基调无疑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白文军